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18952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 2023年道口中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9月是教育部与中宣部确定的全国第七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第七个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做好弘扬与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上海世博精神教育、感受改革开放新变化爱国主义教育等三方面工作。 二、活动主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讲玉树、舟曲抗震救灾故事,学上海世博精神,

2、感受改革开放新变化. 三、主要内容: (一)学习抗日战争历史,播放学习抗日战争史片沂蒙,并写观后感,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体验维护和平的意义,讨论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校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特别是优秀师生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使其转化为自强奋发,不断进取的坚定意志,转化为立志成才,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三)学习上海世博精神 世博会作为“

3、经济奥林匹克”,多次扮演着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的重要角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有很强的推动力。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将直接拉动投资、扩大就业,并且能有效拉动旅游、购物等消费需求,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见底的情况下,对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投资拉动而言,上海为筹办世博会进行了大量建设,既有利于上海的城市改造,也有利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世博园区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投向了永久性场馆等公共设施和越江隧道、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居民和工厂搬迁,对拉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泛长三角地区抓住世博机遇,也在推进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相

4、关旅游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世博会的举办,将对物流、会展、创意设计、公关服务等数十个行业产生直接的服务需求,加上整个城市为迎接7000万人次的游客而进行的餐饮、购物、交通、观光等配套服务,将催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世博会组织者还将启动“大学生世博服务计划”,13种岗位可供应届大学毕业生见习。 至于消费拉动,7000万人次观众不仅仅是来看世博会,很可能要在长三角其他城市逗留乃至到更远的地方游览,衣食住行游购所产生的消费无可估量。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更加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的关注。总体而言,各参展方

5、表现相当积极。大家共聚上海世博会,探讨全球合作和发展,寻求危机应对之道,必将有利于提振世界各国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加速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确实给参加上海世博会的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带来了实际困难。世博会组织者急参展方之所急,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参展服务,努力降低其参展成本。迄今为止,尚无参展方正式提出退展。首先,中国在申博时承诺的1亿美元参展援助资金已到位,预计有超过100个发展中国家可得到相关援助。这为发展中国家参加上海世博会并做到精彩展示提供了重要保障。 世博会组织者建立了“一门式”服务大厅,为参展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和良好的参展条件。世博会商务服务中心通过严

6、格的招标程序,提供了16大类近300家性价比较高的服务供应商供参展者选择,有效降低了参展成本。在提供参展技术服务时,世博会组织者坚持“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简化流程”的原则,尽量为参展者赢得时间,降低成本。 一些世博会重要目标市场将开展一系列世博票务营销推广活动,举办上海周或世博推广周等活动;世博会组织者还将与侨办、港澳办、台办和华人华侨社团合作,对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进行定向推广;与国际知名酒店集团、航空公司合作,联手进行世博票务推广等。 上海世博会不仅在物质文明领域有创新和发展,更会留下丰硕的精神遗产,形成难能可贵的“世博精神”。“世博精神”可总结为六条: 一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二是艰

7、苦奋斗的奉献精神,三是汲取世界智慧的学习精神,四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五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六是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对上海未来的发展发挥重要影响。 (四)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2周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成功展示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乐观向上、改革进取的精神风貌,包容开放的大国风范,博大精深的中华魅力,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从而增强全体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具体安排 1、9月1日28日,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抗日战争史片沂蒙等,写观后感。组织学生讲抗震救灾故事,学上海世

8、博精神,感受改革开放新变化积极开展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2、今年9月1日是第八个“爱心捐助日”,号召广大师生尽已所能,继续帮助、支援灾区。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献爱心活动,为地震灾区的人民送去一份温暖。 3、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这一特殊的一堂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构成,国家著名运动员和来自灾区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各班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内再次观看开学第一课) 4、9月2日19日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组织广大学生认真学习胡锦涛、温

9、家宝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学生了解玉树、舟曲等地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现状,了解全国各地捐助灾区的情况,掌握党和政府在抗震与灾后重建中做出的英明决策,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组织学生登录专题网站,向灾区小朋友送上真心祝福,主动帮扶灾区学生。 5、9月4日15日,“感念师恩,享受团圆”教师节、中秋节感恩“五个一”活动 1、说一句真心的话。 2、做一张温馨的卡。 3、写一封真挚的信。 4、写一篇感人的文章。 5、开一堂生动的课。 6、9月9日下午,组织各班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他们将用质朴而又真诚的方式为辛勤耕耘的老师们送去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7

10、、9月12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大力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8、9月16日19日午间教育时间,各班每天安排一个主题教育: 如举行“叔叔阿姨在奉献,我为灾区做什么”的大讨论;学习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典型,学习他们敢于面对危险和挫折的勇气、在逆境中镇静沉着、自救互救的智慧和团结帮助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9、9月18日“九一八”事变79周年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熟悉并体验在16:0016:33鸣响的防空警报,树立学生的危机意识。 10、9月20日9月12日下午,各班举行“弘扬传统文化,欢度中秋佳节” 主题班会

11、。 11、9月22日23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搜集有关上海世博成就等信息,并在午间教育课交流,进一步教育学生感悟成功来自于拼搏和坚持的道理。 12、9月22日25日,撰写学习上海世博精神主题征文。如可以“上海世博难忘一幕”、“我与上海世博”、“上海世博会精彩瞬间” 13、9月24日27日,“辉煌岁月32年身边变化看莒南” 收集家乡32年来发生可喜变化的照片、文章等在班级展示。在国庆期间,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亲身感受并记录身边的变化、家乡的变化,了解祖国32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14、9月28日,以年级段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祖国61华诞,喜迎改革开放32周年”庆祝活动。

12、 15、举行 “歌颂改革开放32周年,展现辉煌成就”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将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文化长廊以及校园网等,大力弘扬和宣传民族精神,营造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浓郁的校园氛围,扎扎实实地做好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工作。 道口中学政教处 2023年9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