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290119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二. 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牛顿第二 定律解决相关问题。2、熟练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加速度及速度之间 的关系问题。3、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在牛顿第二定律问题中的应用技巧 考点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是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在高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也 是我们分析高中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讲的分析物理 问题的三大观点之一就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从物体的受力 特点出发,结合物体的运动形式来分析物理问题,出题形式 灵活多变,即可以通过选择形式,同时也可以

2、通过大型的计 算题目的形式出现,其综合性很强,可以和匀变速运动、圆 周运动、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的运动 等具体的形式结合,难度较大,2007年上海卷第19B、第21题均是以计算形式出现,2007 年广东卷第 8题 2006 年 广东卷第 1 题、四川卷第 21 题通过选择形式考查。三. 重难点解析:1.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分析(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公式:或者友情提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应是:,或者,仅在、m、 a均取国际制单位时,k=1,公式才是,且1牛顿力(N )=1 千克米/二次方秒(

3、) 式中、 m、 a 的含义分别是: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合外力。m是指研究对象的质量,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且要 用整体法解题时, m 则是指所选所有物体的质量和。a是研究对象的运动加速度。 变形式是运动加速度的决定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 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说明加速度产生的原 因,要与加速度的定义式区别开来。是从v变化快慢来说明 加速度。 式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质量的公式,反映了质量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难易程度的内因;必须与质量的决定式严格 区别开来(是物体的密度,V是物体的体积)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则不是 一个力,此式是利用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效果来

4、量度合外力的 一种形式。只有采用国际制单位时,此式才会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应于宏观、低速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的 运动,对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则不适用。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牛顿第二定 律的思想基础。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不受外力作用时,物 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牛顿第二定律则反映了在外力 作用下物体加速度与哪些因素相关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 规律。( 2)基本特性: 牛顿第二定律,从表达式来看,虽然简洁扼要,其含义却是 广泛深远,主要有以下几点: 因果性:在式中,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加速度 则是合力作用产生的效果。 矢量性:公式是一个矢量式,合力与加速度a均为矢量,

5、 二者的方向永远相同。 同时性:合力与加速度a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瞬时对应,虽有因果关系,但无先后之分。 同体性:、 a、 m 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研究对象(物体)而 言的。分析受力情况和认定加速度时千万不可张冠李戴,错 体错位。 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每一个力都会使 物体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各力单 独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即。 相对性:式中的加速度a是物体相对地球这一惯性系而言 的。 统一性:式中的各量必须统一使用国际制(SI )单位,即 合力的单位是牛顿(N ),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kg)5加速 度a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实验性:牛顿第二

6、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可以用实验加以 验证,而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逻辑推理得到的定律,无法用实 验验证。2.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示意图。( 3)求出合力。( 4)由列式求解。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就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 合力。物体的加速度既和物体的受力相联系,又和物体的运 动情况相联系,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纽带,故用牛顿第 二定律解题,离不开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3. 控制变量法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的是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及物体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采取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先控制物体的质量不

7、变,研究a与F的关系,然后控制物体 所受的合外力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研究a、F、 m 三者间的关系。这样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取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 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 盘中放有数目不等的砝码,使两小车自静止开始在不同拉力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小车所受拉力 F 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 码和盘所受重力的大小(保证小车质量比砝码和盘的质量大 得多),小车后端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以同时控制 两小车,使两车同时运动,同时停止,分别测出两小车的位 移s和受力F的大小。据知道,在时间t相同的前提下,通 过实

