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02885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造林绿化工程是开展我国林业资源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的落实至关重要。绿化种植是优化环境、调节大气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根底,近年来林业资源消耗较大,资源总量与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加强造林绿化管理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根底上就如何加强林业技术管控提出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技术;管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林业规模平稳增长。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林业资源可满足根本的供需匹配,且在改革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1。林业资源的不断丰富,林业产业的稳定开展,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

2、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使就业时机得以增加,有利于社会和谐开展。1造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林业资源相比照较丰富的局部区域,树木产量超过了市场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林业资源出现了一定的浪费,以致林区整体经济效益降低。该种现象的出现,对后期全面开展林区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很多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在现代林业产业开展过程中,局部投资商过分要求提升种植面积,却未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后期维护,以致该地区树木种植出现了不均匀或者树苗成活率相对较低等问题,受病虫影响,木材品质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2。此外,目前林业工作强度缺乏问题突出,造林绿化与政府政策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我国局部

3、地区造林绿化效果不明显或者不均衡,以致出现了较大的地域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产实践中未能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且相应措施和方法落实不到位。同时,造林工作集约化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加之造林工程验收体系不完善,以致局部林木出现质量不高或蓄意造假等问题。同时,目前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后续专项经费,即前期林业生产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后续管护工作缺乏专项费用,从而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导致林业工程无法继续进行。2加强造林绿化后期技术管控的有效措施要想提高造林后期的管理工作水平,除应加强思想重视、制度完善以及资金投入外,还应加强造林后的林业技术要点管控,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改造残次林。绿化

4、造林过程中,基于可持续开展角度考虑,通常种植的多为用材林木且在宜林区域栽种,苗木长成后用作家具以及器具生产的原材料。为了能确保所种植的木材具有竞争优势,那么应提高造林区树木生长和长材质量。造林以及后期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因持续干旱而导致所种植树木出现枯萎,或者因单一品种而产生残次林。对于残次林而言,其树相破败,且缺乏有效的生态功能,加之木材品质低下,其经济效益较低,无法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及增加效益,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残次林改造应循序渐进,严格遵循所种树木的生长规律。造林后质量相对较差的残次林,应对其进行二次改造,注意因地制宜,在遵循其

5、生长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优化改造。残次林改造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对现有林草植被做好保护的情况下,即便是残次林,也应考虑大自然的选择3。同时,应精心松土、补水以及除草和修枝,并做好抚育间伐以及卫生伐等管理工作,以此确保树木健康生长,从而繁衍出长势良好的幼树。二是补植封郁。实践中应摒弃不切实际的林区只种植一种树木的现象,虽其整齐划一,但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对此,应根据各地的土壤情况以及水分条件等,采取斑块化、团状化的不规那么补植。第二,科学选择树种以及树龄。就补植树种而言,切忌过分追求经济性,而是应注意生长环境以及造林区环境之间的相符性,切忌为了简单而补种大量的杨树、乔木等树种。实践中应

6、坚持因地制宜的原那么,树种选择以能形成针阔、乔灌等搭配植物群落为宜,且应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以此有效增强林区的抗灾害能力。此外,应多龄级进行补植,促使各年龄段的树木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并科学分配土壤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复层经营体系,并为后期管理以及采伐等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非在不得已的条件下,不能将其全部伐净,因为不仅会导致造林本钱激增,甚至会导致原林地景观无法恢复。2.2加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人员素质。实践中为有效提高所栽植物的成活率,提高林业产业开展水平,可选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树木遭到侵袭的概率,以此有效保护树木健康成生4。对此,应组建专业技能强的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技

7、术学习,另一方面要结合造林情况以及后续管护要求,将技术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树木成活率,提高造林绿化成果。在先进的林业技术和方法推广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大专项投入力度,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从设备到人员,均应各就各位,不断激发人员学习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应设置专项技术支持基金,并鼓励有创意、有能力的人员研发先进的造林后管护技术和体系,从而为我国绿化造林事业的开展做出奉献。就技术培训层面而言,应严格落实好培训工作内容,以提高人员技术重视度以及后续工作积极主动性,通过技术改进有效促进绿化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精心管理造林后的苗木,以提高其存活率以及生长质量5。树木种植后,后期

8、的维护管理工作是关键。在此过程中,应选出那些长势相对较差的树木,采取技术改造措施,即根据其生长规律采取强化管理措施。改造后的空白区,那么应及时补种相应树木;发芽的苗木要定期浇水、施肥,并做好枝叶修剪工作;其他苗木阶段性进行监测,并提取技术指标,以监测结果为依据,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和方法。在此环节中,应去粗取精,留优质苗木,使其茁壮生长。2.3科学管理。造林并非一蹴而就,既要注重前期种植,又要加强后期管理,造林仅是林业产业开展的第一步。造林后加强林区管理,对树木存活、木材质量至关重要,树木生长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整体而言,树木生长具有规律可循,实践中为有效保障造林树木良好生长,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

9、法对造林后树木加强管控6。林地施肥是造林后的林木管理重点工作,对林地进行施肥,有利于补充土壤中营养损失,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应加强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林区病虫害顶峰期应做好预防工作,防治手段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人工防治等。发病顶峰期前进行喷洒药物,每隔1015d喷洒波尔多溶液等进行病虫害预防;后期阶段,可适当喷洒65%可湿性代森锌或者福美铁250倍液等,以加强造林后的病虫害治理。2.4提高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保护实效。为有效提高树木材质,促进造林绿化工作顺利进行,实践中不仅要强化苗木管理,而且应科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新资源,科学合理地做好树

10、木砍伐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7。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忌过度砍伐,要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已过度砍伐、培育失调的地区,应多种植、少砍或不伐,从而使本地区的绿化树木得到有效保护。枯死树木以及破坏严重的区域,应及时将枯死树木砍掉,然后补种适宜的新树苗。在此环节中,为有效对本区域范围内的林业资源予以保护,应及时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对林业资源加强保护和管理。在提高林木利用率方面,除了应注意砍伐管控外,还应采取有效的加工利用措施,通过有效收集及合理利用,对废物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3结语造林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和谐开展。造林属于环境友好活动,在造林中假设

11、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如过度使用农药或者化肥等,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致使造林绿化丧失意义。因此,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加强造林初期的管控,另一方面应加强造林后的绿化管理,从思想观念重视、制度改革以及技术要点管控等方面着手,形成合力,积极打造精品林。参考文献1林强.对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的探究J.农业与技术,202216:188.2严冬梅.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简析J.农业与技术,202214:171.3侯毅,王利峰,李芳银.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农民致富友,202212:100.4杨广生.分析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民营科技,20223:228.5张修海.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究J.大科技,202231:237-238.6张洪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思考J.农家参谋,202219:111.7王建峰.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析J.乡村科技,202226:59-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