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83050872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二册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沈阳高一月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少量SO2,既可以杀菌,又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C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溶液D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HF答案D解析兵马俑是陶制品,属于硅酸盐,是由

2、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A项正确;SO2具有杀菌作用,同时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而变质,B项正确;钥匙主要成分是Fe,Fe与CuSO4在溶液中反应产生FeSO4和Cu,可知胆水是指CuSO4溶液,C项正确;HF可以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因此“强水”不可能是HF,D项错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O2、SO2、氯水、过氧化钠、臭氧、活性炭都有漂白性,其原理相同B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可生成BaSO4沉淀C检验SO2中含有CO2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石灰水D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H2O2、氯水、过氧化钠和臭氧因具有强氧化性而具

3、有漂白性,SO2因能和有色物质化合而具有漂白性,活性炭因具有吸附性而具有漂白性,A错误;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B错误;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3(2023安徽宿州高一期中)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2与过量O2反应可直接生成NO2B用浓NH4Cl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NH4Cl隔绝了空气CNH3氧化为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不变蓝,则原溶液中不含NH答案C解析N2与过量O2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和O2反应生成NO

4、2,故A错误;用浓NH4Cl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从而隔绝了空气,故B错误;NH3的催化氧化生成NO,该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故C正确;反应后的溶液没有加热且使用稀NaOH溶液,因此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故D错误。4(2022广州高一月考)如图为火山口附近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山爆发有可能引发酸雨B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CS具有氧化性,能与Cu化合为Cu2SD图中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包含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解析火山爆发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SO3,SO2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被氧化生

5、成H2SO4,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H2SO4随雨水降落形成酸雨,A正确;SO2有毒,但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可在一定范围内添加,B错误;S具有氧化性,但其氧化性比较弱,能与Cu化合生成Cu2S,C正确;图中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5(2023南昌二中高一检测)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BCD实验室制氨气实验室氨气尾气吸收用氯化氢气体和饱和食盐水做喷泉实验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强氧化性答案A解析氨气难溶于四氯化碳,B装置能防止倒吸,能达到目的;氯化氢气体易溶于饱和食盐水,用氯化氢气体和饱和食盐水做喷泉实验,

6、C装置能达到目的;浓H2SO4滴到蔗糖上,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D装置能达到目的。6(2023陕西延安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D二氧化硫和H2S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浓硝酸和氯水见光易分解,所以用棕色试剂瓶保存,故A不选;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都会被空气氧化,故B不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者在空气中浓度都降低,但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

7、故C选;SO2和H2S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不选。7(2022湖南永州第一中学检测)下表各物质中,A、B、C、D、E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单质,B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则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表中所示转化的是()物质编号物质转化关系ADESiSiO2H2SiO3SSO3H2SO4NaNa2O2NaOHN2NO2HNO3A. BC D答案B解析SiSiH4,Si与O2直接生成SiO2,Si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且SiO2不能与H2O反应生成H2SiO3;SH2S,SSO2,H2SSO2,SO2SO3H2SO4;Na没有气态

8、氢化物;N2NH3,N2NO,NH3NO,NONO2HNO3。8某同学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Cl、Fe3、NH,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答案 B9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二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反应可在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B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2O

9、4是氧化剂C每生成1 mol N2,反应转移8 mol电子D此反应中R的分子式为C2H8N2答案 C10(2023陕西延安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SO2与“84”消毒液反应:ClOH2OSO2=HSOHClOB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C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NO4H=Fe3NO2H2OD用氨水吸收少量SO2:2NH3H2OSO2=2NHSOH2O答案D解析过量SO2与“84”消毒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SO2ClOH2O=SO2HCl,A错误;酸性条件下SO2被NO氧化为SO

10、,与Ba2结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B错误;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最终生成硝酸亚铁,C错误。11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则mn为()A32 B23C83 D38答案 C12硫酸铵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其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3SO2N24NH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用水充分吸收,生成物中n(NH4)2SO3n(NH4HSO3)21B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到BaCl2溶液中不能产生白色沉

11、淀C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用足量的浓硫酸充分吸收后,可以收集到纯净的N2D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到酸性KMnO4溶液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SO22H2O=2Mn25SO4H答案D解析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用水充分吸收,4 mol氨气和水反应生成4 mol一水合氨,3 mol二氧化硫和一水合氨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错误;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到BaCl2溶液中,亚硫酸铵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能产生亚硫酸钡白色沉淀,B错误;浓硫酸可将氨气被完全吸收,二氧化硫、氮气不能被吸收,收集不到纯净的N2,C错误。13向稀硝酸和Fe(NO3)3溶液的混合溶液中

12、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 B11C41 D31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当加入1 mol Fe时,n(Fe2)0,说明此过程中Fe和稀硝酸发生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即1 mol Fe消耗4 mol HNO3生成1 mol Fe3;当又加入1 mol Fe时,n(Fe2)3 mol,发生反应:Fe2Fe3=3Fe2,消耗2 mol Fe3,则原混合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为2 mol1 mol1 mol,故原混合

13、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1。14(2023河南信阳高一月考)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答案B解析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固体1含有生成的CaCO3、CaSO3和过量的Ca(OH)2,A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气体1中通入X,

14、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得到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B错误;气体2含有CO、N2,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C正确;NaNO2与N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D正确。15(2023珠海高一质检)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已知:NO2不溶于CCl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1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C装置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答案C解析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而1 molL1的盐酸是稀盐酸,A错误;该实验不需要保证氯气是干燥的,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HCl气体,B错误;由于NO2气体不能在CCl4中溶解,气体通过装置,可根据导气管口气泡的多少,观察气体流速,因此其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C正确;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最后导致气体完全变为NO,D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