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300450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海上货物运输考试大纲951:无限、近洋、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大副 952:无限、近洋、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副/三副 953:近洋、沿海航区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大副 954:近洋、沿海航区5003000总吨船舶二副/三副考试大纲适用对象9519529539541船舶货运基础知识1.1与货运有关的船舶基础知识1.1.1船型尺度与船舶吃水1.1.1.1与船舶货运有关的船型尺度;1.1.1.2船舶实际吃水与平均吃水的概念;1.1.1.3小角度纵倾时船舶实际平均吃水的计算;1.1.1.4水密度对船舶吃水的影响及计算

2、;1.1.1.5淡水水尺超额量、半淡水水尺超额量的概念及相应的计算。1.1.2船舶的重量性能1.1.2.1船舶各种排水量的概念;1.1.2.2船舶总载重量、净载重量的概念及用途;1.1.2.3船舶排水量与载重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1.1.3船舶的容积性能:1.1.3.1各种货舱容积的概念;1.1.3.2舱容系数的概念及意义;1.1.4船舶静水力资料1.1.4.1静水力曲线图的构成及图中数据查取方法;1.1.4.2载重表的构成、表尺中数据查取方法、载重表的用途;1.1.4.3静水力参数表的构成及表中数据查取方法;1.1.4.4漂心、浮心、横稳心、TPC、MTC的基本概念;1.1.4.5船舶静水力资

3、料的应用。1.1.5船舶干舷与船舶载重线标志1.1.5.1船舶干舷与储备浮力的概念;1.1.5.2国际与国内航行各种货船载重线标志的组成及各载重线相对位置与间距;1.1.5.3区带、季节区域的概念与载重线海图;1.1.5.4我国沿海载重线海区的划分;1.1.5.5载重线使用注意事项。1.2有关海运货物的基础知识1.2.1货物分类1.2.1.1海运货物的一般分类方法(按货物形态、装运方式及运输特性分)。1.2.2货物性质1.2.2.1货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与机械性质及主要影响因素;1.2.2.2货物性质对货物运输的影响。1.2.3货物包装1.2.3.1货物包装的作用与分类(包括特殊包装与裸装);

4、1.2.3.2常见普通杂货的包装缩写。1.2.4货物标志1.2.4.1货物标志的分类(按与货运有关的主标志、副标志及注意标志分);1.2.4.2货物标志的作用与识别。1.2.5 货物计量1.2.5.1货物计量概念与常用计量方法;1.2.5.2货物自然减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2.6货物积载因数和亏舱率1.2.6.1亏舱、亏舱率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1.2.6.2包括与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1.2.6.3积载因数在货运工作中的运用。2.充分利用船舶装载能力2.1船舶装载能力及核算2.1.1船舶装载能力2.1.1.1船舶载重能力、容积能力与其他载货能力的概念。2.1.2

5、船舶载重能力的核算2.1.2.1影响船舶载重能力的因素;2.1.2.2在航线水深受限条件下船舶总载重量的核定;2.1.2.3在航线水深不受限条件下船舶总载重量的核定;2.1.2.4船舶航次总储备量的构成及确定方法;2.1.2.5船舶常数的概念及产生原因;2.1.2.6船舶常数的测定方法;2.1.2.7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2.2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2.2.1提高船舶载重能力的途径2.2.2充分利用船舶容积能力与载重能力的途径2.2.3充分利用船舶其他载货能力的途径2.2.4保证船舶满舱满载的计算方法3.船舶强度的校核与保证3.1船舶强度的概念3.1.1船舶强度的概念3.1.2船舶强度的种类3.2

6、船舶纵强度的校核与保证3.2.1船舶纵强度的概念3.2.1.1产生纵向变形的原因;3.2.1.2重力、浮力、载荷沿船舶纵向分布与剪力、弯矩的关系;3.2.1.3船舶拱、垂变形与弯矩的关系及影响因素。3.2.2船舶纵强度的校核3.2.2.1许用切力和许用弯矩的概念;3.2.2.2利用船中弯矩估算法进行船舶纵强度校核的原理;3.2.2.3利用纵强度曲线图、载荷弯矩许用力矩表进行船体纵强度校核的方法;3.2.2.4利用剖面许用切力和许用弯矩进行横舱壁剖面强度校核的原理;3.2.2.5船体纵向变形的经验校核方法。3.2.3船体布置对船体纵向受力的影响 3.2.3.1不同船体布置在不同吃水情况下的船体纵

7、向受力情况及对货物、油水配置的要求。3.2.4减少船舶纵向弯矩的措施 3.2.4.1舱容比的概念及如何按舱容比确定各舱应配货物的重量;3.2.4.2如何合理地配置船舶载荷以减少船舶纵向弯矩;3.2.4.3在装卸货时如何考虑减少船舶纵向弯矩。3.3船体局部强度的校核与保证3.3.1船体局部强度、均布载荷、集中载荷的概念3.3.2各载货部位允许载荷的确定3.3.3各载货部位实际均布载荷的计算3.3.4保证船舶局部强度不受损伤的措施4.船舶稳性的核算与调整4.1船舶稳性及稳性计算4.1.1船舶稳性的基本概念4.1.1.1船舶稳性的概念与分类;4.1.1.2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4.1.2船舶初稳性 4

8、.1.2.1船舶初稳性的基本概念及三个假定前提;4.1.2.2船舶初稳性高度的计算方法;4.1.2.3船舶稳心概念及稳心距基线高度的确定方法;4.1.2.4各种载荷重心距基线高度的确定方法;4.1.2.5舱容曲线图的使用方法;4.1.2.6自由液面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4.1.2.7矩形、等腰三角形液舱惯性矩的计算与自由液面修正计算;4.1.2.8少量载荷变动(包括船内移动、悬挂及装卸)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4.1.2.9少量载荷变动(包括船内移动、悬挂及装卸)引起初稳性高度变化的计算。4.1.3船舶大倾角稳性4.1.3.1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基本概念;4.1.3.2复原力臂的意义及采用求取船舶复原力

9、臂的三种方法;4.1.3.3自由液面对大倾角稳性的影响4.1.3.4自由液面对大倾角稳性的修正;4.1.3.5静稳性曲线图的绘制方法;4.1.3.6静稳性曲线上稳性特征参数的含义;4.1.3.7影响静稳性曲线的因素。4.1.4船舶动稳性4.1.4.1船舶动稳性的基本概念;4.1.4.2动平衡(角)、极限动平衡角、最小倾覆力矩的意义;4.1.4.3极限动平衡角与最小倾覆力矩的确定方法(限原理)。4.2对船舶稳性的要求4.2.1IMO对无限航区货船的稳性衡准要求4.2.1.1IMO对无限航区普通货船的完整稳性要求;4.2.1.2IMO对无限航区装载甲板木材的货船、装载散装谷物的货船、长度大于100

10、m的集装箱船舶的初稳性要求。4.2.2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货船稳性衡准的要求 4.2.2.1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国内航行货船的完整稳性的要求;4.2.2.2稳性衡准数的概念;4.2.2.3根据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确定船舶稳性衡准数的方法。4.2.3临界稳性与适度稳性 4.2.3 .1临界稳性高度与极限重心高度的概念及其与船舶完整稳性的关系;4.2.3.2临界稳性高度与极限重心高度曲线的应用;4.2.3.3船舶适度稳性的范围以及船舶获得适度稳性的方法。4.3船舶稳性的检验(校核)与调整4.3.1船舶稳性手册4.3.1.1船舶稳性手册的用途与主要内容;4.3.1.2利用船舶稳性手册中典型装载资料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