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2784359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财财政)学:原原理与模型第11章 税税收的转嫁与与归宿第112节 税收转嫁嫁与归宿:局局部均衡分析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是假定其他市市场一切条件件不变的情况况下,研究税税收对于某一一特定市场供供需变化的影影响。1121 供求弹性性对税收转嫁嫁与归宿的影影响 (1)供给弹弹性对税收转转嫁与归宿的的影响供给弹性,是指指商品或生产产要素的供给给量对于市场场价格升降所所作出的反映映程度。供给弹性的强弱弱,可以分为为四种情形:供给完全无弹性性,供给弹性性较小,供给给弹性较大,供供给完全有弹弹性。现分别用四个图图反映当政府府征税时供给给弹性变化的的四种情形。其其中代表价格格,代表供给给,代表需求求。

2、供给弹性性由弱到强,在在图形上表现现为曲线的斜斜率变化。斜率越大,表示示供给越缺乏乏弹性,越容容易向后转嫁嫁;斜率越小小,越容易向前转嫁。图111 供给完全无无弹性(弹性)时的税税收转嫁:全全部Backkward图111表示示供给完全无无弹性,供给给曲线与横轴轴垂直。与相交于正,形形成均衡价格格和均衡数量量,无论需求求曲线向下变变化多少,其其均衡数量一一直为。因为为政府征税之之后,价格会会发生变化,但但生产量不变变。这说明在在供给根本没没弹性的时候候,税收会全全部向后转移移或不能转嫁嫁,而由生产产要素的提供供者或生产者者承担。图112 供给完全有有弹性时的税税收转嫁:全全部Forwward 图

3、1112表示供供给完全有弹弹性。供给曲曲线是一条与与横轴平行的的线,表示供供给完全有弹弹性。税前税税后的价格差差额等于和垂直距离,即即等于政府征征税的数额。这这说明,在供供给完全有弹弹性的情况下下,税收会全全部通过涨价价形式向前转转嫁给购买者者。图113 供给弹性较较小时的税收收转嫁:大部部Backwward图113表示示供给弹性较较小。税前价价格为,税后后价格为,税税前产量为,税税后产量下降降到,但总体体来说,是,这这表明生产量量的减少幅度度小于价格相相对下降的幅幅度。所以税税收不易向前前转嫁,而向向后转嫁的可可能性较大。图114 供给弹性较较大时的税收收转嫁:大部部Forwaard图114

4、表示示供给弹性较较大。政府征征税后,因价价格不能相应应提高而造成成相对价格下下降,征税前前后的价格差差额为,产量量变化额为,但但。这说明,在在供给弹性较较大的情况下下,生产量减减少的幅度大大于价格相对对下降的幅度度,所以税收收易于向前转转嫁。 (2)需求弹弹性对税收转转嫁与归宿的的影响 所谓需需求弹性,是是指商品或生生产要素的需需求量对于市市场价格升降降所作出的反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强弱弱,也可分为为四种情形:需求完全无弹性性,需求弹性性较小,需求求弹性较大,需需求完全有弹弹性。现分别用四个图图来反映当政政府征税时需需求弹性变化化的四种情形形。仍以代表表价格,代表表供给,代表表需求。需求求弹性

5、不同,对对政府征税的的反应也不一一。总体来说,斜率率越大,表示示需求越缺乏乏弹性,越容容易向前转嫁嫁;斜率越小小,表示需求求越富有弹性性,越容易向向后转嫁。图115 需求完全无无弹性(弹性)时的税税收转嫁:全全部Forwward图115表示示需求完全无无弹性。需求求曲线与横轴轴垂直,政府府征税后,商商品或生产要要素价格提高高的数额与所所征税额一样样。税前税后后价格发生变变化,但购买买量不受影响响。由此说明明,在需求根根本没弹性的的情况下,税税收完全可以以向前转嫁,即即转嫁给购买买者。图116 需求完全有有弹性时的税税收转嫁:全全部Backkward图116表示示需求完全有有弹性。需求求曲线是一

6、条条与横轴平行行的线。政府府征税后,供供给曲线向上上移动,与在在相交,均衡衡价格仍为,但但均衡数量却却减少至。这这表明,纳税税人不能通过过提高价格的的方式向前转转嫁,而只能能向后转嫁。图117 需求弹性较较小时的税收收转嫁:大部部Forwaard;小部部Backwward图117表示示需求弹性较较小。需求曲曲线较为陡峭峭,斜率大。政政府征税后,价价格上升。税税前税后价格格差为,销售售量差为,但但,由此说明明,当需求弹弹性在与的范围内变变化时,销售售量的减少幅幅度小于价格格提高的幅度度,所以税收收会向前转嫁嫁,即向购买买者转嫁。图118 需求弹性较较大时的税收收转嫁:大部部Backwward;小

7、小部Forwward图118表示示需求弹性较较大。需求曲曲线较为平坦坦,斜率小。当当政府征税时时,价格上升升到。税前税税后的价格差差为,销售量量差为,但。由此说说明,销售量量减少幅度大大于价格提高高的幅度,税税收向前转嫁嫁困难,只能能更多地向后后转嫁。供求弹性的力量量对比最终决决定了税收转转嫁情况:如果供给弹性大大于需求弹性性,则向前转转嫁的成分多多一些,反之之,向后转嫁嫁的成分大一一些。其实,供供求双方的税税收负担率与与供求曲线的的斜率之间有有密切的关系系。如图119所所示,纵、横横轴分别表示示价格和产量量,征税前,需需求曲线与供供给曲线在点点相交。若对对供给者征税税,供给曲线线会向左上方方

