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02889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设计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方法已经能够判断,但是,在作文中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却不得要领。很多学生写作,特别是写人叙事的文章,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写,而且写出的文章语言空洞贫乏,不生动。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中,只是笼统地描写人物,写不出人物特点。虽然一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但不清楚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在写作中也并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教学分析教

2、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2.学会用典型事例来凸显人物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典型事例凸显人物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本单元学习运用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写事离不开写人,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二、写作指导(一)知识回顾1.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

3、默作对比的手法。(二)带问题自读课文写作指导材料写出人物的精神。问题:写出人物的精神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三)读后交流,教师点拨。1.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事情得以彰显。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桑桑得了重病后开始懂得照顾妹妹:“桑桑硬把柳柳拉到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不大一会儿,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的额上滚了下来。”他不再是那个将橱柜造成鸽子笼,将秃鹤的帽子挂上旗杆的调皮的桑桑了。读到这里,我们便忽然被桑桑的面对苦

4、难与疾病的坚强所感动,他此时的善良更令我们敬佩!而这种心灵的震动,就来自于典型事件对人物的突出力量。总结: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2.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运用合理的写法,以期达到突出人物的效果。 在孙权劝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本句就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鲁肃的吃惊与赞叹,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这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

5、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总结: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3.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如散步一文,以“我”为人物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体,渐次展开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合的关系,特别是主旨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体现了中华民

6、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三、当堂练习1.训练题目: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2.写作指导:(1)抓住气质,还原情境。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确定要写的人及其性格气质,指导学生把人物还原到具体的环境和事件中。问题:你的好朋友很多,可是谁的个性最鲜明呢?他的这一个性在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突出呢?(2)观察表现,确定写法。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好朋友进行观察,以提炼出所感受到的他的这一性格、气质。好朋友的哪些外在表现最能体现其内在气质呢?也许是他充满个

7、性的口头禅或者滑稽的动作,也许是他极具个性的表情或者始终如一的某种标志性行为。总之,要让学生理解人物的外在表现应体现人物的典型气质。(3)指导学生梳理写作的思路、角度,再开始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第二课时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板书设计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学习选取具体事例、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风貌。2.学习借助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正侧面描、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写突出强调人物精神。3.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教学重难点1.围绕中心事件来写人物。2.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8、一、导入新课文章要想突出人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境界。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运用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其次要借助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侧面描写等;最后是运用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概括。二、精彩回顾(一)首先,可以抓住具体事例、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2)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刻画闻一多先生:专注认真、锲而不舍、废寝忘食(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邓稼先一文,将

9、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1)职务、功劳、技术水平相当(2)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同(3)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纯”奉献精神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三)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1.如邓稼先中:(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2)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这些句子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2.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

10、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写作时不妨细细揣摩,尝试模仿。三、方法指导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下面是对小沈阳、葛优、奥巴马外貌特征的描写,请同学们阅读体会:小沈阳: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尤其是他那一身穿跑偏了的苏格兰裙子。葛优:脑形整个像一个大头梨;两侧各长了一双招风的耳朵;本来就不大的面部又被他那不大的脑门儿占去了一多半,上面还有几条曲折的“乡间小路”;半截眉下,小灯泡似

11、的眼睛又圆又亮;一张前突的嘴里冲出两颗大门牙,这两颗大门牙简直可以刨地瓜。纵观他的整张脸,就像他本人一样,充满了喜剧色彩。奥巴马:黝黑的皮肤,好似溶解的巧克力,健康得让人感觉像草原黑马般活力四射。与之对比的是他那副洁白的、好似白瓷一般晶莹的牙齿。头发理的短而平,看上去利落、整洁。两条粗黑的眉毛,好似月牙般自然弯曲。深深的眼窝、高高的颧骨、笔直的鼻子、宽阔的额头无一不显示出智慧与坚韧。耳朵大,厚实而圆长,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对于奥巴马,嘴也是他的一大特点,厚厚的嘴唇,好像饱满的橘子瓣。笑起来给人甜蜜、憨厚的感觉。整张脸长得圆长,下巴长的和他人一样幽默,他的外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长相一般,黑的健

12、康”。2.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文中多处对鲁迅笑声的描写极有特色。一开始用一个“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的细节,把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如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描写是着力描写对象的周围

13、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比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先运用了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极言她容貌的美丽但有些概念化。接下来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才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生动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侧面描写能激活人的想象力,具有鲜活的艺术表现力。4.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

14、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来折射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光彩。如写鲁迅认真。夫人许广平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打一个包裹也要亲自动手,弄的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5.先抑后扬先抑后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先抑后扬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

15、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学生,他肤色黝黑,宽阔的肩上长出一只奇小的脑袋,就像孙悟空从一个大石头中钻出来一样不和谐,脸上也长出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丝丝缕缕,头上有一块大约直径一厘米的圆没有长头发,据说是被烧掉的,个子也比同龄人矮点。说实话实在没人会喜欢他,甚至是不愿意正眼看他一下,但是他有一双极富洞察力的眼睛。那天放学刚走两步只见他眯起眼,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了过去,他体育很不错,不过我们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见他跑到一个鬼鬼祟祟的男人旁边,一边擒住他一边大喊:“抓小偷啊!”原来是一个小偷,不过离他看到的地方至少有三百米,他眼神可真好。后来这类事经常发生我们也越来越佩服他。他虽相貌平平但有一双精明的眼睛,他的这双眼睛专盯那些不法分子,只要被他看见就一定会被抓住。第二课时一、写作训练文题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提示:1.注意,这次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