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22324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第二册教学设计(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册美术教案洋川小学喻菡美术第二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有五彩的烟花、美丽的盘子、粘贴小动物、 “蘑菇”家园、信封纸偶、神气的大公鸡、彩旗飘飘、画画亲近的人等课;欣赏评述领域有各种各样的树、卡通宝宝、缤纷花布、热带鱼乐园、夏日等课;设计应用领域有船儿出航、纸拎袋、剪拉花等课;综合探索领域有东南西北、面具、水彩游戏等课。教材从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出发,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贴近学生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一)突出了人文性。增加教材中的文化含量,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突出了对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

2、世界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介绍。力图通过中外优秀的艺术文化影响学生的创作,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向学生战士大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二)树立新教材观。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对线条和色彩的掌握,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美术基本素质。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力求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综合探索中,了解学习的综合性,与其它学科的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世界性关注的课题。(三)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正确看待接受式教学,必要的讲授、示范、方法、步骤图都出现在教材中。二、教学目标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自主、主动、合作、探究、

3、生动活泼地学习,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3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三、学生情况分析本期所面临的学生是一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我着重从绘画基础能力,基础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四、教学进度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人文内容课时一1五彩的烟花造型、表现热爱社会1二2水彩游戏造型、表现美化生活13缤纷花布设计、应用14美丽的盘子设计、应用2三5粘贴小动物造型、表现培养兴趣2四6船儿出航设计、应用想象创造2五7“蘑菇”家园综合、探索保护自然28各种各样的树综合、探索六9卡通宝宝设计、应用做做

4、玩玩10信封纸偶设计、应用七11“东南西北”设计、应用巧做巧用12纸拎袋设计、应用八13热带鱼乐园造型、表现亲近自然14神奇的大公鸡造型、表现九15剪拉花设计、应用丰富生活16彩旗飘飘设计、应用17面具设计、应用十18画画亲近的人造型、表现贴近生活19夏日造型、表现第一课 五彩的烟花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备 注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有色卡纸的绘画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如地表现对

5、烟花的感受。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烟花的色彩、形状,准备油画棒、水彩颜料和卡纸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卡纸、油画棒、范作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印象中的烟花。(1)出示烟花范图,与学生一同观赏。(2)让学生说说过节时放烟花的感受。2.教师示范绘画烟花的基本形态。(1)出示范图:让学生注意观察烟花的色彩、造型和变化等。(2)师生共同欣赏作品。3.作业布置。主题:节日里的烟花。建议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画出自己对烟花的感受;内容可以是图案、主题性形象、连环故事和想象画等。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绘画建议:如何表达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能巧妙运用油画棒、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

6、烟花的美;是否富有独特创意。5、作业讲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结合。4.课后延伸。进一步了解烟花的历史,探索烟花色彩变化的秘密。第二课 水彩游戏教学目标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备 注教学重难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运用多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课前准备(学生)水彩颜料、调色盘(盒)、水彩画笔、毛笔、吸管等水彩画的作画工具。(教师)范画、水彩颜料及工具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范图,引出课题。(1)出示范图,让学生观察水彩游戏

7、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并给这些画取名字。(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水彩游戏。(3)教师讲解:染、吹、淌、滴的技法的绘画方法。(4)教师举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例子进行示范。3.学习创作,提供主题。 (1)提出创作要求:尝试染、吹、淌、滴等多种形式的水彩玩法,并对效果进行联想、添画,创作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主题自定),并为自己的画取个名字。(2)提出创作建议:构思新颖、独特,有创意;用多种方法尝试水彩的不同效果,水彩玩法尽量多样化、与众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情感;突出主题。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进行创作绘画,教师巡视辅导小学生。5.互评自评学生对作品进行互

8、评自评,教师本课总结,课外延伸。6.课后延伸。进一步了解烟花的历史,探索烟花色彩变化的秘密。第三课 缤纷花布教学目标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备 注教学重难点利用点、线、面巧妙设计花布,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和谐统一,富有情趣。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

9、范图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欣赏花布。欣赏范图: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3.知识传授。(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

10、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5.课外拓展。(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第四课 美丽的盘子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 动手制作的能力。3、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

11、生活的美好情感。备 注教学重难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范图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1)欣赏盘子的实物,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

12、画其他的形状。(3)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总结第二课时1、 复习旧知讲述上节课作品中的问题与优点。2、 启迪思路(1)谈话引出用彩色泥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展示教师范作。(2)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怎么装饰盘子。2、动手创作(1)指导学生装饰盘面(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互动解决问题。3、课外拓展将自己制作的美丽盘子用来装饰教室。第五课 粘贴小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备 注教学

13、重难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作自己心中的小动物。课前准备(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准备彩泥(或黏土)、底板(纸板或木板)等工具材料(教师)小动物图片、范作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展示范图。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2.欣赏动物。(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3.方法传授。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1)先搓泥条,围出动物的基本外形,再粘贴动物器官和花纹(粘贴时注意色彩搭配)。(2)用浮雕的方法。先压泥片,再用小刀或另外的制作工具刻出动物外形,然后逐一去粘贴动物的细部。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进行互评自评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重温上节课有关小动物的知识2、学生继续创作3.作业指导。(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2)学生展示作品。(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6.课外拓展。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第六课 船儿出航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