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02856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电子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一)行业背景与发展特点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幅始终保持在38%以上,产业规模接着名列全国各行业之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先产业,将来十年,将接着保持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相对集中和高速发展地区是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弱。电子技术在我国几大骨干行业应用非常广泛:(1) 电子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向亚洲的转移逐步推向深化,中国成为电子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2006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进出口出现了明显增长趋势,半导体设备业有望扭亏为盈,原材料、辅料及元器件

2、等系列产品市场也将创出新高,我国电子制造业市场起先景气回升,产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2)芯片产业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芯片本身已成为一部高技术的整机,它几乎存在于全部工业部门,甚至确定一个国家的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正因为如此,芯片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快速和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国家信息产业“十五”支配纲要明确提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纲要还指出:美国、日本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是由于他们驾驭并垄断着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设计与生产。加强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设计与生产是“十一五”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重点。(二)人才需求分析1我国

3、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状况截至2004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就业人数328.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5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总量不足,远不能满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须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较大,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这些发达地区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相对集中,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全国高职院校共1111所,其中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的学校为303所。电子信息产业是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目前,全国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缺口为57%。这些年来,

4、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育了一批电子信息人才,但是这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理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须要,紧紧抓着我国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转变传统人才培育观念,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本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深化教学改革,加速专业建设,增加培育面对电子、IT先进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加速建设和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本专业要在10多年发展建设的基础上,抓住电子信息行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经过“十一五”连续投资建设,力争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成一个办学理念更加先进、校

5、企结合更加紧密、教学改革成果更加突出、试验实训基地更加完善、专业老师队伍综合实力更加强大、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学生就业率更高的全国一流重点专业。为实现应用电子技术发展战略目标,要努力造就能站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识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在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培育一批能够依据电子信息行业岗位群须要开发新课程,刚好更新教学内容的专业骨干老师队伍;在“十一五”专业投资建设中,力争建设一批具有真实工作环境或模拟仿真效果,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电子技术培训基地,推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成为全国高职应

6、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典范。(四)专业优势与特色1专业基本状况(1)专业办学实力经过二十余年办学实践和产学研结合,专业综合办学实力总体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一支专业学术水平较高,梯队结构合理,“双师型”素养较强,相对稳定的专、兼职老师队伍;“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试验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编辑出版了一批有高职教化特色的规划教材和专业教材;完成了一批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的科研项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探讨综合实力已跃居天津市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前列。 综合实力较强的老师团队 专业现有专职老师12人,平均年龄30岁,老师队伍中教授1人、讲师与工程师8人。其中教授职称占33.3%,讲师占41.7

7、%,双师型素养老师7名,占78%。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与职称比例合理,是一支专业综合素养较强的老师队伍。老师队伍状况一览表姓 名性别诞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所学专业双师资格熊峰男1984.4大本讲师微电子技术双师型李德先男1948.3大本教授电子技术双师型李平均男1964.2 大本 讲师电子技术双师型陈海燕男1967.1大本讲师应用电子双师型姚寒梅女1983.9大本助理讲师无线电 符玉萍女1988.4大本助理讲师仪器仪表 钟传静女1986.3大本助理讲师应用电子 董春燕女1987.6大本讲师应用电子双师型钟方前女1987.9大本讲师信号处理技术粱惊涛男1982.7大本讲师自动化双师型吴应燕女1983

8、.4大本讲师电子技术黄维男1984.10大本讲师单片机双师型将各行业,一线企业的学者、行家、高校专业名师引进高校校门,请他们参与本专业教学,走联合办学之路。特聘与兼职老师状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教学任务1李勇男44教授单片机、家电修理等主干课程2 杨诗贵男33讲师电路分析、模拟电路等基础课程3 张运男29高级工程师传感器应用技术基地建设项目负责,取证培训4 费永涛男60高级工程师智能仪器,取证培训(仪器设计制造大师) 多功能校内试验实训基地初具规模依据专业培育目标和规格要求,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国家投资建设,专业围绕学生核心实力培训、按行业岗位群须要,已初步建成具有确定仿

