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19007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陈连海宏兴股份公司安全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英文简写为“OHSM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

2、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WTO的最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其中包含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就已提出:“各国不应由法规和标准的差异而造成非关税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较少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被接受的。他们已经开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北美和欧洲都已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规定:“只有采取同一职业健康

3、安全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加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实行统一职业健康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不能在北美和欧洲地区销售。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我国有50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超过2500万人,从职业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每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大会都有批评中国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言论,世界人权大会等组织也以此为借口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2002年,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方共同举办的职业安全卫

4、生研讨会上,记者向台湾负责职业卫生的官员提问:“珠三角有大量台资企业,有的台资企业设备陈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工人的手臂和手指被机器轧断,在台湾,这些企业也是如此吗?”这名官员回答:“这主要是大陆在这方面管理不严,惩罚不重,在台湾,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故,老板要付极高的赔偿,这种事故多发生几起,老板就要倾家荡产。”国外一些友好人士对中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表示关心与忧虑。一位劳工组织官员曾讲过:“中国已成为政治、经济大国,但不应成为工业事故的大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的情况1.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2.1996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

5、导性文件;3.199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4.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实施指南,此标准并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因此不能写成“ISO18001”;5.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1年

6、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代码为GB/T28001-2001,属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与OHSAS18001-1999内容基本一致;6.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自2012年2月1日起实施,代码为GB/T28001-2011,属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与OHSAS18001-2007内容基本一致。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组织的职业

7、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的理解术语和定义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 :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或其他工作者(包括临时工作人员和合同方人员) 、访问者或其他任何人员健康和安

8、全的条件和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组织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组织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伤害、疾病(不管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有关的情况。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持续改进: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全面改进。不符合:未满足要求。可接受风险 :降低到根据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可以容忍水平的风险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9、。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持续改进 :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全面改进。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其组合。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纠正措施:为消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为消除潜在的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

10、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共17个)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素1)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并批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适合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包括对伤害与疾病预防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包括至少应遵守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提供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框架;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传达到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所有人员,使其意识到个人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可为相关方所获取;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集团公司职业健康

11、安全管理体系方针为:遵守法规,强化监督;预防为主,减少风险;以人为本,提高素质;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宏兴股份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为:安全第一,一岗双责;遵守法规,持续改进。4.3策划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要素2)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持续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决定必要的控制方法。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素;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

12、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单位提供;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组织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要求:依据组织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确定风险、优先性排序,并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控制方法的应用;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这些变更开始之前,识别其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其活

13、动的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和风险;在决定控制方法时,组织应确保对风险评价的结果予以考虑。决定控制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方法时,应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消除;取代;工程控制;标识、警告和(或)管控制;个体防护用品。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决定控制方法的结果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控制方法加以考虑。危险源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重新开展危险源辨识。对要素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

14、制措施确定的理解充分识别危险源并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等级并选择控制措施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和出发点影响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及监视测量等要素的实施和运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的步骤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的步骤作业活动分类:编制业务活动表,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危险源辩识: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及如何受到伤害风险评价: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作出主观评价,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足以控制并符

15、合法律和组织的要求编制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为可接受风险。作业活动分类方法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确定的任务(如驾驶)按装置划分确定作业活动,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先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再将此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作业活动可从单位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作业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任务:实施的位置,持续时间、人员、实施频率等;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使用说明;物质: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汽、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现场控制方法:作业程序或作业文件,工作人员的能力及已接受的相关培训、硬件;手工操作: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要用手移动物料的距离和高度等;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事故: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危险源辩识、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