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知识汇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21065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力学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岩土力学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岩土力学知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岩土力学知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岩土力学知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力学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力学知识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液限指数: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性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2液性指数:IL=( 3-w p)/( 3 L-3 p)。判断土的软硬状态的 3塑性指数:塑性是表征粘性土物理性能一个重要特征,一般用塑性指数来表示;液限与塑限的差 值称为塑性指数IP,即IP=WL-WP。过去的研究表明,粘性土的许多力学特性和变形参数均与塑性 指数有密切的关系。4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土体产生剪切破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5 岩石的长期强度:一种岩石既可发生稳定蠕变,也可发生不稳定蠕变,取决于岩石应力的大小。超过某 一临界应力时,蠕变按不稳定发展,小于此临界应力时,按稳定蠕变发展。此临

2、界应力叫长期强度。6 次生应力:指原岩体由于被破坏其应力平衡遭到破坏后应力发生重分布而产生的应力。7岩石的RQD质量指标: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 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6 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7 应力集中:岩石开挖破坏了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造成应力重分布,使某些局部岩体应力增大。8 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的固结压力。9 分层总和法;是指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内的土层按土质和应力变化情况划分为若干分层,分别 计算各分层的压缩量,然后求其总和得出地基最终沉降量

3、。这是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基本且常 用的方法。10崩塌:岩体或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面突然崩落的现象10 附加应力;是指荷载在地基内引起的应力增量。是使地基失去稳定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通常 采用布辛涅斯克理论公式计算。11 蠕变:在常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增长的现象11 土的压缩系数;是土在有侧限条件下受压时,在压力变化不大范围内,孔隙 比的变化值(减量) 与压力的变化值(增量)的比值。12角点法:是利用角点下的应力计算公式和应力叠加原理推求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的方法13 被动土压力:挡土结构物向土体推移,致使侧压力逐渐增大至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土压力,它是侧压 力的最大值。1

4、4 粘聚力:是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相互吸引力是同种物质分子之 间存在分子力的表现15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到达极限平衡时土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称为土的极限平衡 条件。16 粘性土指的是含粘土粒较多,透水性较小的土。压实后水稳性好,强度较高,毛细作用小6 、主动土压力:挡土结构物向离开土体的方向移动,致使侧压力逐渐减小至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土压力, 它是侧压力的最小值。7、地基:指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部分地层。17有效应力:土体内单位面积上固体颗粒承受的平均法向力,残留变形岩体、土体受力产生的、力卸除后 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18 松驰:恒定的应变条件下,岩石

5、中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少的现象称为松弛 19弹性后效:弹性后效指的是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受某一不变载荷作用,其弹性变形随时间缓缓增长的现象。 在去除载荷后,不能立即恢复而需要经过一段足够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原状。材料越均匀,弹性后效越 小。高熔点的材料,弹性后效极小。18 莫尔破坏包线:极限荷载极限荷载是指整个地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所承受的荷载。19 临界荷载:使地基中塑性开展区达到一定深度或范围,但未与地面贯通,地基仍有一定的强度, 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变形要求的荷载, 地基中塑性复形区的最大深度达到基础宽度的 n 倍 (n=1/3 或 1/4)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被称为临界荷载。20莫尔应力

6、圆:应力莫尔圆由莫尔(Mohr )于1914年提出。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的以正应力( a ) 和剪应力(t )为直角坐标系的圆。其圆心为】(a 1+a 3)/2,0 ,半径为(a 1-a 3)/2,与a轴 交于两点 , 即 a 1 和 a 3。不同的应力状态可用一系列的圆来表示。21 地形:凹地形常引起应力集中,凸地形造成应力分散,陡峭谷坡的坡面是应力偏低地带,向里 则为应力集中带。22 岩体结构:裂隙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削弱或改变应力方向,在同一构造单元体被断层或其它 结构面切割的各个大块岩体中的应力大小和方向是比较一致的,但在断裂面附近,特别是拐弯处, 交叉处及两端主应力集中的地方,应力的大小

7、和方向均有较大的改变。23 岩体力学性质:坚固的,完整性好的弹性岩体有利于应力积累为高应力,塑性岩体易变形,不 易积累应力。24 岩层历史:古老岩层剥鉵可造成较大的水平应力。25 最优含水率 :在击数一定时,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 当含水率达到某一值时,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招致干密度的减小。干密 度的这一最大值称为最大干密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26 静止侧压力系数 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侧向有效应力与竖向有效应力之比值。27 允许承载力 :地基频临破坏时所能的基底压力称为地基的极限承载 力,将土中的剪切破坏区限 制在某一区域

8、范围内,视地基土能承受多大的基底压力,此压力即为允许承载力。容许承载力等 于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8 管涌:管涌是渗透变形的一种形式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土粒在粗土颗粒形成的空隙中 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29 土:是各类岩石经长期地质营力作用风化后的产物,是由各种岩石碎块和矿物颗粒组成的松散 集合体。30 粒组:将工程性质相似,颗粒大小相近的土粒归并成组,按其粒径大小分成若干组别,称为粒组。31 土的结构: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 列情况,其 中包括颗粒或集合体间的距离、孔隙大小及其分布特点。32 渗透系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是水力梯度为

