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83158764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唐山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 、现 代 文 阅 读 ( 35 分 )(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 一:将游牧草原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进程,因中国雄心的不断

2、增长和贸易的发展而加快。在汉朝,扩张的浪潮将中国的边界推进到更为广阔的疆土,并逐渐抵达西域。这地方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条将中国腹地和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敦煌郡连接在一起600英里长的通道以西。此前,前往西域曾受到匈奴人的阻碍。匈奴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一些历史学家将这些部落人群描述为蒙昧无知、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是汉朝重要的牲畜贸易伙伴,汉朝每年要从草原民族购买成千上万头牲口,同时,也要应对他们的进攻和偷袭。汉人常常派大使造访这些从小就擅长捕捉耗子、小乌甚至狐狸和兔子的游牧民;皇帝还会恭敬地问候匈奴大单于“无恙”。在一套正式的朝贡体系下,汉人要给游牧部落送去许多奢侈的礼品包括大米、美酒

3、和纺织品只求换得和平。中国最重要的贡品是丝绸,因为它质地好、分量轻,铺床做衣都用得上。丝绸同时是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为换取和平而付出的物资总量十分巨大,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显出政治上的软弱。所以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然而,对于戈壁滩边缘的通道,特别是玉门关以西通道的开拓并不顺利。从一个绿洲到下一个绿洲,极端的高温、致命性沙漠风暴,

4、让路途异常艰辛。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巴克特里亚骆驼变得弥足珍贵:这些动物能忍受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对致命性沙漠风暴的到来非常敏感。它们在预感到风暴来临时会“立即嚎叫着聚成一团”,商人和商队见到后会马上用毡布将自己的鼻口包裹起来。骆驼的使用让商旅跨越沙漠成为可能。在艰难的环境下,必须有丰厚的回报才值得人们去冒巨大的风险。尽管四川的竹子和布匹可以出现在几千英里以外的巴克特里亚市场,但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价格高昂的珍贵物品丝绸。丝绸在古代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铸造足够数量的钱币是个难题,在饱受战火的边疆地区铜钱一文不值,而粮食也会随着时间腐烂。于是,成匹

5、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创立了一套正规的管理体系。进入中国的客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他们将拿到通关文牒,也常常会被官员询问。像当代旅店的顾客注册制度一样,这些来客的信息均被仔细记录: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身份,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特别是(考虑到关税)他们所携带的货物及其价值。所有这些复杂的行政措施都为我们展示出都城长安是如何面对一个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发

6、展,(节选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材料二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不论是欧亚大陆公元前两千纪印欧民族的南下与东进,还是以斯基泰人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都带来了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公元前一千纪中期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西起埃及、爱琴海和多瑙河,东至中亚、印度河,北抵黑海、里海、咸海,南濒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几乎将古代除中国和西地中海地区之外的所有古代文明都联系在了一起。随后的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取代了波斯帝国的全部领土,还增加了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本土,其中就包括其发祥地马其顿王国。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奠定了

7、未来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希腊化世界的主体就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们瓜分其帝国遗产后形成的三大希腊化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马 其顿王国和亚洲的塞琉古王国。后者的地盘最大,也最难控制。塞琉古王国前三任国王与亚历山大一样,致力于希腊式城市的建立,以此来巩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同时加强对交通要道的掌控,这就无形中拓展了波斯帝国留下的道路系统,从而使得张骞一旦进入中亚,也就意味着踏上了通往地中海和印度的道路。那些分布于印度西北部、中亚、伊朗高原和两河叙利亚地区的希腊化城市,后来之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丝路重镇,它们之间 的路线能够成为后来丝路的主干道或支线,正是由于此前希腊化世界的存在以及这

8、个世界 内外各地之间联系的扩大与深入。(节选自杨巨平文明互动视野下的丝绸之路)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汉朝皇帝对待匈奴的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认为匈奴蒙昧无知,一方面恭敬地问候大单于,缴纳贡品。B. 丝绸是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象征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并成为一种国际货币。C.汉朝对进入中国的客商实施了旅店顾客注册制度,在面对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时显示出了从容与自信。D. 两千年前,丝路贸易就实现了事实上的“全球化”,提供了更多机遇,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可谓百利而无一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彼得弗兰科潘在记

9、述汉朝和匈奴关系时,对汉朝的表述,与一些史书上“天朝大国”形象有所不同,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历史。B. 丝绸与竹子、布匹等物品相比,分量轻、易于携带,更适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输,因此成为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C. 汉朝对匈奴展开军事行动,目的之一是减轻贡品带来的经济负担,这印证了恩格斯“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D. 丝绸之路开通前,民族的扩张与迁徙让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前提与基础。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武帝时西域都护府对过境的中外客商,给予安全保护和生活上的照顾;对一般商品

10、货物检验后,发给许可证。B.据汉代九章算术记载,如有商人将大米出口西域,出三关(内关、中关、外关)后的累进关税税率为三关税率之和,关税税率达到68%。C. 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朝在阳关、玉门等丝绸之路主要城市设置关都尉或关令尹及下属官吏,负责稽查商旅和通关文牒,征收关税和市租。D. 在敦煌附近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简记载:公元前52年3月6日驿站安置康居王使团从使者、贵人到随从商人, 一共76人,随行大牲畜78头。4.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 波斯帝国 (崛起于)希腊本土 (联系) 诸多古代文明B. 亚历山大帝国(取代) 波斯帝国 (增加) 希腊本土C. 亚历山大部将(瓜分)

