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318904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工程摘要1第一章工程意义和必要性41.1 国内外现状和开展趋势41.2 企业自主创新情况71.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131.4 工程实施对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6第二章工程单位 基本情况172.1 工程单位 基本情况172.2 企业技术中心 基本情况192.3 技术中心带头人21第三章工程实施方案223.1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223.2 需增加的主要研究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223.3 工程主要的研发内容、提升研发能力,以及到达的技术水平253.4 工程建设形成的研究开发、实验等基础设施的主要作用与整体水

2、平253.5 工程招标263.6 建设地点293.7 建设周期和进度安排32第四章工程建设目标344.1 工程建设到达的目标344.2 工程建设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预期发挥的作用34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55.1总投资和资金筹措方案355.2投资使用方案38第六章节能分析396.1 工程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标准396.2 本工程能源指标确实定396.3 建设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406.4 工程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406.5 能耗指标、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42工程摘要工程名称:*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工程承担单位及负责人:承担单位:*工程编制单位:工程编制依据:1、?国家高技术产业开

3、展工程管理暂行方法?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3号令;2、?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工程管理暂行方法?国家开展改革委第31号令;3.?*省高技术产业开展工程管理暂行方法?*发改技术20072130号;4. ?*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报2008年度*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展专项工作的通知?*发改技术200799号;5. ?*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2008年省高技术产业开展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技术200813号;6. ?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002年第一版;7. ?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 与签订的?工程咨询协议书?;9. *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财务

4、基础资料;工程备案情况:本工程已于2008年4月经*县开展改革局备案。备案证号:抚发改2008备字003号。工程概况:世界性蛋白饲料尤其是鱼粉供应严重缺乏问题,研究廉价的蛋白源代替鱼粉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1世纪我国饲料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样是饲料原料紧缺,饲料原料紧缺将是长期性的构造矛盾。为解决以上饲料原料这一严峻的现实,*淀粉股份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中心现有的技术力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实验车间600平方米,新增局部试验设备、仪器58台套,利用现有副产品纤维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将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类物质,与营养物玉米浆相混合,再接入菌种进展发酵研制生产饲料酵母,形成饲料酵母的工程

5、化研发平台,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掌握先进的饲料酵母研发试验技术、具有先进创新理念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使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本工程总投资743.3万元,其中自有资金643.3万元,拟申请省补助资金100万元。工程新建实验车间60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58台套,建设期16个月,建设地点在*省*县*厂区内。第一章 工程意义和必要性1.1 国内外现状和开展趋势1.1.1国内外现状本工程研制生产的饲料酵母是用来替代鱼粉。由于鱼粉蛋白质含量高(60%以上),含有丰富的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因此,在水产动物的配饵中常作为主

6、要的动物蛋白源。随着养殖业的日益开展,鱼粉需要量急剧增加,以至鱼粉供应紧缺,价格年年上涨,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开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世界性蛋白饲料尤其是鱼粉供应严重缺乏问题,研究廉价的蛋白源代替鱼粉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开发利用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营养好、适用于集约化生产和自动化管理的饲料酵母,不失为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目前,饲料酵母已广泛应用于猪、鸡、鱼、貂、对虾等的饲料中,这对缓解鱼粉紧张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饲料酵母又称球拟酵母,属单细胞蛋白,是利用农副产品、废弃物如土豆加工厂的废水培养的原假丝酵母、利用废糖蜜生产的球拟酵母和工业废物如制酒残渣、纸浆废水处理后的副产品加工而成

7、的,其所含的蛋白质是酵母菌体蛋白质,营养十分丰富。据分析,饲料酵母的营养成分为:水分8.60%、粗蛋白62.10%、粗脂肪0.13%、粗纤维0.11%、粗灰分5.05 %、无氮浸出物24.0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氨基酸总量占干物质52.9%,且氨基酸配比齐全,接近于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理想氨基酸组成模式。 饲料酵母中的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比秘鲁鱼粉高15.67%和1.58倍,精氨酸比鱼粉低16.62%,其它氨基酸含量与秘鲁鱼粉相近。饲料酵母必需氨基酸总量比秘鲁鱼粉略高4.11%。饲料酵母的蛋白质含量与秘鲁鱼粉相近,但蛋白质消化率、可消化蛋白量分别比秘鲁鱼粉高21.72%、17.

