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展开剂极性大小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7页
文档ID:482970013
展开剂极性大小_第1页
1/7

有机合成中展开剂的选择常用展开剂 组合:石油醚 -乙酸乙酸,二氯甲烷 -甲醇前者极性小,后者极性大产物为碱,加氨水或三乙胺或二乙胺;产物为酸,加冰醋酸选极性,点 3 块板,按 3:1, 1 :1, 1 :3 扔到 三个展缸,一试便知柱层析: Rf ,柱子中硅胶为样品 10 倍量,展开剂为跳板极性的 1/2-1/4 有机合成实验TLC跑板是常有的事,展开剂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 ,选择适当的 展开剂是首要任务 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 石油迷 <己烷<苯<乙醚<THF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醇 <甲醇;使用单一溶剂,往往不能达到 很好的分离效果, 往往使用混合溶剂, 通常使用一个高极性和低级性溶剂组成的 混合溶剂,高极性的溶剂还有增加区分度的作用,常用的溶剂组合有:Petroleumether/Ethylacetate,petroleumether/Acetone,Petroleumether/Ether, Petroleumether/CH2Cl2, ethylacetate/MeOH,CHCl3/ethylacetate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 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 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 然后不断尝试比例, 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 的展开剂。

展开剂的选择条件: ①对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 ②可使成分间分 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之间,定量测定在〜之间;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 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 最好用新鲜配制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 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 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 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 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 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很多时候 , 展开剂的选择要靠自己不断变换展开剂的组成来达到最佳效果我们 在实验中, 为了实现一个配体与其他杂质有效分离, 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溶剂组 合,最后才找到石油醚一EtOAc— HCOOH::)混合溶剂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 时,采用高极性 /低极性的体积比为 1/3 的混合溶剂,如果有分开的迹象 ,再调整 比例(或者加入第三种溶剂) , 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没有分开的迹象(斑点较 “拖”),最好是换溶剂。

对于在硅胶中这种酸性物质上易分解的物质,在展开 剂里往往加一点点三乙胺,氨水,吡啶等碱性物质来中和硅胶的酸性 (选择所 添加的碱性物质,还必须考虑容易从产品中除去,氨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分 离效果的好坏和所用硅胶和溶剂的质量很有关系: 不同厂家生产的硅胶可能含水 量以及颗粒的粗细程度, 酸性强弱不同, 从而导致产品在某个厂家的硅胶中分离 效果很好, 但在另一个厂家的就不行 溶剂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对分离效果都有 明显的影响 温度,湿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也很明显,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时同一 展开条件,上下午的 Rf 截然不同展开剂的选择, 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 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 在 进行薄层层析时, 首先应该知道未知化学成分的类型, 其极性的大致归属, 从提 取液或从色谱柱的流动相极性可知, 另外某样品里含多种化学成分先按极性不同 大致分,然后细分, 对于分离未知的化学物质, 展开剂的选择也是一个摸索的过 程,不应该仅仅从展开剂考虑,多因素综合衡量!溶剂的选择, 层析过程中溶剂的选择, 对组分分离关系极大 在柱层析时所用的 溶剂(单一剂或混合溶剂)习惯上称洗脱剂,用于薄层或纸层析时常称展开剂。

洗脱剂的选择,须根据被分离物质与所选用的吸附剂性质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 虑在用极性吸附剂进行层析时, 当被分离物质为弱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弱极性溶 剂为洗脱剂; 被分离物质为强极性成分, 则须选用极性溶剂为洗脱剂 如果对某 一极性物质用吸附性较弱的吸附剂 (如以硅藻土或滑石粉代替硅胶) ,则洗脱剂 的极性亦须相应降低TLC展开剂的:一般是现用现配置,根据比列不一,分别用不同的试管进行配置 就可以了,环己琓-乙酸乙酯(1:1),就是取环己琓1ML在取乙酸乙酯1ML 混合均匀就可以了对于大比列的我觉得是应该可以用的哈, 当然为了做到最好, 就用试管哈,如果比较稳定配置得很多的话,就可以用哈,这样节约时间哈因 为TLC也只是属于定性鉴别,不是定量,所以在没有特别要求下,用量筒也是可 以的1. 方法原理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分析的分离过程, 它将样品点在以玻璃板或铝、 塑料等片材 为载体的多孔吸附剂薄层的固定相上 , 利用流动相在特定的展开室中将混合物中 的组份推移到不同距离处, 在色谱展开整个过程中, 样品的成份受到正反不同的 力的作用1) 流动相利用毛细管力带着样品穿过固定相2) 样品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是指组份在移行过程中由于偶极 - (诱导) - 偶极相互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延缓、吸附、分散、离 子交换和络合等分离机理。

