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19027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人教版第一单元-教案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总学时:70学时左右三、课程目的: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略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某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背诵名篇名段。 2、运用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措施分析课文如何抓住特性来简介事物,理清阐明顺序,理解常用的阐明措施,体会阐明文精确、周密的语言。 3、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资料,大胆创新、展示成果、交流心得。4、两周一次作文。通过作文指引课,让学生懂得“写什么”和“怎么写”。四、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共10学时)1、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学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1学时) 2、芦花荡 (2学时) 3、蜡烛(学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学时)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学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时) 第二单元:(共学时) 6、阿长与山海经(学时) 7、背影 (2学时) 、台阶 (1学时) 9、老王 (2学时) 1、信客 (学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布满爱(学时) 第三单元 :(共11学时) 11、 中国石拱桥(2学时) 1、桥之美 (1学时) 3、苏州园林 (2学时) 14、 故宫博物院(2学时) 15、说“屏” (1学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学时)第四单元 :(共0学时) 6、大自

3、然的语言 (2学时) 1、奇妙的克隆 (学时) 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1学时) 1、生物入侵者(1学时) 20、你一定会听见的(1学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3学时) 第五单元:(共11学时) 2、桃花源记 (2学时) 22、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2学时) 2、核舟记 (1学时) 2、大道之行也 (1学时) 2、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2学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3学时) 第六单元:(共1学时) 26、三峡 (2学时)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2学时) 28、观潮 (学时) 29、湖心亭看雪 (学时) 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

4、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2学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如何收集资料(3学时)五、课程实行: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规定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结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注重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认真抓好据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引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

5、,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注重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长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运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求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伙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协助中下生提高学习爱好和成绩。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足照顾到不同窗生的特点。 10)、运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

6、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读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快乐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涉及自我简介、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体现能力。 六、课程评价:(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价。、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状况,运用校信通、驾校活动手册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查学生的知识储藏。4、运用学习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与素质评估结合。(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1、卷面检测,通过期中档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藏。基本字词,诗词背诵

7、,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2、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4、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估,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采用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爱好高。、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有风格。第一课 新闻两则一、学时安排:学时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朴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精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

8、体现能力。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精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过程与措施 、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解说,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对新中国创立历史的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老式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三、重点难点剖析 (1)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2)难点:1、分析本文精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2、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第1学时一、创立情景导入 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

9、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涉及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简介几则新闻。二、朗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对文章产生整体认知。、检查预习字词状况。 2、简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 3、学生迅速默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4、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三、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构造的五部分。、自由朗读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因素、通过、成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9年4月20日夜起至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

10、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因素:国民党反动派回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必起渡江作战。通过与成果:中路军一方面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所有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通过成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御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新闻的五个构成部分 (1)、结合课后练习一,分析新闻构造的五个部分。()、抽学生发言。()、归纳总结,并板书。五、板书设计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句)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通过(

11、31句) 第二学时 一、新闻知识复习,自学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新闻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一般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因素、通过、成果。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要精确。新闻的写法:以论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2、 阅读课文,概述文章重要内容,并找出文章的六要素。3、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年月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因素:蒋军因全局败坏,

12、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通过与成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所有为我解放。二、比较阅读,理解提高。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似和不同的地方找出来。1、相似处 文体相似:都属于新闻。 作者相似: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似: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似: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13、大背景相似:都处在解放战争的战略攻打阶段。2、不同处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49年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有关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简介,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程。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目前,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并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她的”。三、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依时叙事、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去粗取精、语言精炼 第三学时一、 疑难字词练习1、听写字词,抽多名学生上台练习。2、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掌握字词。二、 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