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20784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飞机的结构制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模型飞机的结构及制作单元简介本单元主要介绍航空模型组成部分及模型的制作、试飞等相关常识,要求学生 了解模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以及模型飞机飞行的简单操作方 法。第一课 航空模型常识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 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其 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 100 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 亳升。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 飞 机模

2、型。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 动机五部分组成。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 飞行时的横侧安定。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 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 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 向。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 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

3、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 , 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 三点式。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 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 在内)。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

4、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四、航空模型分类自由飞行类模型种类:飞机、滑翔机、直升机、伞翼飞机。动力形式:弹射、手掷、牵引线、橡筋、活塞发动机、电动机、二氧化碳 气体。比赛场地:室内或室外开阔场地 比赛科目:留空时间、飞行距离、飞行高度、直线速度。线操纵类 动力形式:活塞发动机(电热式、压燃式)、脉动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 控制方式:双线或多线操纵比赛场地:圆形飞行场地(直径60 米、沥清或水泥地面),空战项目为草皮场地。比赛科目:竞速、特技、小组竞速、空战、电动特技、甩动特技、风动特技。特技动作:包括平飞、爬升、俯冲、着陆、内外筋斗、倒飞、横竖8 字等。 无线电遥控类(加入图遥控飞机) 模型种

5、类:飞机、滑翔机、直升机动力形式:电动机、活塞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等。 控制方式:无线电遥控比赛场地:起降跑道一般为150mX20m沥清跑面比赛科目:特级飞行、留空时间、封闭距离、封闭速度、绕标竞速、定点 空投等。特技动作: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像真模型类技术要求:按成功飞行过的航空器缩小比例制作(包括几何尺寸,外表涂 装)动力形式:活塞发动机、涡喷发动机等。控制方式:线操纵、无线电遥控。场地要求:线操纵为60米圆形平整地面,遥控为150mX20m沥清或水泥跑 道(涡喷发动机为250mX20m跑道)。比赛方法:模型仿真度评分与飞行仿真评分。电动类模型种类:飞机、滑翔机、直升机动力形

6、式:电动机(动力电源42V)控制方式:无线电遥控比赛场地:150mX20m沥清或水泥跑道、开阔地面。比赛科目:特技动作、留空时间、封闭距离、封闭速度、绕标竞速等。五、学生活动及辅导建议航空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 阶段。制作活动的任务是完成模型制作和装配。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 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加工 过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 飞活动要精心辅导,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范和 实际飞行情况的讲评。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

7、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赛可以把活动推向高潮,优胜者受到鼓舞,信心十足:失利者或得到教 训,或不服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精 神的好形式。参加大型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第二课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 模型。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放飞 的需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课。一、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 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 流速加快,压强

8、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 (伯努利定律)。这 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 相对气流有迎角。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 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 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 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 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 数)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

9、 界迎角。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二、平飞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维持平飞的条件是 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图3)。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 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 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 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 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型到平飞状态,实质上是发动机马 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三、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

10、情况。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 成的夹角叫爬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 力负担,所以需要较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图4)。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匹配。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沿弧形轨 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图5)。四、滑翔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

11、,所以滑 翔只能沿斜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 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滑翔距离(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Ctg 9 =1/h=ko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模型升力系数越大,滑翔速度越小;模型翼载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调整某一架模型飞机时,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角以达到改变滑翔状态的目的。五、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调整模型不但要注意力

12、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力矩是力的转动作用。模型飞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不产生转动力矩。其它的力只要不通重心,就对重心产生力矩。为了便于对模型转动进 行分析,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互相垂直并交 于重心(图 7)。贯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滚转;贯穿 模型上下的叫立轴,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的方向偏转;贯穿模型左右的叫横轴 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的俯仰。对于调整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 翼的升力力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

13、纵 向位置、机翼安装角、机翼面积。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 角和面积。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拉力力矩的大 小决定于拉力和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 力矩,它的方向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关。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 迎角;反之将减小迎角。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一般用升降调整 片、调整机翼或水平尾翼安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未实现。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横侧力矩平 衡主要用副翼来调整。第三课

14、 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一、检查校正一架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检查的内容是 模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检查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更精确起见,有些项 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正视方向主 要看机翼两边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无扭曲;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侧视方 向主要看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拉力线上下倾角。俯视 方向主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水平尾翼是否偏 斜。小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当模型平稳时,该支点 就是重心的位置。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如误

15、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 但应心中有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二、手掷试飞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和调整滑翔性能。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重心部 位),高举过头,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10 度左右,沿机身方 向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直线掷出,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手掷方法要多 次练习,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模型左右倾斜或 机头上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根划弧线;出手方向不是沿机 身向前,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出手后如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 态。遇有下列不正常的飞行姿态, 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 态1、波状飞行:滑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之为“头轻”即重心太靠后 这种说法虽正确但不够全面。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的 迎角过大都会造成波状飞行。调整的方法有:a、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b、 重心前移(机头配重);c、减小机翼安装角;d、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 推杆)。2、俯冲: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一切 抬头力矩过小,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型俯冲。调整的方法 有:a、拉杆(升降调整片上翘);b、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c、加大机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