由于样品组份与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程度不同, 整个毛细管流动过 程中分离运动都在进行基于这点,TLC系统(流动相和固定相)必须与样品很 好地匹配用显色试剂处理, 许多组份可在日光或紫外灯光下检视 色谱可用肉眼或使用光 密度计和照相机记录或影像系统方法来评价2. 薄层板手工自制板2.1.1 玻璃板的要求 : 用于制备薄层板的玻璃板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最好使用 厚薄1~2mm勺优质平板玻璃,普通窗玻璃一般不宜用于制作薄层板, 玻璃板需洗 净至不挂水,晾干,贮存于干燥洁净处备用玻璃板反复使用时,应注意经常用 洗液及碱液清洗,保持玻璃板面勺光洁是保证薄层板质量勺最基本要求制作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吸附剂加适量的水(如1份硅胶G一般加3份 水),在研钵中用研杵沿一个方向小心研磨至成均匀勺有适当粘稠度勺胶浆 , 立 即倾入涂布器中 ,均匀地向前推进涂布在玻璃板上 ; 或按照不同涂布器的规定操 作涂布;涂布好的薄层板于室温下在水平台上晾干 ,再在规定的温度 (一般为 10 5C ~110C)下烘约30分钟活化,贮于干燥器中备用薄层板的厚度一般为 ~0.5m m.商品化供应的预制板和高效板板的尺寸20x20cm 10x20cm 20x10cm 10x10cm图 1 不同的板尺寸TLC/HPTL(预制板有不同的规格供应。

常用的尺寸为 20 x 20 , 10 x 20 , 20 x10,或10 x 10 cm使用的规格取决于TLC或HPTLC勺类别和样品的数目TLC/HPTLC板的预洗及活化般来说, 色谱板应用溶剂如氯仿 -甲醇(8:2) ,甚至用更强的洗脱溶剂的混合物 进行预洗具体操作可通过空白色谱展开来实现色谱板预洗完后,应在105°C加热1小时进行干燥,再在室温下置放至少2小时(需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实验室空气中的污染物重新附着在其上面, 如放置在空 的干燥器中)3. 样品点样3.1 点状点样和条带状点样每次点样前,TLC/HPTLC板应在正常光线下和紫外灯下用肉眼检查薄层的损伤情 况和杂质,只有无损伤、清洁的 TLC/HPTLC板方可使用样品可进行点状或条带状点样 要想获得最佳的薄层分辨率, 必须保证移行方向 中的起点要小,常规的TLC薄层点状点样每次点至5微升,相比之下,HPTL(薄 层最大点样量为 1 微升点样量较大的样品可使用自动化装置点样, 喷雾成条带 状是一种可以点样量大而同时又能促成最有效分离的点样方法 在常规操作过程 中,人工点样一般使用微量毛细管(0.5/1/2/3和5卩l ),点样时毛细管必须 完全充满和完全排空,要以垂直方向小心接触 TLC/HPTLC板面,不要损伤薄层,受损的薄层会导致溶剂不规律地流动而在色谱上产生失真的 TLC谱带。

人工点样建议使用Nano ma它点样位置精确并安全,使薄层免于受损用适当 的介质干燥Nano mat也可用作单个量的多次点样样品体积大于5卩l,通常用如Li nomat或Automatic TLC Sampler III 的方法 用氮气喷雾成窄条若(就是)要求点状样品点样, Linomat 和 Automatic TLC Sampler III 应将条长度设定在 1 至 2 mm样品点样位置起点的最佳位置如图2和3所示起点下缘的最小距离b取决于溶剂量两个起点之间的距离 c 必须令平行移行的主成份不会相互触及 点状点样时原点的直径 应小于或等于3mm(高效板原点的直径应更小),条带的长度d由点样样品体积 或样品的种类和相对于板的尺寸点样的数目来决定 到板侧边的距离 a 必须足够 大以避免分离区失真变形(见图 2 和 3)图 2: 斑状样品点样的一般点样位置a = 20mm, b = 10mm, c = 两起点之间的距离图 3: 条状样品点样的一般点样位置( a = 20mm, b = 10mm, c = 两起点之间 的距离, d = 条的长度)4. 层析展开室直立式双槽展开室 具有节省溶剂、 便于预平衡、可控制展开箱内的湿度等优点。

水平展开室 可以从薄层板的两侧向中间水平地展开, 这样可使一块薄层板所承 受的样品个数比常规上行展开的薄层板增加一倍自动展开室 (AMD) 可使用五种溶剂对同一薄层进行多次展开, 自动控制预饱和、 展开方式、展开距离和干燥条件,分离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三倍(可在 80mm之内分离40种成分),符合GLP/GM要求 溶剂使用的溶剂必须是“分析纯”或“色谱纯”,溶剂组成采用体积量比(如正丁醇-冰乙酸-水=4 : 1 : 1, V/V/V),或者绝对量(如18ml甲苯+ 2 ml甲醇) 其总量应足以使TLC/HPTLC板的浸入深度约为5mm展开剂要求新鲜配制,不要 多次反复使用 , 如需分层,则按要求放置分层后取需要的一相(上层或下层), 备用在双槽展开室中, 对每种类型和规格和层析板, 每槽通常注入的溶剂数量如表 3表 3 :板的规格板的尺寸(宽X高)溶剂量预制板 20X 20cm2CK 10cm1(X 10cm 25ml15ml8ml高效板 20X 10cm10X 10cm 10ml5ml。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