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287385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练案32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1(2018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理科综合模拟)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要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C该生态系统肯定没有分解者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错误。2(2018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期期末)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2、)A“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的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孩虫。”描述了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解析“毋覆巢,毋杀孩虫。”指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和过度捕杀,并非为了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3(2017南京模拟)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如果能

3、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含多少能量(A)A550kJ B500 kJC400 kJ D100 kJ解析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10%)250(kJ),即丙含50050550(kJ)的能量。4(2017南昌质检)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 (A)解析解题时要以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为循环途径为突破口,还要注意各选项中的箭头方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由于生产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生

4、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通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氧化无机物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样无机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流经各级消费者,最后被分解者分解,又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5(2017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这个事实可以说明(C)A通过一个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B通过一个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种内互助C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选择,有利于生物的进化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营养级能量之和解析通过一个食物

5、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A、B错误;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这说明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选择,有利于生物的进化,C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D错误。6(2017山西临汾一中月考)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存在硫细菌,该细菌能利用氧化硫化物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生活在热泉附近的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硫细菌为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硫细菌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B直接或间接以硫细菌为食的生物都属于分解者C能量能随着硫元素的循环而被生态系统循

6、环利用D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解析硫细菌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最低营养级,A错误;硫细菌为生产者,因此直接或间接以硫细菌为食的生物都属于消费者,B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错误;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D正确。7(2017云南、四川、贵州百校大联考)下图为某池塘的食物网及部分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鲈鱼B该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该食物网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9%D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算出太阳鱼呼吸作

7、用消耗的能量值解析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鲈鱼都是处于最高营养级,A正确;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图中所示生物没有分解者,B错误;该食物网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42003780)/41920100%19%,C正确;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太阳鱼的同化量太阳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中只显示出各营养级的同化量,无法计算出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正确。8(2017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B

8、兔子产生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于草的同化量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解析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A错误;兔子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兔子和狐狸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所有狼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少于所有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D错误。9(2017江苏启东中学第一次月考)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9、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A)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共同进化解析物质循环发生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A符合题意;蔗蟾和袋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而能量沿食物链流动,B不符合题意;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可以发生在蔗蟾和袋鼬之间,C不符合题意;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不符合题意。10下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D)A“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B模式图中不应有“池塘”的箭头C鱼是次级消费者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解析“

10、桑”代表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A错误;该池塘水体中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模式图中应有“池塘”的箭头,B错误;图中显示鱼以蚕粪为食,是初级消费者,C错误;该生态农业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1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解析图中A为大气中CO2库,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图中生产者、B构成了一条食物链,A错误;、分别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大力增强

11、过程可以减少大气中CO2量,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为消费者的摄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C错误;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不能加强过程,D错误。12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D)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解析图甲所示为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错误;环境条件适宜时群落才可演替为森林,B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大

12、都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化学能(蔬菜、粮食等),C错误;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是生产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B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成分,D正确。二、填空题13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过程表示_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D、B_(用字母表示)。(2)图甲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含碳有机物_、_CO2_。(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负反馈(反馈)_调节,说明生态

13、系统具有_自我调节_能力。(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2.46108_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2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解析(1)由图甲可知,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2)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物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3)蛇的数量减少,导致蟾蜍因缺少天

14、敌而增加,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又逐渐趋于稳定,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4)(6.81091.310820%)(20%)22.46108(kJ)。(5)改变前:1kg蛇消耗草为3/4(20%)31/4(20%)2100(kg);改变后:1kg蛇消耗草为1/4(20%)33/4(20%)250(kg),所以改变后与改变前相比节余的50kg草可流向人,故人比原来增重了5020%20%2(kg)。14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对比研究了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甲图),图乙表示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能量流经F营养级的示意图(a、b、c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1)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捕食与寄生_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2)图乙中缺少的箭头是_CA_(用图中字母表示)。(3)图甲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对应图乙的_C_成分(填字母)。(4)图丙中能量b用于_F的生长发育和繁殖_。(5)若被F摄入的能量为m kJ,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 kJ,c1中的能量为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