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83158697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持维护

2、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因此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前进道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

3、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当是人人共享社会财富并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社会,这需要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

4、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根本上维护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完

5、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制度。同时,严格按制度行事,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权利公平,从内容来讲,是指公民平等享有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不因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过程来讲,是指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保护,任何公民都不能被排除在法律赋予的权利之外。这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基本的要求。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机会公平并

6、不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规则公平,是指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受规则的约束,并且是受同样的规则约束,没有例外。(摘编自十八大报告解读: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二: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

7、任重道远。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将其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只有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公平正义才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的差异性,还不得不承认社会成员

8、因体力、智力、勤奋程度以及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绝对公平”。(摘编自如何理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社会主义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B.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比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C. 制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这个根本保证。D.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实现有个体差异性,人们享有不

9、同的生活质量是正常的,不必去追求公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B. 我们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就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就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 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没有机会公平就一定没有结果公平。D.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抓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效。3. 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相

10、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引用恩格斯的言论,论证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B. 材料一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行对比,论证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C. 材料一从“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阐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论证深入,有说服力。D. 材料二引用马克思的言论,论证了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4.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范畴的一项是( )A. 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11、规则公平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B. 下大力气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C.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物质基础。D. 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享有各种平等的权利。5. 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来阐述,但在内容上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答案】1. C 2. B 3. B 4. D 5. 同:两则材料都阐述了为什么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一指出,坚持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材料二强调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彰 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

12、。 异:材料一从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材料二阐述了对公平正义的正确理解,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 历史的范畴,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因果不当,原文是“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因此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B.“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比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分析不当,原文是“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D.“不必去追求公平”不合文意,原文是“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水

13、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绝对公平”。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就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就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说法绝对,原文是“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论证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分析不当,应是论证了“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D.讲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结果(效果),不属

14、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范畴。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同:两则材料都阐述了什么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一指出,“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材料二指出,“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异:材料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

15、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二“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阐述了对公平正义的正确理解,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鹿原(节选)陈忠实白嘉轩背着褡裤朝县城的方向走去。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凝滞不前。冬走十里不明。浓雾笼罩着的村庄仍然有驱狼的火光明明灭灭。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像是鸡脖子里全都塞满了鸡毛。白狼的凶讯持续流传。后来又传闻朱先生凭一张嘴、一句话,就解除了从甘肃反扑过来的二十万清军,朱先生因此被张总督任命为第一高参。白嘉轩忙于修复围墙而不闻姐夫朱先生的种种传闻,是昨天晚上鹿子霖带着一脸惊奇询问他关于朱先生的消息时他才知道的。他带着验证传闻和反正以来的种种疑惧和慌乱去找朱先生,听他断时论世。朱先生在他的书房里接待白嘉轩,他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样的神态。白嘉轩脑子里顿时蹦出“处世不惊”四个字来。他忍不住说起乡间关于白狼的传言,朱先生笑笑说:“无稽之谈。”姐夫对白狼的冷漠,使白嘉轩感到扫兴,他随之问起朱先生斥退二十万清军的事。朱先生用像冷漠白狼一样的口气说:“传言而已。”白嘉轩不好再问,却又忍不住:“哥。我想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