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18742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袁志刚(000018)目录1 .导论12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说12.1. 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12.2. 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12.3. 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23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23.1. 两部门23.2. 不存在剩余农业劳动23.3. 城市最低工资水平由制度外生决定(制度工资),且高于市场出清水平23.4. 就业概率=城市(现代部门)已就业劳动力/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23.5. 只要在边际上期望城市收入超过乡村收入,乡城人口流动就不会停

2、止23.6. 两部门的雇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都遵循边际生产力定价原则23.7. 农产品的价格简单地由两部门的相对产量决定24模型的完整表述21.1. 模型的均衡21.2. 均衡失业的存在性45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55.1. 应当减轻因发展战略偏重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机会不平等55.2. 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严重白失业问题55.3. 应当鼓励制定一体化的农村发展规划66 .对两种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政策的社会福利分析66.1. 工资补贴66.2. 限制人口流动76.3. 两种政策的组合77 .参考文献8图1均衡失业的存在性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其著

3、名的人口流动模型后,大多数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肯定乡-城间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力部门转移到高生产力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力,从而促进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时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加速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或者说如何清除这种人口流动的障碍。”1但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失业问题,以迈克尔.P.托达罗(MichaelP.Todaro)为首的一批发展经济学家指出,在许多欠发达国家(特别是热带非洲),“尽管农业的边际生产力为正,而且存在相当水平的城市失业,但乡-城间的人口流动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呈现出加速趋势。”谭崇台

4、主编,2000年,发展经济学,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217页。John R. Harris and Michael P. Todaro ,1970, Migration ,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Analysi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0, p126。他们认为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传统人口流动模型(如刘易斯模型)无法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并令人信服的经济解释。因此,他们将研究的着眼点转向被传统理论忽略了的城市失业问题,试图发展新的人口流动理论以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托达罗人

5、口流动模型正是这一努力的产物。本文拟就这一模型及其含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2、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说托达罗模型从个人的迁移决策出发,对影响个人迁移决策的因素和人口流动机制提出了以下几点假说:2.1. 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主要是经济因素,但也包括心理因素。迈克尔.P.托达罗著经济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月,第281页。同注32.2. 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其中,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4第一和第二个假说可以用数学语言表示为:dNu(t)

6、/dt/Nu(t)=4Vu(t)-VR(t)/VR(t),0。其中Nu表示t时刻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下标u是英文单词urban”的首写字母),dNu(t)/dt表示t时刻乡-城人口净流动量。Vu和VR(t)分别表示城市和乡村t时刻后计划期内各期期望收入(工资)流Yu和YR(t)的贴现值之和(下标R英文单词“rural”的首写字母)。例如,若将t=0时刻作为决策期(即决定是否流动),且设计划期为0,n,P(t)为城市就业概率,那么Vu(0)=/oP(t)Yu(t)e-rtdtC(0),C(0)为人口流动成本,r为贴现率。Vr(0)=foYR(t)e-rtdt2.3. 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

7、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5也即城市就业率越高(失业率越低),乡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若城市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乡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小。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P(t)=fNM(t)/Nu(t),f/0,Nm表示t时刻城市部门的就业量(M是英文单词manufacture”的首写字母,托达罗模型假设城市就业工人生产的是制造品)。NM(t)/Nu表示城市就业率,1NM(t)/Nu(t)就表示城市失业率。3、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3.1. 两部门,即整个经济分为乡村部门和城市部门5同注3。 参见 Michael P. Todaro, 1969, A

8、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138-148。在该文中,托达罗将城市部门又划分为“城市现代部门”和“城市传统部门”,凡是不在现代部门就业的劳动者都被假定为在传统部门。他把在传统 部门从事临时性的、低收入的工作的劳动者和完全处于闲置状态的劳动者都看作是失业者或就业不足者。所以,本文中所指的“城市就业”都是指在城市现代部门中的就业。,前者生产农产品,后者则生产制成品。乡村部门可以用全部劳动力生产农产品,然

9、后用一部分农产品向城市部门交换一部分制成品,也可出口一部分劳动力到城市部门就业从而获得制成品;3.2. 不存在剩余农业劳动,即农业(乡村)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这意味着乡村流动人口的机会成本为正,同时也意味着人口流动给社会带来得成本并不像刘易斯模型中假设的那样为零,而是为正;3.3. 城市最低工资水平由制度外生决定(制度工资),且高于市场出清水平。通过后面的分析可看出这一假设在托达罗模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4. 就业概率=城市(现代部门)已就业劳动力/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也即将函数P(t)=fNM(t)/Nu(t)假设为最简单的线性形式;3.5. 只要在边际上期望城市收入超过乡村收入,乡

