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15843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水平三的教学安排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次一从小注意锻炼身体 游戏:迎面接力跑队列练习 游戏:快快集合队列练习 游戏:挑战应战123二改变速度的走和跑 游戏:贴烧饼队列练习 游戏:挑战应战仰卧推起成桥 游戏:黄河长江123三俯卧挺身 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站立式起跑 游戏:挑战应战站立式起跑 游戏: 障碍赛跑123四放假五队列练习 复习体操队列练习 复习体操立定跳远 游戏:夺球战123六立定跳远 俯卧挺身30米快速跑 游戏:障碍赛跑改变速度的往返走 游戏:接力赛跑123七队列练习 短跳绳变换队型 游戏:比比谁力气大跳短绳 游戏:迎面接力跑123八原地高抬腿跑 游戏:比比谁投的准行进间高抬腿跑

2、游戏:打龙尾按要求密集或疏散队型 游戏:劳动模仿操123九跳跃:各种方式双脚跳 游戏:跳跃赛跑30秒短跳绳 游戏:拍拍手游戏:挑战迎战 玩毽子、绳子123十投掷垒球 游戏:快快跳起来考核:立定跳远 游戏:“8”字跑投掷:原地侧向投 游戏:搬运接力123十一行进间裂并队变换队形 游戏:投活动篮行进间裂并队变换队形 游戏:抛抛接接跳跃:助跑几步屈腿跳起 游戏:钻环赛跑123十二跳上成跪撑,起立跳下 游戏:投活动篮跳上成跪撑,起立跳下 技巧:前滚翻接力跳上成跪撑,起立跳下 游戏:一对好伙伴123十三跨越横杆 游戏:夺球战蹲撑前滚翻抱腿起技巧: 前滚翻接力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拍球比多123十四双手前

3、抛实心球游戏:头上胯下传递实心球投垒球 游戏:看谁踢的准游戏:播种与收割 韵律活动123十五跳短绳 游戏:智取自我表现 游戏:播种与收割攀爬 室内活动:传口令123十六考核:跳短绳 接力游戏考核:跳短绳 游戏:小足球比赛600-800跑走交替 投掷轻物123十七冬季锻炼的好处和益处 自评、互评成绩期末总结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单元教学设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将运动实践的情境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4、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领会技术动作。在思想上认识到自身不足,在练习时,加以注意改进。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更好的改进提高立定跳远的动作质量。3、情感目标: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即能用心去理解,又能通过锻炼去提高。从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锻炼的品质。三、 教材分析:我选用的是水平三的跳跃这个单元,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并且是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本单元我分三个课时来完成,简单的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双脚跳上、跳下20厘米物体、立定跳远。这些

5、学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因为部分初二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差,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瞬间完成蹬地跃起后展腹、展髋、身体充分伸展,然后收腹举腿向前跃出这样复杂的动作过程。因此,本年级立定跳远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重点是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难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初二年级立定跳远要求的技术不是太高,因此单元教学安排3课时,通过3课时教学,学生有足够时间掌握其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四、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大、吃苦精神、个性差异差等原因我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身

6、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但学生中城镇学生占多数,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特点也为很好的完成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立定跳远的单元教学中,每节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五、 单元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乐于参加学练,展示自我,使100%的学生参与到练习中去。2、心理健康目标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3、身体健康目标:学会在体育活动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并能与同伴合作学习和讨论,在练习中懂得尊重别人和关心别人。4、运动技能目标: 95%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基本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运动。六、课时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3、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够乐意接

8、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上肢的摆动配合空中展体。八、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探究法、指导法、比赛法、评价法等。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观察、模仿,相互学习来完成学、练的目标。九、教具准备: 接力棒4跟、体操垫4块、画满荷叶的操场1个。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2、学生:原地学习青蛙跳。3、师:老师这里有一群小青蛙肚子饿了要去找食物吃,青蛙妈妈决定带孩子们到池塘里去抓虫子吃。4、师把学生带到画满荷叶的操场。5、师:在抓虫子时不能掉到水里

9、,掉到水里的青蛙要回到岸边后才能继续跳到池塘去找食物,找到食物的同学要把虫子放到岸边的盒子里后再继续去找食物。等大家抓完了虫子后才能一起分享劳动成果。6、学生:学生听着音乐学着青蛙的跳跃的样子在荷叶上去找食物。(在找食物时教师及时评价那些跳得好的。)7、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设计意图:一个生动学习情景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体育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二、学习新知(1)立定跳远1、师:刚才同学们学青蛙跳都学得不错,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立定跳远好吗?立定跳远和青蛙跳动作方法是差不多的,同学们先看看老师做一下示范,同学们再来学习好吗?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方法。(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平行分开,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起出,跳出后身体在空中保持展体动作尽量向前飘,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3、师:刚才老师把立定跳远的动作完整的做了一遍,现在请你们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个动作做好,立定跳远和青蛙跳有什么区别?4、学生边讨论边举手回答。5、现在

11、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一学,看谁学得快。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用手势评价奖励优、中、差生)7、分组练习。(小组长评出动作做的最好的) 8、各组优秀者上前表演。(学生评价好与坏的地方)9、分组跳过河看谁跳的最好,动作跳的最漂亮。(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奖励)设计意图:教师进行完整示范后,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动作表象,然后分组学习、讨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又使学生获得自学、自练、互学、互练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间相互指导,讨论指正,真正发挥了“小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促进互助互学,在练习中突

12、破难点,掌握动作。并且通过及时的评价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平,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2)游戏:身体素质接力赛1、师:我们刚才学习的立定跳远,它是一个需要身体各部分配合完成的一个动作,老师为了同学们身体技能协调发展我给同学们准备了组合游戏“跑的快”,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讲完游戏方法和规则再去做游戏。2、师:讲解游戏规则及游戏方法。3、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评价鼓励,请获胜队介绍经验。设计意图:一节好的体育课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所以在经过较强度下肢运动后,在安排一个促进学生机体全面发展的游戏,不仅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整理放松1、师:可爱的孩子们经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后一定很累吧,那就请你们听着音乐跟我一起做放松操吧!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3、教师小结4、师生再见5、整理器材设计意图:在最后听着轻松的音乐,做着放松操让学生在经过较强度体育活动后身体各部分得到放松,消除疲劳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下堂课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