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01470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五月供题训练理 科 综 合 试 卷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卷1至6页,第卷6至18页。本卷共18页。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2第卷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第卷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

2、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5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题卷,评讲时带来。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

3、确的是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排列顺序生长素赤霉素氧化产物(色氨酸)前体物质细胞伸长2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株茎秆伸长,根据右图中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B图中赤霉素对过程起抑制作用,对过程起促进作用C由图可知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部位不在尖端3细胞增殖过程中DNA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右图为青蛙卵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

4、确的是细胞数甲组乙组丁组C2C4C丙组每个细胞中DNA分子数A、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B、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卵细胞C、乙组的每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其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4下表列出了相关实验的课题、自变量、观测指标,与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课题自变量观测指标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氧气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B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插条生长的长度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D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遇双缩脲试剂是否变紫色甲丙乙5右下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

5、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图中甲、乙、丙对应关系的是A突触、突触小体、突触间隙B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种群特征、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7“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

6、利用率为100%。下列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室制O2:2KClO3 2KCl3O2B2C2H5OHO22CH3CHO2H2OC2MN = 2P2Q,2PM = 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D用铁屑、CuO、稀硫酸为原料制铜:CuOH2SO4 = CuSO4H2O FeCuSO4= FeSO4Cu 8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合理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B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还原性:Mg CC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将铁粉放入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稀HNO3不能将F

7、e氧化成Fe39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乙酸甲乙丙硫酸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结晶、过滤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蒸馏10C4H10的二氯取代产物异构体数目为A7种 B8种 C9种 D10种1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 = 11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数目为103 NAB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的数目为2 NAC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分子中氯原子数目为2 NAD室温下,4.4 g乙醛

8、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数目为0.2 NA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S溶液水解的方程式为:HSH2OS2H3O B. 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2H218O + 2Na2O2 = 4Na+ + 4OH+ 18O2C在100 mL 2 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4.48 L氯气(标况下),充分反应:2Fe2+ + 2Br+ 2Cl2= 2Fe3+Br2+4Cl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H2+Cl213在25 mL 0.1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A在A、

9、B间任意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 c(CH3COO) c(OH) c(H+)B在B点,a 12.5,且有c(Na+) = c(CH3COO) = c(OH) = c(H+)C在C点:c(Na+) c(CH3COO) c(H+) c(OH)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2 c(Na+)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注明为多选题的,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未注明的即为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4一个物体在3个恒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撤去其中两个力,保持第三个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10、。关于该物体此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可能做圆周运动B可能做圆周运动C可能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5(多选题)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月球的平均密度为B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不会大于C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距月面为R、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该卫星的周期等于D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距月面为R、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该卫星的角速度为BA16(多选题)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用竖直轻杆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绕过滑轮连着物体A和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现将B向左移动一

11、小段距离, A、B仍能静止,则移动后与移动前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变大 D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变小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的电压为U1 = 220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一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和一个电阻箱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为11 VVARU1B电阻箱R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2 VC若电阻箱R阻值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小D若电阻箱R阻值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小xEOHI乙18有一个均匀带电圆环,以圆环圆心O为坐标原点,过O且垂直于圆环

12、平面的线为x轴,如下图甲所示,现测得x轴上的电场强度随坐标x值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场强为正值,表示方向沿x轴正方向),H、I是x轴上两点,且HOOI,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x0甲A该圆环带负电Bx轴上O点电势为零C将一个正的试探电荷沿x轴从H移动到I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H点的电势低于I点的电势19如图甲所示,有一个边界为正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边长为a,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导体矩形框的长为、宽为,平行于纸面沿着磁场区域的轴线匀速穿越磁场区域,导体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以导体框刚进入磁场时为t = 0时刻,则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导体框中的感应电

13、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乙图中的a甲 tI0BtI0CtI0DtI0A乙 Im -Im Im Im Im -Im -Im -Im v/ms-1t/s10020030040050060020406080020某同学乘坐“和谐号”动车组,他用车载测速仪,记录了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不同时刻的速度,并作出了相应的v - t图,如图所示。已知动车组的总质量M = 2.0105 kg,已知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 = 10 m/s2。在该同学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即图像中的0600 s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动车组第二次加速通过的位移比与第一次加速通过的位移小B该动车组第二次加速与第一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该动车组前450s内的平均速度为45.0m/sD该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值为峭壁21(多选题)一架战斗机在一悬崖区域进行投弹训练,悬崖壁可看作一个竖直面,战斗机以恒定速度沿着与悬崖平面垂直的方向向着悬崖水平飞行,先后释放炸弹P和炸弹Q,释放P和Q的时间间隔为t;P和Q均击在悬崖壁上,且击中的时间间隔为t,击中点间距为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或求出At t Bt t CP离开飞机到击中悬崖的时间 DQ离开飞机到击中悬崖下落的高度第卷(共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