8、81%。另外,饲料酵母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一系列消化酶和未知的促生长因子。这些成分可大大提高配合饵料的营养价值。国外对饲料酵母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1981年巴黎第三次国际单细胞SCP会议后,世界各国均把生产SCP作为解决蛋白资源缺乏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很短时间内便有突破性进展,如瑞典糖业公司的300m、2SCP生产装置,利用淀粉废水双菌发酵日产10t干酵母。我国起步于“六五期间,因饲料酵母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蛋白质饲料,且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菌种选育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开展很快,尤其是第五代ESD高含量氨基酸活性饲料酵母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养殖业的迅速开展,使得蛋白饲料短缺的问

9、题日益突出,而饲料工业的开展,促进饲料酵母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质量提高、本钱下降,这对缓解蛋白饲料的短缺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开发饲料酵母在我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既能降低饵料系数,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动物应激反响,又可变废为宝,缓解饲料资源紧张的矛盾,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饲料酵母在养殖业中将有广阔的开展前景。1.1.2 行业的开展趋势21世纪我国饲料工业所面临的问题是饲料原料紧缺,饲料原料紧缺将是长期性的构造矛盾,其表现在:1蛋白质饲料短缺:我国目前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缺乏,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蛋白质饲料资源需求量分别为0.6亿吨和0.72亿吨,资源供

10、应量分别为0.22亿吨和0.24亿吨,供需间缺口大,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2饲料及添加剂资源短缺:根据我国国民膳食构造和养殖业开展规划目标,在实现粮食生产规划5亿吨的前提下,2010年、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需求量分别为3.4亿吨、4.08亿吨,而资源供应量分别为2.57亿吨2.97亿吨和3.664.16亿吨,供需间缺口亦很大;3添加剂品种少、质量差、数量缺乏:国产添加剂品种和数量缺乏将是中长期制约我国配合饲料生产开展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随着畜牧业、家禽业、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开展,饲料蛋白源缺乏的问题已日益明显,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不失时机的开发利用单细胞蛋白已成为开拓单细胞蛋白的新兴产业、

11、是解决饲料蛋白严重匮乏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时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建设单细胞蛋白产业对改善人民食物构成和进展生物技术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1.2 企业自主创新情况1.2.1创新机制建设*淀粉股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开展战略,大力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断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的股份。产品品质优秀,经美国PENFORD公司检测,已经到达了国际先进质量水平,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信赖,成为中国著名商标。公司于2001年成立了*公司技术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

12、目前*公司技术中心拥有技术开发所需的设备仪器总值626万元。中心配有先进的试验和检测设备,如瑞典蛋白质分析仪、日本电子天平、计算机控制的灰分测定仪、756MC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电子滴定仪等设备。公司技术中心于2005年被评为省级技术中心,2006年经复评为合格。公司技术中心成立的宗旨是通过科学研究与实验,不断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技术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核心体系,使企业长期保持在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位置,并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进而形成了以产、学、研为纽带、技术平台建设和新产品开发为核心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成为支撑企业开展的主要动力。公司的

13、自主创新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创新科研机构的组织建设技术中心是企业创新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流的技术中心是完成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2001年,公司成立了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技术中心也相继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星火办公室评定为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被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确定为“玉米生物加工循环经济研发中心,中心实验室被中国发酵工业协会认定为玉米深加工试验室,2005年被省开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认定为*省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现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了全面、科学高效的工程开发运行机制,采用“工程管理负责制,并形成了一整套工程管理体系,建有一套积极的激发

14、科技人员研究开发活力的鼓励机制。并实行了科研经费单列管理运行制度,为有效利用科研资金提供了支持。2、规章制度建设公司根据技术创新战略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试验推广程序?、?合理化建议申报及奖励管理程序?、?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专利工作管理制度?、?技术贸易管理制度?、?设计程序控制?、?科技进步奖励暂行规定?、?技术中心章程?、?技术中心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3、创新机制建设1、建设科技人员鼓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1 加强绩效考核制度。主要依据科技人员工作绩效,采取双向选择、择优聘任的方法,聘任产品研究

15、、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论证、产品检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被聘任人员与厂签订?岗位责任承包同书?,明确规定了期间承担完成的科研新产品开发任务。2 积极大胆地从科技人员中选拔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年富力强、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3 加大科研奖励力度,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制定了?技术创新工程奖励管理规定?,对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改进等承包工程,根据承包合同进展奖励。对厂内重大技术创新工程,待技术工程完成后,由总工办鉴定,确定工程等级和奖励标准。4 注重人才资源培养开发,培育学习型组织。对科技人员的鼓励机制的同时,非常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学习、知识更新,把技术团队创立成学习型组织,公司委托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山桥技工学校等单位为公司定向培养技术人才,与*县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针对企业开展的需要,进展“复合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进展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培训;对专业管理人员开展产品技术讲座,到达工程技术人员懂管理,管理人员懂技术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