9、1 时的渗透速度,其量纲与渗透速度 相同。其物理含义是单位面积单位水力梯度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量。33侧限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应力a z与相应竖向应变 z之比值,即Es= a z/ Zo34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由于基底压力作用于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上,故也称基底接触压力。35平均固结度:土层发生渗流固结,在某一时刻t, 土层骨架已经承担起来的有效应力对全部附加压应力的比值,称为土层的平均固结度。36极限承载力:地基从局部剪损破坏阶段进入整体破坏阶段,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基底压力。37 库仑定律:当土所受法向应力不很大时,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可近似用线性关系表

10、示,这一表征土体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公式即为库仑定律表达式38固结不排水试验:施加周围压力 ,打开排水阀门,允许排水固结 ,固结完成后关闭排水阀门 ,再施 加竖向压力 ,使试样在排水的条件下剪切破坏的三轴压缩试验12龟裂系数:问答题试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说明岩体典型的全应力一应变曲线特征。(12分)1、岩体典型的全应力一应变曲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裂隙压密阶段,岩体中裂隙受压闭合后,充填物被压实,出现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形成非线性压缩变形曲线。(3)弹性变形阶段,经过压密阶段后,岩体由不连续状态进入连续状态,呈现弹性变形。(4)塑性变形阶段,当应力超过屈服极限时,岩体即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11、,这个阶段即使荷载增加不大, 也会产生较大变形。是向下弯曲的下凹型。(5)破坏阶段,当应力达到岩体的强度极限时,岩体进入破坏阶段,出现岩体应力释放过程。岩体在破 裂时应力并不突然下降,在破裂面上有一定摩擦力,使岩体仍然具有承载力直至最终达到岩体的残余强度。2、重力应力场的分布特点:以垂直应力为主,垂直应力大于水平应力;应力场为压应力;应力随深度增 加而增加。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点:有压应力,也可能有拉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一般水平应力比垂直应力大;分 布很不均匀,通常以地壳浅部为主。4、平面滑坡必须满足的几何条件是:滑面走向必须与坡面平行或近于平行;滑面必须在坡面出路,软弱 面倾角必须小于坡角;

12、滑动面倾角必须大于该平面的内摩擦角;岩体中必须存在滑动阻力很小的分离面, 以定出滑动的侧面边界。6为什么说在一般情况下,十的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十的压缩变形(或沉降)而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又会使 土产生下沉呢?答:一般情况下,地基是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沉积,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已经压缩稳定了。自重应力已经转变 为有效应力了,这种情况下,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十体压缩。但如十体是新近沉积,自重应力还未完全转变 未有效应力,则自重应力将产生压缩。当地下水位下降时,部分十层从水下变为水上,该十层原来受到浮 托力作用,现该浮托力因水位下降而消失,相当于在该十层施加了一个向下的体积力,其大小等于浮托力。该力必然引起十体压缩

13、。7简述用分层总和法求基础沉降的方法步骤?答:根据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的性质,计算基底压力和分布;将地基分层;计算地基中十的自重应力分布; 计算地基中垂向附加应力分布;按算术平均求各分层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求第I层的压缩量; 将各个分层的压缩量累加,得到地基的总的沉降量.8 土的粒径分布曲线和粒组频率曲线如何测得,有何用途?对级配不连续的土,这两个曲线各有什么特征? 答:十的粒径分布曲线:以十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对数比例尺)小于某粒径的十质量占试样的总质量的百 分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根据土的粒径分布曲线可以求得土中各粒组的含量,用于评估土的分类和大致 评估的工程性质某些特征粒径,用于建筑

14、材料的选择和评价土级配的好坏。粒组频率曲线:以个颗粒组 的平均粒径为横坐标对数比例尺,以各颗粒组的土颗粒含量为纵坐标绘得。土的粒径分配曲线不仅可以确 定粒组的相对含量,还可以根据曲线的坡度判断土的级配的好坏。9直剪试验存在哪些缺点? 答:(1)土样在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无法量测孔隙水压力;(2)剪切面固定在剪切盒的上下盒 之间,该处不一定是 土样的薄弱面;(3)试样中应力状态复杂,有应力集中情况,仍按均匀分布计算;(4) 试样发生剪切后,土样在上下盒之间错位,实际剪切面积减小,但仍按初始面积计算。10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答:(1) 土坡的边坡坡度。以坡角表示,坡角0越小越安全,但

15、不经济。(2) 土坡的边坡高度H,在其它 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边坡高度H越小越安全。(3)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y,c, u越大,则土坡越安 全11 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是什么? 答:挡土墙向着填土方向移动,当达到某一位移量时,墙后填土出现滑裂面,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 到最大值,墙后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挡土墙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12什么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1)单桩竖向承载力是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不产生过大变形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2)由桩身材料强度和土对桩支承力综合确定。其中确定土对桩支承力方法主要有:桩的静载荷试验和按静力

16、学公式计算等。13比较朗肯十压力理论和库仑十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何适用条件?答:朗肯土压力理论假定挡土墙背竖直、光滑,其后填土表面水平并无限延伸。库仑土压力理论假定:a. 墙后填土是理想的散粒体。b.滑动破裂面为通过墙踵的平面。朗肯土压力理论只能解决挡土墙背竖直、光 滑,其后填土表面水平的问题,而库仑土压力理论能解决挡土墙背倾斜、填土表面倾斜的一般土压力问题。 14请简述软弱土有哪些特性? 答:软弱土的特性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差、具有构荷性。15请说明单向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 答:单向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1)土的排水和压缩只限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不排水,不压缩;(2)土层 均匀,完全饱和。在压缩过程中,渗透系数 k 和压缩模量 Es=(1+e)/a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