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29102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高校统一招生制度已经实施了半个世纪,招生系统中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所以,本文经过对中国、美国招生系统进行比较,为优化中国招生系统和制度的改革提供部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关键词:中国;美国;招生系统;比较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就一直采取全国统一高考的方法进行招生。伴随社会的不停发展进步,高考制度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所以有必须对中国现行的招生制度和系统进行改革和创新。经过中美两国的招生系统比较,能够让中国的招生系统扬长避短,更为完善。一、中、美招生系统概况1.美国招生系统概况美国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实施着分权管理的制度。在这么自治的社会形态之下,美国高

2、校也拥有广泛的自主权。比如美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对象、考评等各个方面全部能够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来自主选择。很多美国高校并没有扩大招生的理念,基础全部是依据市场的需求和学校的优势来确定下招生的人数。在招生对象方面,美国高校也对新生录用拥有绝正确自主权。近几年来,美国高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部分改革。首先,加大了统一考试力度。美国想要经过教育改革来在全国的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教育标准,经过统一考试,来检验学生是否完成了统一课程并达成了教育标准。加大统一考试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次,改革了考试内容。美国的SAT考试在综合考试中,经过“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实现对学生文章的可检测

3、性,促进了学校教学纲领的落实落实。总体来讲,美国高校一系列的改革方法,全部是为了能够让入学机会愈加公平分配,消除商业性考试等现象。2.中国招生系统概况中国现行的招生制度和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的招生制度基础相同。高校的管理制度为行政治校,以行政为主,而非学术,在经济方面也是过分依靠国家财政,并不具有独自走向市场的经济能力和水平。从命题、考试、阅卷到录用一直全部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之下进行的。.伴随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停扩大,现在中国各个高校逐步开始实施自主招生政策,不过“自主”还仅仅停留在高校单方面手中,对学生来讲,并没有多少自主权可言。另外,中国自主招生制度的灵活性不足,对于部分破格录

4、用的专长生来讲,在很多地方全部面临着困境,而且中国的自主招生制度仍然无法摆脱分数线的制约。二、中、美招生系统比较分析1.学校自主权的差异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从命题、考试、阅卷到录用一直全部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之下进行,这么高度统一的招生考试极具权威性。而美国高校的招生考试一直全部和政府无关,而是由民间的考试机构来负责,各个大学各自为政,不一样的学习采取的招生措施也不相同,弹性和灵活度较大。另外,因为中国高校在招生时,政府的干涉、指导行为较多,所以高校自己手中的自主权比较有限。而美国高校在招生时含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且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相互分离,考试机构仅仅为学校提供出考生的成绩,招生机构即为学校

5、本身,学校能够依据本身发展需求和人才需要来选择学生。2.招生方法的差异中国即使采取统一文化考试为主,单独考试为辅、保送生为补充的招生系统,不过一直以来,入学考评的形式依然为文化考试的关键标准,单独考试和保送招生的方法仅限于少数高校,而且经过这两种形式来找到的学生人数也占少数,中国高校招生系统中的综合评价和选拨体系尚在建设中,还没有建立起来。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了能够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相适应,本着兼顾全局、尽可能满足学生全方位需求来进行招生。在美国招生系统中,许可并支持优异的学生跳级或是提前一年进入到大学中,同时也能够接收中途转学的其中招生,和延迟注册、滚动录用、开放录用等制度。

6、总体来讲,美国高校在招生录用时,并不将成绩当做唯一标准,而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身能力、学术造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3.教育机制和考试机制的差异中国因为考试功效异化,所以对学生来讲,考试便是学习的唯一目标,是学生来改变本身地位和命运的主要手段,全部的学习生活全部以考试为中心,造成中国教育本末倒置,原本意义中的学习考试,逐步变成了考试学习。美国的考试机制为学什么,便考什么,比如SAT和ACT考试,以课程为先,考试为后。让教学来引领考试,考试为教学服务。4.成绩侧重的差异中国招生系统一直全部尤其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方面考察,比如会考制度,能够让中国高校一直全部具有充分的学生源。不过在中国对考

7、生中学阶段等的综合考评工作中,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中国高校招生时,并没有对学生中课时期的能力、表现等给充足重视,仅仅作为一小部分的参考。在美国,招生系统除了高考成绩作为依据,同时也将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业成绩作为主要依据,不但仅为学生的日常考试、作业分数,还包含课程的选择等。美国高校在招生时,会比较重视学生的发展趋势和学习潜力,并不是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三、美国招生系统对中国的启示1.兼顾发展和稳定中国的高考制度即使含有权威性,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过伴随高等教育普及的脚步,中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中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招生制度改革成为大势所趋。所以,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改

8、革或不改革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应该怎样改革的问题。实施高考制度以后,一直全部有很多学者对高考制度进行指责,不过假如我们不实施高考制度,我们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制度呢?高考即使存在部分弊端和问题,不过假如没有高考,便会引发愈加严重的问题。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对高考制度全盘否定,而是要对其进行改革。2.兼顾招考制度和社会大系统高等招生考试不但是高等教育的门槛,同时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镜子。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考试中,在研究考试的同时要立足于考试,更不能为了考试而研究考试。考试仅仅是一个高等教育下属的子系统,所以必需要正确看待考试。3.兼顾借鉴和中国特色自中国高考制度实施以来,有很多学者全部提出照搬照抄美国等国家的招生系统。首先,我们要对这种借鉴精神给支持,不过同时我们也要理智看待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国情、发展、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部不一样于其它国家,所以假如照搬照抄,那么拿来的一定是不适合我们的。中国的招生系统改革势在必行,不过即使是改,也要改出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