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02855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复习提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的起源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和文字的出现。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文明产生于大河的原因: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及其农业状况,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统一的时间、统一者、都城。古代埃及:基本地理气候,尼罗河,农业概况,统一时间。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最早建立一些小国家,最早种植棉花,印度半岛统一,佛教。大河文明的表现古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及其农业,最早种植水稻,黄河的古城遗址,长江的玉器,辽河的祭坛,“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进

2、入犁耕时代,夏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商的建立。(四大文明古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知识点:1.国家形成的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导致了国家的形成。2.国家出现的标志:国家的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和军队,制定了法律。古代城市的特征,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区别:城市设施、布局。古代中国:河南二里头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城及其布局古代巴比伦:乌尔城及其布局城市出现古代中国:禹:在涂山召见部落首领,接受朝贡。诛杀防风氏。划定九州。制造九鼎。启:建立军队,制定刑法,加强国家权利。改禅让为世袭。共同点:统治者以神作为巩固权利的工具。早期国家的形成古代埃及:法老,军事兼宗教领袖

3、, “太阳神之子”。王权神圣古代巴比伦:汉漠拉比自称天神与地神宠人。古代埃及:王室、僧侣和贵族是统治阶层。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底层是奴隶,都是被统治阶层。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社会分化古代埃及:国王亲领的常备军,军队强大。古代中国:商时期的贵族、平民、奴隶以及殉葬。军队强大,刑法残酷。古代巴比伦:汉漠拉比法典内容、历史地位、意义。军队与刑社会各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组成。法古代中国:夏商时期的军队和刑法,女将军妇好。知识点:1.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对今天直接影响的有:建筑、天文历法、医学以及文字和宗教。2文字的演变:刻画符号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拼音文字。3.甲骨文记录了商朝

4、政治和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4.历法和星期历的演变:埃及的尼罗河农业历法(划分依据)罗马历法和现在的公历。 两河太阴历现在通用的星期历和计时法。5.数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9十个数字,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几何成就也非常高,古埃及可以计算各种图形面积,并计算圆周率为3.16。6.木乃伊:是古埃及人关于灵魂的观念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埃及的医学非常发达,主要表现在解剖学和防腐技术上。7.古埃及的宗教信仰阿蒙神成为王国的保护神。国王(法老)还自称阿蒙之子。8.文字和建筑、工艺品的对比表格。告别野蛮文字建筑和工艺品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

5、发明,产生于BC3100年左右,“画出其物”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艺术,胡夫儿子哈佛拉金字塔旁有狮身人面像世界七大奇迹古巴比伦锲形文字:发源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产生于BC3200年左右,“笔画象锲子”空中花园:古代建筑奇观,也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杰出代表古代中国甲骨文: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国商朝人发明,产生于商朝,“刻成其物”,材料:甲骨司母戊大方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商朝青铜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细腻。共同点1.都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2.有读音 3.都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综合探究二:(沧桑巨变)7.改善气候和环境,避免不良侵蚀6.正确预测地质灾害,避免损失

6、解决措施5.处理工业建设、生活和环境的关系4.加强保护意识(提高人口素质)3.减少对垃圾的任意排放2.适当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1.在重视经济的同时关注环境1.只重视经济发展人为原因5.工业、生活对环境的影响4.缺乏保护意识3.对环境的垃圾任意排放2.不合理利用和开发2.地表自然侵蚀,如风、雨、雷等侵蚀作用1.地球自身运动的变化,如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自然原因环境的恶化的原因环境变化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给我们的启示:1.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大事,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代社会必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2.经济的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生产率,加大可利用资源的科技投入。盲目地无限制地开发索取,不利于经济的持续性发展。3.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边开发、边保护、边恢复的战略方针,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