11、 帝国土地 (形成) 三大希腊化王国D.塞琉古王国 (开创) 希腊式城市(转化为)丝路重镇5. 丝绸之路是怎样打通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7分)库 布 齐 诗 篇 ( 节 选 )肖 睿她对姐姐说,火灭了,你闻到味道了吗?这场火可真大啊,烧了一天一夜。所有的树都死了,库布齐又变成沙漠了。本来它们都和我的大腿一样粗了,可现在它们比孩子的脖子都细。树躺了一地,密密麻麻的,望不到头。沙漠都被火烧得发烫,你感觉到了吗?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愿出去,我的心也在流血。为什么你还在哭?人和树一样,水分是有定数的,眼泪流干你就瞎了。我

12、不想再进城了。她对姐姐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不敢再信你了。你说我们一定能战胜沙漠,这十年来我就跟在你屁股后面种树,到头来才知道跟人比沙漠更吓人,就剩一场空。你的心是铁做的吗?怎么就信库布齐能变成森林?她对姐姐说,我梦到你梦到的那棵神树了,长得好高,顶子都能伸到天上去。枝叶茂密,阳光都穿不透。坐在神树下,我梦到了你梦到的那条路,它从我眼前伸出去,一直伸 到沙漠的尽头。我从没见过这么干净宽阔的大路,像一条蔚蓝色的哈达铺在大地上。我终于明白你在想什么了,只要树能活下来,人就会有路。有了路,人就不会被困在这里。姐姐告诉她,这里原本不是沙漠。最早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海洋,各种奇怪的大鱼遨游于海的

13、深处,有的鱼长着翅膀,有的鱼薄如纸片,还有的鱼近乎透明。她说,那海水都去哪儿了?姐姐说,最早的时候土地都连在一起。后来大地都裂开了,变成一块一块,四散而去。这里的海水就漏走了,漏到了她们脚底下,漏到了地球的那一边。姐姐告诉她,这里变成陆地之后,到处是水草丰美的原野和参天大树环绕的沼泽。那些奇怪的鱼也都纷纷上岸,长出了四肢、皮毛和爪子,变成古书中的珍禽异兽,比如会飞的老虎、长着鬃毛的大象、会喷火的灰猴。后来人来到了库布齐,他们砍伐树林,种上庄稼。他们围捕野兽,做成肉干。大多数动物都灭绝了。姐姐告诉她,随着人变得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人来到库布齐,他们还带来了战争。起初他们拿着铁器打,后来拿着火器打,

14、人们一遍遍地打仗,像是永远打不完。他们来回折腾着库布齐,森林绝迹,河水干涸。这里就变成了沙漠。姐姐就像她们生长的沙漠一样,沉默寡言地应对着各种苦痛、梦魇与闹剧,却又是沙漠最可敬的对手。 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死去,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挖下新的树坑。虽然她们长得一模一样,但库布齐的父老乡亲都说,看两人的眼神就能分出来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她对外部还有好奇,会打量那些新鲜的人和事物,会听歌,思考什么是爱。姐姐不一样,休息的时候,姐姐总是看着天空。谁要是和她说话,她就眯起眼睛轻轻地笑,表示赞同,似乎种树就是她心里的全部事情。即使流泪,姐姐也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像一场小雨过后的清晨,树木随风摇

15、晃,甩掉落在枝头的雨。最初几年,人们觉得这两个小姑娘疯了。千百年来多少老祖宗都没干成的事,她们能干成?每当她们种下的树苗整批干死的时候,人们说,从来只有沙压人,自古没有人赶沙。她听到姐姐对他们说,我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让沙把我吓死。有一天,姐姐把睡梦中的她推醒,说沙尘暴来了。她披好衣服,跟着姐姐跌跌撞撞冲出家门,冲到沙地里,看到几十亩沙柳树苗七倒八歪地躺在地上,都被这场尘暴压死了。她回头想安慰姐姐,却发现身后只有滚滚沙尘遮天蔽日。她大声呼喊,可声音刚冲出嘴巴,就被狂风扯成了碎片。风暴像一只大手般拨弄着她的身体,把她往离家更远的地方推动。她摔下了沙丘,站起来发现自己的额头摔破了,并且彻底迷失了方向

16、。风暴停息了,她却已经走到了沙漠的腹地。那时已是深夜,她仰望星空,星辰皎洁,如同风吹走了世间一切灰尘。哭泣和奔跑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寒冷令她孤独无依,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摔倒在地上,昏迷过去。在梦境中,她梦到姐姐睡在一棵巨大的树下,眼角 挂着和她一样的泪痕。那棵树高大粗壮,每一枚叶子都在闪闪发亮,枝条纵横交错,在空中蔓延生长,如同穹顶。她梦到姐姐心中的呼唤,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她在这奇妙的梦境中回应着姐姐的呼唤,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她说你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在三颗最亮的星星下面,我就躺在那里熟睡。她梦到姐姐站起来,顺着她的指示,走过三条 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她梦到姐姐对她说,天上的星星都很亮,我找不到你说的最亮的三 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