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320552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快速记忆高中历史的方法1.形象记忆和谐音记忆配合法如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定的辛丑条约丧权辱国,内容归纳为前进宾馆。(一)要清政府赔款(钱与前谐音)(二)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抗(禁与进谐音)(三)允许外国驻兵(兵与宾谐音)(四)修建史馆,划租界(馆)。这样辛丑条约的内容就可以简单记为前进宾馆。2.特征记忆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运动、1917年的护法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通过观察发现,这五个年代的数字呈等差数列,都差2年,抓住了时间特征,便于记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事件:178917941799180

2、4,都差5年,就记住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的时间、拿破仑的雾月政变、拿破仑加冕称帝的时间。3.中外联系记忆法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开始时间1640年,可联想中国近代史开始时间1840年,两者正好相差200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呢自然是中国在后,因为中国近代落伍了。1689年的事件:英国有权利法案、俄国有彼得大帝改革、中国历史有尼布楚条约4.多看、多想、多练、多问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看历史书,不能单纯地读故事,而要多加思考。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做错的练习要及时解决,弄不懂就要发问。问的范围很广,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与老师讨论。5.浓缩记忆法浓

3、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学好高中历史的方法1.自制辅助材料将某些知识点归类,摘录在一页独立的纸张上。这便于记忆。还可以以课本为主题,适当订阅有关历史的杂志和历史参考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与课内历史学习是相辅相成的。2.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

4、限遐想。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成绩1.列好基本框架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

5、(包括衰亡的原因)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2.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们可以尽力去还原这个事情,大家都很爱听老师的课,就是因为他能讲历史讲得有意思,有深度,而且在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还能顺便把这个事情的所有内容都记住了。3.牢固掌握学习公式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