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29537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26(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集体中那种在( )高度相容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中最有深远性的凝聚力量和发展动力。A.心理上B.情感上C.道德上D.知识上参考答案:ABC2. 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 )。A.从他律到自律B.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C.从他人到自己D.从自律到他律参考答案:ABC3. 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 )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参考答案:ABCD4. 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参考

2、答案:A5.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德育形式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评价参考答案:BC6.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A.生存B.发展C.德育D.工作参考答案:A7.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 文本性的德育内容,指人的生活、交往及所在的环境、氛围中表现出来的内容,与隐性的德育内容有相似的特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 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德育目标所制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0. 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理

3、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此种定义方式是基于对德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出发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参考答案:B12. 教学的教育性不是指一定形式的教育活动,而是指教学这种教育活动对人身心发展所应有的或所应体现的意义及效应,也可以说是教学这种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有无明确的目的性是区别德育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根本标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教学在时间和地位上的优势,正是德育得以充分实施不可缺少的根本性条件。( )A.错误B.

4、正确参考答案:B15. 心理问题原本不是德育的内容,因为心理本身不是价值问题,但心理与德性问题一旦集中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上,则难以把它们分开。一方面心理是品德内化的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又作为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反映着品德的真实程度和水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订只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即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7. 现代德育面临的主要教育对象是( )A.现时代的儿童B.现时代的青少年C.现时代的中年人D.现时代的老年人参考答案:AB18. 人思想品德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与人多方面交往中形成的,所以认知性的德育毫无必要。( )A.正确B.错误参考

5、答案:B19. ( )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A.品德评价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参考答案:A20. 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1. 班级管理属于微观、具体的一种学校管理形式,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A.班级教学管理B.班级德育管理C.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管理D.班级生活指导参考答案:ABCD22. 关于德育工作者的劳动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劳动B.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劳动C.德育工作者

6、的劳动是社会思想道德再生产的劳动D.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劳动参考答案:C23. 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24. 德育存在的依据,在于人的实践本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5. 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 )方面。A.感化价值B.陶冶价值C.和谐师生关系价值D.极力价值参考答案:ABCD26. 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参考答案:BCD27. 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发展阶段是( )。A

7、.无律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自由阶段参考答案:A28.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守仁反对脱离实际的自我修养,强调“习行”即认为参加实践对培养品德有重要意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参考答案:D30. 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列选项中能说清楚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的是( )。A.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代替B.要注意增强二者的联系性C.要全面评价德育效果D.要注意根据人思想品

8、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科学安排和组织德育过程参考答案:ABCD3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开始逐渐重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相应地传统教育观念中“教”的单向活动变为( )的双向过程。A.“教”与“学”B.“教育”与“接受”C.“学”与“练”D.“知”与“行”参考答案:A32. 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参考答案:B33. 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体育活动是主要活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 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

9、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参考答案:A35.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来确定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其具有可接受性(即适合学生的接受方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 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伴随一定教学形式的活动要求、纪律以及活动氛围等等,对学生理解并接受外部教育要求,

10、形成一定的品德,并不具有引导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8. 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自然性功能D.个体发展功能参考答案:D39. 班主任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良好组织,能够使学校的工作活而有序,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班主任的组织任务?( )A.组建班集体B.组织各种课外活动C.组织实施学校的指令D.组织学习国家的一些政策方针参考答案:ABCD40.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 德育过程依据的是( )A.个体的

11、认识活动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C.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与技能技巧的掌握规律D.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参考答案:B42. 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 )A.德育存在B.德育发展C.德育发生D.德育约束参考答案:C43. 班级就是班集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4. 班级领导核心在班集体的活动和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5. 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6. 德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信息反馈功能B.管理功能C.教育功能D.研究功能参考答案:ABCD47.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国内学

12、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三类,其中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应变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参考答案:C48. 对于频繁告状的学生,错误的看法是( )。A.告状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也反映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但这种判断还带有幼稚性B.这些孩子敢于向老师反映情况,值得表扬C.我们教师不能鼓励学生告状,会使学生养成总把眼睛盯着别人D.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缺点的同时,也要让其看到自己的不足参考答案:B49. 重视教学在德育中的地位、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的是( )问题。A.挖掘和渗透B.领导和管理C.重视与否D.努力的程度参考答案:B50.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

13、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 )、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参考答案:ABCD51. 引导学生自我修养的方式有表扬奖励、批评处罚、评比、操行评定(即以一定的文字形式对学生在某一时期内思想品德表现作出全面评价,对不同方面给予一定的肯定或否定)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2. 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A.王逢贤B.鲁洁C.班华D.钟启泉参考答案:B53. 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A.1989年B.1993年C.1995年D.2000年参考答案:C54.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柯尔伯格C.班杜拉D.杜威参考答案:A55.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其具体表现在( )A.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B.对所要培养的素质有质的规定性C.对德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D.对德育手段的质的规定性参考答案:AB56. 终极性和发展性目标各有不同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