10、-城人口流动就不会停止;3.6. 两部门的雇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都遵循边际生产力定价原则。即在乡村部门中,雇主支付的工资等于最后一个雇用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在城市部门中,由于工资由制度外生决定,雇主将使其雇用的最后一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该制度工资;3.7. 农产品的价格简单地由两部门的相对产量决定,即哪个部门的产品相对越少,其产品的相对价格就越高;4、模型的完整表述4.1. 模型的均衡托达罗模型可用如下9个方程来进行描述同注2。:XA=q(NA),q0,q0,fV0P=P(Xm/Xa),p/0(4) WA=PXq/WM=f/=WI(6) Wue=WIXNm/NuNA+Nu=NZWA=Wu

11、edNu/dt=3(WiXNm/NuPXq),/0,3(。)=。式和式分别为乡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为简便起见,假设土地和资本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两个部门的产出都只取决于各自的劳动投入。而且,这两个生产函数都具有典型特征,即边际产出为正但递减。式是农产品价格决定方程。P是以制成品表示的农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也即一单位农产品可交换的制成品数量,它取决于两部门产出的相对比例。p/0表示农产品生产得越多价格就越低,反之,农产品生产得越少,其价格就越高。这只不过重述了前面的假设7。是对前面假设6的重述,表明乡村农业部门的雇主按边际生产力原则支付农业劳动力的工资。也是对假设6的重述,但

12、也表明了假设3的含义:城市制造业部门的雇主只支付由制度外生决定的最低工资WI,并令其雇用的最后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该制度工资(因为价格以制成品来表示,所以制成品价格为1)。表明在城市(现代)部门就业的期望工资等于城市最低工资WI与就业概率(NMNu)的积,这里就业概率简单地表示为城市的就业率。表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约束:劳动力总量NZ(给定)等于乡村农业部门雇用劳动量NA加上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Nu。是均衡条件,意为当两部门的预期工资差异消失时,人口流动随即停止,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托达罗模型中的“均衡”是指人口不再流动的状态。而根据基本假说2.1和假说2.2,人们在决策是否迁移时,需要权衡

13、由此带来的成本乡村工资,和由此带来的收益城市工资,并且要考虑到风险在城市就业的可能性。当成本等于收益时,人口不再流动,均衡状态随即达到。是一个动态方程,它与表示的是同一个含义:城市预期工资大于乡村工资时,将诱发人口流动;城市预期工资等与乡村工资时,人口流动停止,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与是该模型的核心。至构成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其中,若给定WI(当然还有NZ),从至式可解出8个内生变量(XAXMNANMWAW、NU和P)的均衡值。为了使模型的求解更加清晰,可以式为中心,将其余各式依次代入,最后可将原方程组化为只含两个方程的方程组:Pf(NM)/q(NA)Xq(NA尸WIXNm/(Nz-Na)(11)

14、 f/(Nm)=WI此方程组只有两个内生变量Nm和NA,并且由(11)可确定均衡时Nm与NA的对应关系(曲线)。一旦给定WI(假设NZ不变化),将在这一曲线上确定一个均衡点。可见,模型的均衡值,无论是均衡产量还是均衡失业率,最终都由城市最低工资(制度工资)WI决定,而WI似乎是由政府控制的一个政策变量(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实际中WI是由政府、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反复博弈确定的,政府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Wi的大小)。式描述了该模型的均衡机制,此机制可简要说明如下:比如初始时,或者由于城市最低工资水平过高,或者由于城市就业率过高(从而就业概率过高),使得期望城市工资水平高于乡村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诱使

15、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一方面,这增加了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而在城市就业机会不增加或增加得不够快的情况下,失业将会有所上升,从而就业概率下降,使得期望城市工资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又使得q/和P都上升,(因为农业劳动力减少,从而其边际产出上升而总产出下降)。但只要期望城市工资仍大于农村工资,dNu/dt也就仍大于零,人口流动就不会停止。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到期望城市工资与乡村农业部门工资相等时才会停止,这时经济又达到均衡8。总之,托达罗模型描绘了这样一个人口流动过程:在城乡期望收入差异诱发下的人口流动,一方面使得城市失业增加,从而就业概率下降,进而城市期望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得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总产出下降,带来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乡村农业部门的收入上升。这一降一升的过程将最终使得乡-城人口流动的诱因(城乡期望收入差异)消失,人口停止流动,从而经济达到均衡。4.2. 均衡失业的存在性正如本文导论部分所指出的,托达罗模型十分关注城市失业问题,它将失业的存在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因此,它也应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