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298979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启示宣传教育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宣传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乏力等。针对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思考其对策,继承和发扬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史上好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结合时代进行传承和创新,提升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概述2018年3月21日,_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

2、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贡献。1周恩来是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拓荒者和推进者,是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国家领导人。新时代,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较之于那个时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对象等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并未过时,他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11人口生产应与社会生产相适应。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6月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突破6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每年人口增加1300多万,这一增长速度是1840年到建国前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11倍,24244建国初期的5年人口增长呈

3、现井喷态势,出现这一局面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就历史原因而言,经历过八年战争的洗礼,社会减员严重,特别是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据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90年公布的数据,抗战期间我国牺牲的人数达到了2000万,对于劳动力资源的极度渴求是生育高峰到来的根本原因。就其社会原因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状况“一穷二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经过战争的洗礼均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样一种社会状况,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需要供给大量的劳动力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去,这就驱使了人口无计划的增长。“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类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3151

4、2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对于当时的生育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这样的人口增长状况,当时决策层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人口增长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另一种则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为重要的资本,人多好办事,不应控制人口增长。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中指出,应辩证地看待当前国内人口增长的问题,针对当前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应适当节制生育。中共八大对于计划生育方面的论述,也是计划生育在国家领导层面的第一次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周恩来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并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理论创新。马克思认为

5、: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需要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周恩来指出:“如果人口增长得慢一些,与国家的经济计划相适应,那么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主义建设,就会更快一些。”42总之,周恩来认为,人口的生产要有计划,应当实施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到计划生育。”5612注重宣传教育是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的精髓。在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和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教育工作,

6、这是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的精髓。周恩来曾指出:“计划生育问题,宣传工作要和免费供应避孕药配合,物质和精神不能分家,精神要起更大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宣传工作。”622在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注重宣传工作,可以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效性,特别针对当时国民素质不高、农民生育观念传统、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易开展的现实状况,更加彰显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周恩来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要把农民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宣传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因为农民有解决劳动力的迫切需要,所以对晚婚和少生孩子,不易想通。针对农村的客观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利用宣传教育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具体的工作开

7、展上也得到了工作对象一定的理解。在宣传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周恩来精辟地指出,计划生育中的宣传教育要“结合实际,推心置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群众就能把计划生育当成自己的事情,自觉自愿地实行计划生育。”7911针对群众的宣传教育,首先,要结合群众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客观环境;其次,还要晓之以理,在群众面前要把道理说透、说实、说得易懂,结合群众自身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让群众知晓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还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换位思考是把计划生育工作做实的根本要求。在计划生育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就是要推心置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也为我

8、们现阶段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2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对当代计划生育工作的启示宣传教育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具有“生命线”的地位,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的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8具体到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既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效传达的根本保证,也是计划生育工作有计划推进的根本保证。21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政策有效传达的根本保证。为了让计划生育政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宣传的过程

9、中需要计划生育工作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详细的讲解,并最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计划生育的观念,践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9103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政策广泛传播和被接受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最终影响人民群众的生育行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介以及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对面的讲解和说教,最终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这一国策、认可这一国策,最终做到有计划的生育。政策传达的途径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宣传,其二是通过教育。政策的广泛传播需要宣传的助推,在具体的宣传方式上,既有电视媒体、报纸媒体,也包括了特定时期的标语和口号。为了达到让政策

10、有效传达给人民群众的目的,必须重视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宣传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在教育的过程中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教育的有效互动是计划生育政策有效传播和传达的根本保证。在不同时期,宣传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宣传教育的载体和环境都会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宣传教育作为传播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是没有变化的,新时代我们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重视宣传教育的功用,提升宣传教育的实效性。22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按时推进的根本保证。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促成工作对象态度的转变,着力形成人民群众新的生育观念,转变人民群众旧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生育观念。在计划生

11、育政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态度既包括了对整体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对新时代生育观念的态度,也包括了对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态度和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态度,促成人民群众态度转变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为政策的执行依赖于人民群众对于政策的接受和践行程度。在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宣传教育的成效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计划生育工作者和宣传教育者的影响力至关重要,“传播者与教育者的影响力,一是基于组织或社会赋予的社会职位而获得的社会权利性影响力,二是基于自身知识、能力、品质等个体内在因素而获得的独特素质性影响力”。10711通过计划生育工作者有成效的宣传教育,

12、可以有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按时推进的根本保证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宣传教育是化解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内部矛盾的根本保证。在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和开展的过程中,因不同人群的生育诉求和具体情况不同,有背离政策的生育行为发生。在这些行为发生时,计划生育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矛盾就会显现,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激化,这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此时,宣传教育工作就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工作对象的教育工作是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工作对象的教育,最终引导其选择与计划生育政策一致的生育行为,从而有效化解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3周恩来计划生育思想对当代

13、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启示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不力、宣传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等。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对宣传对象的主体性、形象性、情感性诉求关注不够,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形式,提升计划生育工作针对性;提高宣传教育主体素质,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最终把我国计划生育事业推进一个新台阶。31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提升计划生育工作针对性。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是提升宣传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中宣传教育普遍存在形式比较单一、单向性传输、形式与内容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削弱了计

14、划生育工作实施开展的有效性,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具体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一些计划生育工作部门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对于宣传教育重视不够,宣传教育形式化,不追求宣传教育的效果,只是为了简单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议和结论。”11274275不难看出,现阶段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对宣传教育形式进行丰富和优化,首先是丰富现有的宣传教育形式。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宣传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要与网络媒体、

15、自媒体紧密结合起来,要将宣传教育的内容融入新兴媒体。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宣传教育的受众面,而且也可以使受众积极地参与到宣传教育工作中来,由宣传教育的客体转换为宣传教育的主体。其次,还要优化现有的宣传教育形式,对于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标语、政策宣讲等形式也要紧跟社会变化和宣传教育对象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者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宣传教育,将计划生育政策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体实际相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效宣传,提升宣传教育针对性。32创新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单向性的政策宣讲在保证普

16、及度的基础上,群众参与度不高,而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宣传教育活动是将需要宣传教育的计划生育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隐性传播,从而更容易获得工作对象的接受和认可。“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12211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创新,在保证政策性的前提下追求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由于各基层地区的计划生育基础或经济基础不同,不能简单地复制成功模式、搞一刀切,要在科学、客观、文明、实效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活动。”13500501将当地民俗文化融入到活动中,通过文艺汇演、抢答辩论等活动,创新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形式,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计划生育问题和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活动的选材,在活动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