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2975804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 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1(517字)寒假里,我终日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着书籍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品读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这本书里,让我认识了千字文。千字文是一篇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四字一句,非常巧妙。读起来朗朗上口,此书到现在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书中有一首江南的诗,写出了江南人民采莲时优美动人景象,反衬出采莲人无比的欢乐。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墨子救宋。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他的家乡,焦急万分,决心劝说楚王,希望能阻止战争。他不顾路途遥远,走了十天十夜,两只脚都磨出了血泡,才到楚国。最终,墨子凭着自己的诚恳,机智和勇敢,说服了楚王,才解

2、除了宋国的灾难。马上要过年了,在这本书里让我更加了解到年画艺术与民俗密切相关,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平安的美好愿望。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的用途主要有这几种:窗花,喜花、礼花、寿面、鞋花、门笺。中国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剪纸风格。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我为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而惊叹,而这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2(545字)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志和宝贵精神财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

3、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是一本涵盖了诸子百家、传统文学、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宗教哲学、民俗民风、古玩器物等诸多文化元素,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民族更多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让我更加深刻地见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记忆犹新的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关于礼仪的介绍。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各种称谓、迎来送往的礼节自然繁多。其中关于迎来送往的礼节的介绍中“知识链接”中关于家中来客菜肴摆放的礼节。从前家中大大小小的客人也来过不少,从没注意到这一点。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好客的风尚和文明礼貌的风范,也突出了我们中华民族遵循礼规,礼貌待

4、人的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让我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从而去学习,让自己更加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高雅的审美情趣,质朴的道德操守,深邃的哲学思想!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3(499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诗古文之类的,更有古代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分为:1、论语2、古诗3、人物故事4、诗词5、文化遗产6、小吃等。在这本书中我最爱看的便是小吃这篇了,毕竟我是一吃货呀。而且“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而我们著名的美食就有:佛跳墙鸡汤氽海蚌、荔枝肉什么的,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又会吃汤圆、馅面和饺子肉粽。论吃相信大家都会,而且变着

5、法的吃,如福建的芋泥、莆田的兴化粉看得我口水都跑出来了。在这一章里我认识了许多菜的传统煮法、也知道了配菜的方法。虽然听起来很平常,但至少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这本书的意义也就在于这个。还有,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便是文化遗产了。什么万里长城,明清故宫,兵马俑,苏州园林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人们为了歌颂这些遗产也浮现出了许多故事和诗句,这让我有了继续观察学习文化遗产的好奇心,也使我有了继续勘查的信心。你想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吗?想看看美味的美食吗?想了解更多的英雄人物吗?自己去看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吧!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4(532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这本书分行节俭

6、、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

7、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5(409字)寒假到来,我有了一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喜欢它,通过它,我知道了许多新的知识,它陪伴着我度过了寒假。从小我就喜欢看书,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那种神圣的感觉总会涌上心头。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展示出了中华的文化,展示了祖国的变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古

8、诗文就是其中之一,每句诗都有诗人想表达出的情感,给人无限的思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描绘了山川美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体现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抒发了对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嘲当今统治者的无能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当承担起责任,一起传承中华文化。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好知识,学好文化。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精神,让它永驻心中!202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后感6(438字)这几天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们大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从书中让

9、我知道了甲骨文是这样被人发现的。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秋天。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不幸患病,看病的大夫给他开的药方当中有一味“龙骨”的药材。家人买回来后王懿荣一看,心中大为惊异。他见这“龙骨”上布满奇怪的痕迹,既不像本身的纹路也不像图画。王懿荣生平爱好研究古物,出于直觉他猜测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经过他认真研究“龙骨”上文字,终于确定了那些文字就是殷商时代的人用来占卜的文字,即甲骨文。因为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所以被后人誉为“甲骨文之父”。从书上我还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我国的传统文化每个都有一个感历史背景或者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