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300507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 呼院数学科学学院见证二次创业的辉煌 呼伦贝尔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摘 要:目前高等学校正处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本课,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呼伦贝尔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如何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中,建设完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核心词:高等数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Abrc:Hhmahai ipdatn t educaio esanddeeing the teacing eo t ree Hhr mathmaics mute rom asanimpotnt baccoursTh paperdicussed thescoo of

2、mmil sc Hulubir esthw o onsutndcomplete the quali cso hgh mtematis uringdeeping te tachgreform. Kywrds:igher maics; Mathemtcal euaton;Tecin rfrm;uaityorse呼伦贝尔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始建于978年3月,三十近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99年呼伦贝尔学院深化改革,实行二次创业以来,数学科学学院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已有专任教师人,兼职教学人员10余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专家2人,副专家15人,讲师5人;博士2人,具

3、有研究生学位教师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由于呼院领导十分注重教学软硬件建设,使得数学科学学院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既有数学应用实验室个、多媒体教室2个,实习实训基地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多万元。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结合学科特色突出技能训练、一般教育与成人教育并存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数学科学学院全体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构造,更新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尝试着做了某些初步的教学改革摸索,并将之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现就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中所收获的有关教学改革的某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与各位教

4、师共同商讨。一、高等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数学是理工科数学的一门老式基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筹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主干基本课。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数学基本课程的作用至少有三方面: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重要课程;它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它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种途径。高等数学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措施、能力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从而为后来扩大深化数学知识及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本,也为学生后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数学基本。它在培养大学生的数学修养、进而在形成其适应信息时代的综合素质中,发挥其他课程都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各门学科的日趋数量化,数学应用更加普遍化,数学已

5、成为理、工、农、林、医、经、管、文、史、哲等各学科、专业的普适科学工具。数学素质是每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这是我们面临新世纪挑战、对高等数学课程重新审视、定位的基本出发点。 我院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本课程,该课程不仅通过其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和级数等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以及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现代大学生掌握高等数学这一现代科学工具,并且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读书能力得以提高,逐渐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修养和综合素质;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如何思考和分

6、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措施和创新思维能力。高等数学课程是我院数学系列课程的龙头,其课程建设的好坏影响着众多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高等数学课程的如上定位,是我们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根据。夯实打好数学基本,努力提高高等数学修养,加强数学的应用教学,发挥素质教育功能,使高等数学教育在培养现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档专门技术与管理人才中发挥培本固源的作用。二、数学科学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历史沿革呼伦贝尔学院高等数学(微积分)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广泛吸取高等学府同行的治学经验,并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适应社会对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老式

7、与特色。建校以来,呼伦贝尔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419)从海拉尔师专建校以来,高等数学课程始终是我校物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时为18学时,教材采用四川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加强了基本理论,强调基本知识传授。第二阶段 (193)1993年随着学院的扩大和发展,开设高等数学的专业扩展到生化、计算机专业。学时、教材随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教材分别采用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四川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加强了计算技巧、计算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 ()呼伦贝尔学院升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也扩展到工程、机械、管理、经贸等专业的本、专科,学时分别为180学时、4

8、0学时等,教材分别采用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四川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赵树嫄编写的微积分。这一阶段加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四阶段()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据我校的专业需求,划分为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C三种教学类别,学时分别为10学时、4学时、8学时。随着分类教学的实行,教学内容及深度也均有所调节。目前使用教材是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四川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朱来义编写的微积分,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加强了一体化立体教材的建设。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行了一系列质量保证制度。例如,自开始率先在全校实行对课程考试的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在命题方式上采用教考

9、分离的方式。三、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实践高等数学于开课,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优秀课程,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同年数学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了呼伦贝尔学院高等数学竞赛,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步通过本次竞赛活动,高等数学竞赛将形成规范的届制化,进一步增强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地位,并为参与全国高等数学竞赛提供了良好的赛前准备。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本与工具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措施,并且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措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

10、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充足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的和课程建设基本规定和原则,高等数学教研室特制定并实行了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发展规划。通过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毕了如下工作:1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构造层次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专家二名,副专家八名,讲师五名,助教八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六名,博士两名,在读研究生十二名。每个教师具有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拥有掌握本专业范畴内数学发展动态,具有本专业内科研主攻方向,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学术带

11、头人,带动基本课教师开展工作,先后刊登论文四十余篇。.实现了教学过程规范化。制定教学过程规范,涉及授课筹划规范、理论备课规范、课堂教学规范、作业辅导规范、考试考核规范、教书育人规范,把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贯彻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种环节中。贯彻备课规范,提高课程授课筹划质量。教师备课必须要钻研大纲,研究教材,掌握教学目的、教学的规定和教学的重点,研究和掌握教学措施。授课筹划要体现教学目的、教学措施、教学思想。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提高教学团队的授课质量。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参与观摩课、讲评课一次,通过观摩、讲评,共同增进授课水平提高。.建立了主、辅教材体系,实现主、辅教材系列化。 教材建设是衡量一种教

12、学团队业务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教材质量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均有直接影响。我们选用了国家级优秀教材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 通过认真分析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规定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我校各专业状况,编写了新编高等数学教材,目前正筹办编写课程学习指引书。建立了试题(卷)库。5.建立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实验室,逐渐建立健全教学软硬件设备。完毕了课件制作及电子教案工作。6实现了同一教学筹划的班级,期末考试要统一命题,统一评分,统一阅卷。7.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增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进一步化,并刊登相应的十余篇论文。 四、老式高等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片面强调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利于素质教育近

13、年来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相应教材层出不穷。但是也浮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强调高数实用性,使高数教材由薄到厚,为了紧跟形势,不外乎在原有的内容上增长某些物理、化学、生物特别是经济上的例子,以便证明课程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二是受“大众数学”的影响,屈从于低水平的呼喊,由厚到薄,即毫不吝啬地把高数中难以直接实用的理论部分、定理证明、稍难某些的内容删去,只保存定义、定理、公式、例题等某些骨架,这种教学内容,不仅不能承受素质教育的责任,并且连起码的“技术教育功能”也体现不出来。另有一种教材偏重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体系的演绎性,缺少各门学科所应用的现代数学知识。此类教材重理论轻应用

14、,重推理轻计算,重技能,轻创新。目前大部分工科类学校使用的是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由数学系教师承当该课程的教学,但任课教师反映在筹划学时内无法完毕所有内容的讲授,教学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解决,由于任课教师对本专业缺少理解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顺序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等方面都未能结合专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讲授,而是按教材体系的内容自身进行主观删减,这就导致了授课内容与后续课程脱节。而后续课程教师为讲授该课程内容不得不补充某些有关数学知识,可见前期教学未能较好的起到铺路作用。2.陈旧的教学观念,单一的教学模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措施难以挣脱“模式化

15、”的束缚,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选择“教”的内容和应用“教”的技巧完毕教学任务的现象,注重传授知识量的多少,教学中缺少应有的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甚至大部分的教学把提问都取消了,尽管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启发式,但由于对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结识不清,没有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没有把数学教学当作是学生自主摸索的活动过程,只是局部的使用启发式,可以说没有效果。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教案,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筹划,未能从适应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构造。3.教师知识面狭窄,科研学术氛围不浓高等数学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她们的教育素质水平并不高,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一方面表目前她们对数学哲学、数学文化知之甚少,没有明确的数学观。更有某些数学教师仍然是计算机盲,自身所具有的现代科学知识比较贫乏,现代数学、公司管理等常识性的知识知之不多,从而不能使自己结合实际引出数学问题并讲授数学。另一方面学校缺少教学研究的学术氛围,教学水平的高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