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288359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二届心上的中国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试题题库答案+100(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广义的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主体有创见有意义的思维活动每个正常人都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狭义的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发明创造、提出新的假说、创见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概念等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是少数人才有的创造思维的性质。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

2、理活动。创造思维的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1.新颖性。创造思维贵在创新或在思路的选择上、或在思考的技巧上、或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2.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既需要分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是没有现成答案的。3.独创性。即超越固定认知模式以逻辑与非逻辑的思维巧妙结合得出新论。它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征。4.深刻性。指思考问题的深度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幽发微把握事物发展 的方向与趋势。它表现在深入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实

3、质。5.反向性。就是倒过来思考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维寻找突破的新途径6.发散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有三个特征:流畅,变通与独特。7.综合性。详尽地占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及相关知识运用智慧杂交优势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发挥思维统摄作用深入分析、把握特点、找出规律、创造出新成果。1.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2.形象思维;3.直觉思维;4.灵感思维;5.发散思维;26.收敛思维;7.分合思维;8.逆向思维;9.联想思维。创造思维是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不仅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

4、展科技文化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明与创造层出不穷主要源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从宏观上讲创造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从微观上讲创造是衡量一个人才华高低、能力大小的尺度。创造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因此培养创造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思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尤其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创新

5、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人的思维空前活跃的时代是创造型思维发展的黄金期。就目前看来我国大多数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思维的发展非但没有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训练而且抑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一项对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研究显示中学生创造思维水平总体向前发展但水平较低。初中阶段创造思维水平随年龄增长有显著提高但到高中阶段有所下降高二年级降到最低水平高三虽有回升但仍没有超过初三时的水平。同时据报告分析知识基础对个体创造性的影响作用不仅仅在于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质的好坏。合理、开放、系统、灵活的知识结构将有助于创造而无序

6、、堆积、僵化、保守的知识将阻塞创造潜能的发挥。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本该是风华正茂、思维活跃的群体为什么仅仅是在处理日常问题、基础知识、生活常识上优于初中阶段而在创造思维方面却没有发展甚至降低了呢我们的学校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孩子一入学就一头扎进分数里。所谓“不输在起跑线上”3无非是要在分数上领先。教育实质就是应试训练学校成了考试培训基地。如果说小学、初中学生还可以喘口气的话一进高中高考的利剑悬在头顶就开始“誓师”“决战”了到了高三更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了。史上最牛的高三励志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我们所标榜的状元清华、北大就是这样诞生的。而学生的学习兴

7、趣、创造潜能也就在这样的“决战”中消失殆尽全军覆没了。创造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1展开“幻想”的翅膀2培养发散思维3发展直觉思维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一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紧扣“提问”的科学性进行积极地开导2.善抓“提问”的客观性加强理性点拨3.深挖“提问”的创造性注意技能方法

8、的指导。二转换程式活跃气氛营造激活创造意识的积极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挂 图、有关资料等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在教学中可以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2.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4.扩大信息输入的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教改自创新的教育路子以创造教育为主轴带动4创造教学的研究与投入。具体为1.打破思维定势创设悖逆情境2.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3.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迸发。简而言之创造思维就是脱离巢臼、开辟新路的思维方式。而这是要经过大量、反复、深入的思考之后才能豁然开朗、获得顿悟的。要学会和掌握创造性思维方式人们必须自觉地培养和训练逐步具备良好的思维功底和思维品质。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才能“厚积薄发”。必须敢为人先勇于实践不怕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汲取营养才能获得灵感实现思维的飞跃不断产生新观点、新办法创造出新成果。如此才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创造者。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