9、真效果,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实训基地,基本上能满意教学要求,为推动本专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软、硬件条件基础。实行了三种主要的实训方式:l 按部就班式首先以协作理论教学的试验教学为主,实训教学支配确定时数的生产性操作,使学生接触生产、相识生产,增加学生的感性相识,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爱好;然后在支配试验教学的同时,支配确定比例的实训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使其初步驾驭各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达到能动手、会动手的目标;最终以实训为主,结合专业课程,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究,在运用的过程中驾驭实际生产技能。l 全程工序式依据职业或岗位群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以每个工序

10、为环节支配工艺流程全过程实训。学生通过整个工艺流程的实践,对将要从事行业的实力要求有了较深的了解。l 岗位见习式在学生完成基础和专业试验实训后,将学生干脆支配在将来从事的实际工作岗位见习实训。通过岗位见习实训,转变角色,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培育学生的综合技能,缩短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期”。校内试验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试验室名称房间号用途1电子产品实训室I508基础电子技术实训与教学2电子产品实训室II5103家电修理实习厂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506家电修理、试验教学、实习4电子测量实训室420测量实训5电子cad实训室523Protel软件实训6模拟电子技术试验

11、室406模拟电子技术实训7传感器试验室414综合实训,电子设计制作,创新实力训练8电子试验室410计算机接口应用技术实训9单片机试验室410单片机软件开发综合实训10电子产品装配试验室411软件产品测试实训11家用电器修理试验实训室8-306电视等家电修理12数字电子试验实训室418数字电子线路实训13PLC应用技术实训室416PLC课程试验与综合实训14校企合作产学实训室手机修理、生产,学生半工半读 校企联合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现场环境有差距,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等职业素养的养成,只有通过实际工作的环境才能学到。仅靠学校教化,只有书本学问,只有课

12、堂、试验室和校内实训场所,是难以培育合格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校外实训基地实习顶岗熬炼,是培育高职学生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时,主要选择了与本专业培育目标和专业方向、人才培育规格基本一样的企业或公司。此外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时,兼顾了学生将来就业,适当选择了一些一般企业和一般民营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接触社会,培育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接触了电子信息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熟识了将要从事岗位的工作要求,了解了生产全过程,培育了专业的基本职业技能。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企业/公司名称公司主要生产业务实训项目或内容备注绵阳长虹空调公司数字直流变频技术、智能技术智能限

13、制空调机的实力多国企业建立了联合试验室绵阳九州集团传感器实训装置等产品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实训考核设备生产企业江苏立通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电源变压器等生产电子元器件一般民营企业 江苏瑞仪光电电子产品、手机修理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手机修理一般民营企业 江苏爱普生液晶显示器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质量管理一般民营企业 天津富士康通信设备、手机、手机修理熟识有关通信原理与设备修理一般民营企业 教学改革初见成效l 以证代考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行“以证代考”的考试方法。即学生学完基本理论后参与取证培训(中、高级),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笔试+操作)的成果作为本课最终考试成果。例如,“无线电装接工”课始终坚持

14、这种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此外,“电工技术”、“计算机组装与故障修理” 、“家电原理与修理” 、“EDA技术”、“电路计算机协助设计与制作(PROTEL)”等课也将实行“以证代考”的考试方法。l 课程改革与整合课程改革与整合,是指在课程改革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建有效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培育驾驭单片机应用与电子自动测量技术方向的应用性人才,由培育方向确定教学体系。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和测控技术三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讲软件就讲编程,讲元器件就相识几种器件的构造和引脚,讲限制就模拟几个开关动作,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学习效果,就缺乏了学习爱好。经过课程整合,不仅对传感器的构造、原理进行讲解,而且与单片机限制,测控电路的设计,软件编程限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一项工程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l 考试方法改革“高分低能”的现象给我国教化事业带来了极深刻的教训。高职教化培育的是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理论联系实际是其核心要求。考试方法应多样化,关键是合理公允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改革考试方法的一个做法是依据岗位群要求,按课程性质和在专业中的地位实行不同的考核方法。例如,由专业带头人蒋敦斌教授主讲的 “非电量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