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289780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容解释不清晰的成语形容神情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神情的成语31个成语解释:傲睨:高傲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协商。” 成语解释:变、易:转变。色、容:脸色、表情。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 成语解释: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例句:襄公把个盟主捏在掌中,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着一肚子气,不免疾言遽色。(明冯梦龙东周

2、列国志第三.回) 成语解释: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服从的神情。形容驯良、服从。 例句:就是钩头耸背,低眉顺眼,一副死板板的脸相的所谓“好孩子”。(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 成语解释:形容强横或凶狠的神情。成语解释: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特别严峻。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例句:黛玉见他说的严肃,又且正颜厉色,只当是真事,因问:“什么事?”(红楼梦第十九回)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怀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例句:他突然把个乐正子又

3、请出来,说的活敏捷现,倒也有个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 成语解释: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状况下镇静镇静,不慌不乱。 例句:施天福坦率地凝视郑胜利,泰然自若地摇头。(华而实汉衣冠三) 成语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峻。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例句:他对人总是温柔耐心,从不疾言厉色。 成语解释:心里焦急,脸色难看。形容特别着急的神情。 例句:她把气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脸的呀!(老舍离婚六) 成语解释: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成语解释: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

4、陋,神情狡滑。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例句: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庄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成语解释: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成语出处:乐府群珠无名氏金字经:“短叹长吁三两声。” 例句: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 ,五千遍捣枕槌床。(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折)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怀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例句:他把那个的的模样说得活龙活现。 成语解释:自

5、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冷静。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例句:裘副主委一个个听汇报,手在小本子上作记录。现在他神色自若,脸上已一点也没有不自然的神情了。(徐迟真迹) 成语解释:神:精神;意:心愿;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成语解释:形容沮丧的神情。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例句:欧阳业在他挟持之下,状似木鸡,嗒然

6、若丧。(梁羽生牧野流星第五十四回) 成语解释: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苦痛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例句:偶抱恙,抱闲泄子诊视,虽云鬓蓬松,而意态幽闲,大有楚楚可怜之致。(清许豫白门新柳记补礼喜龄) 成语解释:缩着肩膀,低着眉头。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 成语出处:抱朴子逸民:“虽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胁肩低眉,谄媚权右。” 成语解释: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成语解释:怏怏:形容不满足的神

7、情。心中郁闷,很不愉快。 成语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例句:种怏怏不乐,然犹未深信其言,叹曰:“少伯何虑之过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 成语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高傲态度。 成语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例句:他颐指气使,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成语解释: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惦念。成语解释: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

8、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例句: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鬼鬼祟祟。成语解释: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敏捷或神情呆滞。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 例句:怡红院里的人吓的一个个象木雕泥塑一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成语解释:正:严正;厉:严峻,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特别严峻。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例句:黛玉见他说的严肃,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 成语解释: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刚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严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成语解释: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傲慢得意的神情。 成语出处: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例句: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唐李白走笔独孤附马诗) 成语解释:面目惨白。原比方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非常可怕的神情。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