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291798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1.2.1 离子键同步练习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一课时离子键(时间:30分钟)考查点一离子键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钠离子与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也有本质不同。答案B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D.阴、阳离

2、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 当小解析化学键的定义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二是“强烈的相互作用”。选项A、B中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两点,所以不正确;选项D只强调离子键中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也不正确,应选C。答案C3.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易形成离子键()。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a和c B.a和f C.d和g D.c和g解析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3周期元素,

3、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和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答案B4.离子键的构成微粒是,如K2O是由通过形成离子键,属于,电子式为。K2O溶于水后会生成,方程式为:,该生成物是由构成的化合物。解析考查离子键的构成微粒、概念等基础知识。答案 阴阳离子K和O2静电作用离子化合物K2KKOHK2OH2O=2KOHK和OH离子5.X元素位于第A族,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60%,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它是通过键结合的,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 。解析其最高价氧化物为XO,Mr(X)Mr(X)1

4、660%,Mr(X)24,质量数是A24,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所以质子数Z241212,X是镁。镁与氟形成离子化合物MgF2。答案MgF2离子MgMg2考查点二离子化合物6.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与离子的半径、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越高,则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就高。试判断KCl、CaO两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A.KClCaO B.KClCaO C.CaOKCl D.无法比较 解析离子半径r(Cl)r(O2),r(K)r(Ca2),离子所带电荷数Ca2K,O2Cl,所以熔点CaOKCl。 答案C7.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

5、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解析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在熔融状态下,阴、阳离子可以在电场中做定向移动因而能导电,而A、B、C所述性质并非离子化合物所独有,故不能作判断该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根据。答案D考查点三电子式的书写方法8.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A.Na B.NaClC. D.HCa2H解析NaCl的电子式为Na。答案B9.有A、B、C、D四种元素,A的2价离子与氩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B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其单质为双原子分子。C的核外电子比A少一个,D与B同周期,其单质为淡黄色固体。(1)写出A、B、C、D的离子符号_。(2)A、B、C、

6、D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3)用电子式表示这四种元素中两两形成的离子化合物。_。解析A2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A的核电荷数为20,即为钙元素;B有三个电子层,在第3周期。第3周期元素的单质能形成双原子分子的只有氯元素,所以B为Cl;C的核外电子比A少一个,应是K;D与B同周期,其单质为淡黄色,应为硫。答案(1)Ca2、Cl、K、S2(2)Ca2KClS2(3)Ca2、Ca22K、K2K10 .A、B、C、D、E五种元素,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原子M层上的电子比K层的多5个。常温下B2是气体,它对氢气的相对

7、密度是16。C的单质在B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可生成B2。D的单质在B2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B2,D在DB2中的含量为50%。根据以上情况回答:(1)A、B、C、D、E。(写元素符号)(2)C的氧化物的电子式为或。(3)F和A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4,是碳元素。B的阴离子有10个电子,常温下B2是气体,可能为N2、O2、F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所以B为O。C的阳离子也为10个电子,可能为Na、Mg、Al,在O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Na2O2,因此C为Na。D在O2中反应,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DB2,D为S,S在O2中燃烧,生成SO2。E原子M层上的电子比K层多5个,E为Cl元素。答案(1)CONaSCl(2) Na2NaNa2Na(3)2Na2O22CO2=2Na2CO3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