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303481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县调查表指标解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统计监管县级调查表本表填报范围:所有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县(市、区)级单位。本表由县(市、区)级扶贫部门填报。问卷封面 (1) 请调查员仔细填写封面上被调查村所属省、县名称及相应代码,以及调查日期等信息。调查员代码为省市县乡村代码+01,依次类推 (2) 被访问者姓名及代码 填写被访问者的姓名及其职务代码。A.基本情况本部分主要是了解该县的地势、民族、人口等一些基本情况。A01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必填项,必须大于30,必须小于30万,取整)是指辖区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包括耕地、荒山、山林、草原、滩涂、道路和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A02 年末总户数(

2、必填项大于400,必须小于260万,取整)是指户口在当地的常住户数,按照公安部门常住户统计。A03 乡村户数(必填项大于400,必须小于260万,小于年末总户数,取整)是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做家庭常住人口。A04建档立卡户数(必填项

3、,小于等于乡村户数,必须大于等于0,大于等于A5与A6之和)是指各省对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各省实际执行的农村扶贫标准为准)的农户逐户调查,逐户登记,并经村组民主评议,初步确定建档立卡农户名单;由村组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组织力量进行复核检查通过后,正式确定为建档立卡农户数。A05扶贫户(必填项,小于建档立卡户数,必须大于等于0)是指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各省实际执行的农村扶贫标准为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农户。A06 扶贫低保户(必填项,小于建档立卡户数,必须

4、大于等于0)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建档立卡低保户。A07脱贫户(必填项,小于建档立卡户数,大于等于0)是指通过帮扶,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去年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各省实际执行的农村扶贫标准为准)建档立卡农户。A08需要移民搬迁的户数(必填项,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年末乡村户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需搬迁的农户数。A09 年末总人口(必须大于等于2倍总户数,必须小于等于8倍总户数,必须整数)是指经常在家或居家6个月以上的人口,或虽然在外居住6个月以上但收入带回家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为一起的人口。A10 其中:乡村人口(必须大于等于2倍乡村户数,必

5、须小于等于8倍乡村户数,必须整数)是指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做家庭常住人口。A11 少数民族人口(小于等于乡村人口,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其身份证或户口本的民族状况为少数民族的人口。无身份证或户口本的人口需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出具书面证明,则可视为少数民族

6、人口。A12 建档立卡人口(必须大于等于2倍建档立卡户数,必须小于等于8倍建档立卡户数,A12=A13+A14,必须整数)是指各省对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各省实际执行的农村扶贫标准为准)的农户逐户调查,逐户登记,并经村组民主评议,初步确定建档立卡农户名单;由村组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组织力量进行复核检查通过后,正式确定为建档立卡人口。A13扶贫人口(必须大于等于1.5倍扶贫户数,必须小于等于8倍扶贫户数,必须整数)是指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各省实际执行的农村扶贫标

7、准为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人口。A14 扶贫低保人口(必须大于等于扶贫低保户数,必须小于等于8倍扶贫低保户数,大于等于扶贫低保户,必须整数)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建档立卡低保人口。A15 脱贫人口(必须大于等于1.5倍脱贫户数,必须小于等于8倍脱贫户数,必须整数)是指通过帮扶,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各省实际执行的农村扶贫标准为准)建档立卡人口。A16 需要移民搬迁的人口(必须大于等于1.5倍需要移民搬迁户数,必须小于等于8倍需要移民搬迁户数,必须整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需搬迁的人口。A17 人口自然增长率(必填项,

8、只填数字,不填,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0或高于20时报警,取整)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以当地统计部门年报数据为准。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以当地统计年报数据为准。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A18森林覆盖率(必填项,大于等于0,小于100,只填数字,不填%)指本县(区、市)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当地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森林覆盖率=本县(区、市)的森林面积土地面积100% A19 乡(镇)个数(必填项,大于0,小于

9、99,必须整数)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的数量。不包括城关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工矿区。A20行政村个数(必填项,必须小于99倍乡镇个数,大于等于乡镇个数)是指经上级政府批准,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个数。含城镇中的村。A21通(水泥/沥青)公路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水泥/沥青路面的公路能直通到村委会的行政村个数。A22 通电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使用电力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行政村个数。A23 通广播电视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接收

10、中央、省或县级任意一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行政村个数。A24通宽带网络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A22,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使用宽带网络行政村个数。 A25 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直通(包括经过)客运班车行政村个数。A26 有社区服务中心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的行政村个数。A27 有农家超市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有农家超市的行政村个数。A28 饮用入户管道水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通过公用设施处理的,经管道输送水至行政村的

11、住宅内或院内、一户或多户合用的行政村个数。A29 有经营农家乐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有经营农家乐的行政村个数。A30 有设施农业大棚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有设施农业大棚的行政村个数。A31 有设施畜牧业大棚的行政村个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有设施畜牧业大棚的行政村个数。A32 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政村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建立了一个或多个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由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

12、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的行政村个数。A33 有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行政村数(小于等于行政村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行政村个数。A34 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大于等于行政村数,上限99个,必须整数)是指行政村中自然村(村民小组)的个数。自然村(村民小组)指的村民相对集中居住自然形成的村落。村民居住户非常分散的山区、牧区按村民小组划分。A35 通(水泥/沥青)公路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水泥/沥青路面的公路能直通到自然村(村民小组)的村个数。A36通电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

13、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使用电力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A37通广播电视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接收中央、省或县级任意一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A38 饮用入户管道水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通过公用设施处理的,经管道输送水至自然村(村民小组)的住宅内或院内、一户或多户合用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A39 通宽带网络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通电的自然村(村民小组)数量,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使用宽带网络自然村(村

14、民小组)个数。A40 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能够直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A41有农家超市的自然村(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有农家超市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A42有农家乐的自然村(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个数(小于等于自然村(村民小组)总数,大于等于0,必须整数)是指有经营农家乐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个数。B.发展现状B01 GDP(国内生产总值)(必填项,大于0,上限人均GDP数值20万,必须整数,数据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统计年鉴中获取)是指按市场

15、价格计算的本县(市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B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必填项,大于0,必须整数,上限人均预算收入数值20万,数据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统计年鉴中获取)包括增值税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屠宰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其他各项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各项收入。不含基金收入。B0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必填项,大于0,必须整数,上限人均预算支出数值0万,数据从当地政府工

16、作报告或统计年鉴中获取)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业支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城市维护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财政预算支出。B04 农民人均纯收入(必填项,大于0,必须整数,必须小于3万元,数据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统计年鉴中获取)是指农村住户去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的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除以家庭人口数。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B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填项,大于0,必须小于50万元,必须整数,数据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统计年鉴中获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