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3028666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你看这原野里教案 语文版必修1教学目标:一、了解冯至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理解诗的内涵。二、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认识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感悟人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人生观。教学设想:诗人用对话体的形式,以“路”为主题和意象,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沉思。他婉致动人的文字间富含诗意与哲理,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唤起读者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教书育人,让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人生,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为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我引进网络资源,创造一个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而且课堂始终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

2、体教学作如下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思想内涵,激发他们思考生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关键: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查找资料。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课前活动1查找关于作者的介绍,了解其作品及风格2搜集有关“路”的名言警句二、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看图激情运用多媒体,展示谭涤夫的油画通向远方的路。让学生就画面展开联想(可以是相关的画、文章或名言警句等)。(二)导入新课看着这漫无边际的原野,遥望那曲折而悠长的小径,我不禁想起了鲁迅曾经说过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也曾颤动了诗人冯至的心灵,使他思想

3、上受到了启迪。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就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内在审视,凝集了诗人对生命的沉思。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将从中受到更多的启示。新课内容(媒体辅助教学):1学生听配乐朗诵,接着自由朗读,然后让学生配乐朗读。2走近冯至。(结合学生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现代诗人。早年就开始诗歌创作和翻译。1923年曾与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等创办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1925年又与人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丛刊。浅草和沉钟都是五四后曾发生较大影响的文学团体。冯至本人也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

4、942)、冯至诗选(1980)等。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今天学的这首诗选自他的十四行集,这部诗集共二十七首,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对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及生命意义的思索。3了解十四行诗冯至采用的“十四行”又叫“商籁体”,是起源于十二世纪意大利的一种诗体,音节和押韵都非常讲究,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后流行于英、法、德各国。冯至是用中文写十四行体的大师。他灵活地运用音韵格式,其诗被称为“变体十四行”。

5、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5让学生虚设情景,走进冯至的心灵世界,抓诗中的关键词、句,领略诗的内涵。6课文内容研讨(一)诗中反复出现“路”这个意象,“路”指的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后由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路”这个意象开始指原野上的路,后来指人生的路和心灵的路。“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沉思。诗人由原野上的路展开联想,眼前的路是由无名的行人踏出来的,心灵上的原野,那条生命之路,是由流逝的岁月和曾经相遇的人为我们踏出的。由此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要永远记着他们,以免让心灵之路荒芜。全诗符合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把外在事物转化成内在的心灵体验。体现了“诗与思的完美结合”。(二

6、)诗人选择了对话体的形式,以“你说”总领全诗,这种形式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色彩?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诗中的“你”可以理解成诗人的同伴,也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是诗人在同自己对话。诗人内心有两种声音,一个欢快,对生命充满热爱和欣喜;一个严肃,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感激。由此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真挚的怀念和承担精神,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热爱。7让学生对比他早期的代表性作品蛇,教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冯至诗歌创作的两个阶段的作品特点,并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冯至的诗歌。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

7、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冯至早期诗歌文字不加修饰,表达沉重浓郁的情感,但情感范围狭窄,过多地表达个人哀愁,抒发了“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他后期的诗歌以十四行诗为代表,思想和艺术都趋于成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和生命的意义的思索。把握住这一特点,将有助于阅读冯至的其他作品。三、讨论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有谁踏出了他们的心灵之路,而自己又该如何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四、拓展对生命的沉思深邃而悠久,多少前人都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之路的感悟,寻觅他们的顿悟,是激励我们开拓人生之路的动力。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查到的有关“路”的名言警句。(教师也收集一些资料)五、总结诗人用幽婉动人的文字引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沉思,诗人对生命的诚挚怀念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责任。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同学们正处青春年华,应珍惜韶光,开拓你们多彩的人生,千万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六、情感升华播放苏永康的歌曲路直路弯,告诫学生不要虚度一生,激励他们坚韧地面对人生的挫折考验,珍惜生命,勇敢地开辟人生之路,创造多彩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