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16779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一、技术名称稻田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油菜生产过程中肥料施用种类、结构和方式的不合理,不仅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生产成本加大,耕地地力下降,更严重的是污染环境;同时,日益严重的根肿病导致油菜每亩减产可高达IOO公斤以上,根肿病发病条件除了受病菌泡子浓度等影响外,还受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土壤弱酸性条件下更容易发病。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903、2020YFFo426446)、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四川油菜创新团队项目(socxtd-202003)等项目,科研院所、推广部门联合

2、攻关,经过多年田间试验优化完善,研究制定了以“前茬秸秆还田抑草+土壤改良剂+有机肥+专用缓释肥+肥料深施”为核心的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该技术可一定程度提高土壤PH值,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质量和环境,对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应用前景广阔。(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自2018年以来,该技术在川西平原、川中丘陵水稻-油菜轮作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和应用,已示范21.7万亩,辐射带动56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4.27%60.89%和6.97%63.41%,杂草防效达60.7%,化肥减施83%-22.2%

3、,油菜籽亩均增产4.1%-20.31%,农学利用效率提高23.7%-34.7%,亩均节本增效70元200元。(四)技术获奖情况以该技术为主要内容之一的“优质、高产、宜机收川油系列新三系杂交种选育及应用获202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相关论文7篇。三、技术要点根据油菜需肥规律,按照因地制宜、防控前置、肥料深施、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施肥。(一)前茬秸秆还田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成约IoCm的小段后覆盖还田。(二)适量施用土壤改良剂根肿病发病区域,在油菜播种前23天,施用土壤改良剂(含氮220%,鼠氨化钙N55%或相近配方)。发病较重区域施用量15-20公斤/亩,发病较轻区域施用量10-15公

4、斤/亩。施用后旋耕土壤使土壤与调理剂充分混匀。()减量施肥因地制宜,根肿病发病区域,基肥施用腐熟农家肥500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70公斤/亩,油菜专用缓释肥(N-P205-K20=20-10-12或相近配方,含硼)35-40公斤/亩。无根肿病发病区域,基肥施用腐熟农家肥IooO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100公斤/亩,油菜专用缓释肥(N-P205-K20=20-10-12或相近配方,含硼)40-45公斤/亩。(四)肥料深施肥料采用条施后覆土。在油菜行间开施肥沟,沟宽10-15cm,沟深8-10cm,施肥后用浅土覆盖肥料。四、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于四川及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区。五、注意事项一是稻田要开沟排湿防渍害;二是适时直播,合理密植。六、技术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业大学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