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83050868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四节 国际合作(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国际合作课程标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指出世界经济“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不同。2.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例,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目标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1含义: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2主要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3经济全球化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世界经济从相对简明的“二元结构”转变为高度复杂的“

2、三元结构”。(1)发达国家逐渐转向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2)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崛起为制造业大国。(3)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拓展延伸1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1)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2)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3)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4)国际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2)有利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3、提升产业结构。(3)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4)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三届进口博览会首次设置公共卫生、非银行金融等新题材,同时,首次开启“边招展、边对接”模式,帮助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更好对接。截至11月7日晚间,第三届进博会大型贸易投资对接会在线上线下吸引64个国家和地区的674家展商、1 351家采购商参会,达成合作意向861项。1综合思维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答案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

4、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综合思维分析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新的劳动地域分工。答案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发达国家逐渐转向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崛起为制造业大国,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2019年8月19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乌兰巴托会议在蒙古国隆重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据此回答12题。1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些国家成为新兴经济体,下列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是()A英国B孟加拉国C比利时D中国2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均衡发

5、展B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缩小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答案1.D2.C解析第1题,新兴经济体国家主要从事生产制造,是发展中国家中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D对。英国和比利时是发达国家,孟加拉国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故选D。第2题,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不会使各国的经济均衡发展,甚至会增大南北差距,A、B错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是最大的受益者,C正确。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D错误

6、。本题选C。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显示的跨国流动的经济要素是()A服务要素 B生产要素C信息要素 D金融要素4图中所示工厂的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A寻找最优区位,保护环境B减轻污染C降低成本,提高效益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答案3.B4.C解析第3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扩大与增加,图示显示的是生产要素的流动,B对。第4题,从图中看出,该工厂的元件来自不同的国家,即生产的全球化,这样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故选C。目标2“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1“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

7、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质疑的声音逐步增强。2“一带一路”的意义(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5)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拓展延伸 “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意义具体体现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聚焦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包容性发展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8、,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聚焦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倡导政府间合作和政策沟通,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各国间相互贸易和投资,完善金融合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通过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既可提升我国自身发展的动力,也可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加快发展,得到实质性好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北起我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

9、路、铁路、油气管道的综合贸易通道,全长3 000千米,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和促进两国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示范,也激励更多的国家实施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加速自身发展进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1区域认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哪些优缺点?答案优点:与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的距离短;以铁路、公路为主,速度快、时间短;陆上运输更安全;经过的国家多,方便与更多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缺点:交通线路造价高;货

10、物运输量小;交通线路修建受地形、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2综合思维指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对孟、印、缅三国共同的社会经济意义。答案有利于完善交通线等基础设施;扩大消费市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便于引进中国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区域认知从地理位置分析巴基斯坦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答案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南临印度洋,并与西亚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巴基斯坦处在“一带一路”交会点上,是我国“一带一路”重要建设区域;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辐射南亚和印度洋区域,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保证我国能源进口安全

11、。4地理实践力目前学者们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持有两种观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巨大风险与挑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意义重大。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观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巴基斯坦自然环境复杂,建设难度大;巴基斯坦政局不稳定;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水平低,营商环境差等。或观点:“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地缘政治环境,维护边疆稳定与繁荣;“中巴经济走廊”从长远看是中巴两国互利互惠的项目;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扩大国际市场。中国规划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

12、路”)倡议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硬件”联通在对接相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据此回答12题。1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是()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加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A BC D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地势低洼,峡湾众多位置优越,商贸发达河网密布,水能丰富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A B C D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由题中信息可知,“一带一路”可以对接相关国家发展战

13、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到达中亚等地区,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实现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第2题,“一带一路”的最西端位于欧洲西部地区,该区域西临大西洋,位置优越,商贸发达;工业发展较早,交通便利,协作紧密,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地势低洼,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欧洲西部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贫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构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下图示意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联系的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的为东南亚

14、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A经济发达 B旅游业发达C航空业领先 D劳动力短缺4中国与蒙俄地区的货运航线比重最大,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A煤炭 B木材C服装 D钢材答案3.B4.C解析第3题,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A错;东南亚旅游业发达,我国到东南亚旅游人口多,与其他地区比较,客运航线占比最高,B对;东南亚经济不发达,航空业也不领先,C错;东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D错。第4题,俄罗斯主要发展重工业,煤炭、木材、钢材都比较多,轻工业发展程度较低,蒙古工业不发达;中国服装业发达,价格较低,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服装,选C。(2022湖北武汉市质检)中亚五

15、国地处“一带一路”沿线,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禀赋同中国产业现状形成良性互补,与中国产业领域合作广泛,这为中国向中亚五国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契机。下表示意中亚五国对中国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据此完成12题。国别排名吸引力指数哈萨克斯坦127.82土库曼斯坦410.09吉尔吉斯斯坦51.39乌兹别克斯坦312.66塔吉克斯坦212.691.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相对较弱的原因可能是()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经济基础相对落后C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D地理位置相对偏远2为更好地承接“一带一路”国际产业转移,中亚五国应()A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道路互通B提高农牧矿业产值比重,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