8、验分析知,可见,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加速度跟作用 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或者。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按以上设计,当力 F 一定时,可以得到,或。(3)对实验方法的说明。在实验研究中,由于要同时研究一个物理量(a )跟两个 物理量(F和m)之间的关系,为了简单起见,教材采取了 先保持 m 一定,研究 a 与 F 的关系;再保持 F 一定,研究 a 与 m 的关系;最后用数学的方法,把实验得出的 a 与 F 的 关系及 a 跟 m 的关系综合起来,找出 a 跟 F 和 m 的关系。在观察、理解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时要注意:a. 砝码(及盘)跟小车相比质量很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9、可 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b. 实验是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数目来改变绳对小车的拉力 大小的。c. 研究对象小车的加速度 a 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 线运动的公式的变形来推算的,在 t 相同时,通过比较 s 的 大小来比较 a 的大小。d. 由于实验中系统误差较大,只能大致看出 a 与 F、 m 的关 系,但科学家们已经做过许多精确的实验。精确的实验表明,【典型例题】问题 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与物体的运动关系 问题:例 1.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由 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 逐渐减小到零(物体不停止),那么,在水平推力减小到零 的过程

10、中A.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B.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变式 1、例 2. 如下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O 点并 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 以运动到 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定,则A. 物体从A到0先加速后减速B. 物体从A到0加速,从0到B减速C. 物体运动到 0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 A变式 2、例 3. 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桌面上的轻弹簧上面放一重 物,现用手往下压重物,然后突然松手,在重

11、物脱离弹簧之 前,重物的运动为A. 先加速,后减速B. 先加速,后匀速C. 一直加速D. 一直减速答案:A问题 2: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问题:例 4. 2003 年 10 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标志着 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第三个实现 “飞天”梦想的国家,在某一次火箭发射实验中,若该火箭(连 同装载物)的质量,启动后获得的推动力恒为,火箭发射塔 高,不计火箭质量的变化和空气的阻力。(取) 求:(1)该火箭启动后获得的加速度。(2)该火箭启动后脱离发射塔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实 际中的应用,首先应对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因火

12、箭发射在竖 直方向上,一定不要漏掉重力,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火 箭加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时间。1)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 )设火箭在发射塔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答案:(1)(2)例 5. 如图(1)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 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 球的质量为1kg。( g取,)( 1)(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解析:小球与车厢相对静止,有相同的运动情况。小球受重 力和细线的拉力作用,求出它们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 加速度。对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图( 2)所示。( 2)( 1)球所受

13、的合外力对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球的加速度为: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车厢可能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也可能水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由图(2)可得,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答案:(1 )( 2 ) 12.5N例6.如图(1 )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折杆zA二,B端固 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若小车向右的加速度为a,则AB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为()( 1)A. 当时,方向沿AB杆B. 当时,方向沿AB杆C. 无论a取何值,F都等于,方向都沿AB杆D. 无论a取何值,F都等于,方向不一定沿AB杆 解析: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 2)所示,当 时小球平衡,故,竖直向上,故A选项错误,分解

14、如图,则 时,故,沿杆方向,当时不沿杆AB,但。( 2)答案: B、D问题 3:整体法和隔离法在牛顿第二定律问题中的应用:例 7. 一根质量为 M 的木杆,上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 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猴,如图(1 )所示,若把细线突然 剪断,小猴沿杆上爬,并保持与地面的高度不变,求此时木 杆下落的加速度。( 1 ) ( 2 )解析:解法一:隔离法:木杆与小猴的受力如图( 2)甲、 乙所示,木杆受到自身重力 Mg 与小猴给木杆向下的静摩擦 力,小猴受到自身的重力mg与木杆对它的向上的静摩擦力, 在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小猴:,对木杆:。由牛顿第三定律有:,.由三式可得:。解法二:整

15、体法,以木杆与小猴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 只受重力和mg作用,如图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 对整体可有:。又因小猴相对地面静止,故其对地加速度:,上面的式可 变为:,.o显然,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答案完全相同。答案:木杆下落的加速度为。变式:(2004 年全国卷)19. 如图,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 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 的 2 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 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B. C.D.答案:C对于猫和木板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隔离猫,则,隔离木板,由牛顿第三定律联立,C对。【模拟试题】1A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 力F的作用而加速运动,则在运动中加速度a的大小A. 和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B. 和物体的质量无关C. 和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D. 和外力 F 成正比2A 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 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 a-F 关系可用图中的哪个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 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