8、移动;若对对需求者征税税,需求曲线线会向左下方方移动。图119 供求双方税税收负担率与与供求曲线斜斜率之间的关关系图中:需求者的税收负负担是;供给者的税收负负担是;需求者税收负担担与供给者税税收负担之比比为分子、分母均除除以征税前后后产量的变化化数额,则有有:这正是需求曲线线斜率与供给给曲线斜率之之比。由此可可见:需求方的税收负负担与供给方方的税收负担担之比恰好等等于需求曲线线斜率与供给给曲线斜率之之比。1122 商品课税税归宿的局部部均衡分析 (1)从量税税情况下商品品课税的归宿宿假设政府从量计计征的税以购购买者为纳税税人,如图11110所所示。在没有有征税时,均均衡产量为,均均衡价格为。图

9、1110 从量税情情况下商品课课税的归宿由于对购买者征征收了额度为为的税款,税税后需求曲线线与供给曲线线在新的均衡衡点相交,这这时购买者面面对的价格为为,生产者面面临的价格水水平从下降至至,均衡产量量由减少至。而成为购买买者支付的价价格和生产者者实际得到的的价格之间的的差额。从量量税效应就是是把消费者所所支付的价格格从提高到,使生生产者得到的的价格从下降降到,并使产产量下降到,使使政府得到了了的税收收入入。这部分税税收是由生产产者和购买者者共同负担的的,由于课税税商品的供给给弹性和需求求弹性大体一一致,所以生生产者和购买买者各负担一一半左右。 (2)从价税税情况下商品品课税的归宿宿在从价税的情

10、况况下,商品的的价格成为税税额大小的一一个决定因素素,价格越高高,缴纳的税税款越多。图1111 从价税情情况下商品课课税的归宿如图11111所示,在政政府征税后需需求曲线由变变成。和间的差额就就是缴纳的税税。政府所得得到的税收收收入为。这部部分税收由生生产者和购买买者共同负担担,负担的比比例会因线斜斜率的变化而而有所变化。 上述分分析表明:政政府对商品的的课税,不论论以谁为法定定纳税人,也也不论采取何何种形式,税税负由谁来负负担仍然由供供求弹性来决决定。1123 要素收入入课税归宿的的局部均衡分分析(1)工资收入入课税的归宿宿以劳动者的工资资收入为课税税对象的所得得税,其税负负的转嫁和归归宿情

11、形取决决于劳动力这这一生产要素素的供给弹性性和需求弹性性的力量对比比。如果劳动力的供供给弹性大于于需求弹性,那那么,劳动者者处于有利的的地位,生产产者则处于不不利的地位,政政府所征税收收将大部分向向前转嫁落在在生产者身上上;如果劳动力的供供给弹性小于于需求弹性,那那么,生产者者处于有利的的地位,劳动动者处于不利利的地位,政政府所征税收收将大部分不不能转嫁,而而落在劳动者者的身上。图1112 劳动力的的供给弹性大大于需求弹性性时工资税的的归宿图1112揭揭示了劳动力力供给弹性大大于需求弹性性时工资收入入课税的归宿宿情况。在图中,劳动力力的供给曲线线较为平坦,表表示其弹性较较大。劳动力力的需求曲线

12、线较为陡峭,表表示其弹性较较小。政府征税之前,和在点相交,由此决定了税前工资率为,劳动时数为。政府对工资收入入征税后,劳劳动者因净工工资率的下降降而反应强烈烈,其劳动时时数减少的幅幅度大于净工工资率相对下下降的幅度。劳劳动力的供给给曲线由向左左侧旋转至,与与劳动力需求求曲线在点相交,由由此决定税后后生产者支付付的工资率由由增加至,劳动动者实际得到到的净工资率率由减少至,劳动动时数因此由由减少至。和之间的差额额即为政府的的税收,但。这说明,在劳动动力供给弹性性大于需求弹弹性的情况下下,工资收入入的课税将绝绝大部分向前前转嫁给生产产者负担。图1113 劳动力的的供给弹性小小于需求弹性性时工资税的的

13、归宿(注:该图示,不不准确!)图1113揭揭示了劳动力力供给弹性小小于需求弹性性时工资收入入课税的归宿宿情况。在图中,劳动力力的供给曲线线S较为陡峭峭,表示其弹弹性较小。劳劳动力的需求求曲线D则较较为平坦,表表示其弹性较较大。政府征征税之前,交交点为D和SS的相交点,由由此决定的税税前工资率为为W,劳动时时数为L。政府对工资收入入征税后,劳劳动者对净工工资率的下降降反应较弱,其其劳动时数减减少的幅度小小于净工资率率相对下降的的幅度。但生生产者对劳动动者通过减少少劳动时数而而施加的增加加工资的压力力反应强烈,劳劳动力需求曲曲线D向内旋旋转至,与供供给曲线S相相交于新的均均衡点,由此此决定税后生生

14、产者支付的的工资率由WW增加至,劳劳动者实际得得到的净工资资率由W减少少至,劳动时时数因之由LL减少至。与之间的差额额即为政府的的税收,但。这说明,在劳动动力供给弹性性小于需求弹弹性的情况下下,工资收入入的课税将大大部分不能转转嫁,而由劳劳动者自己负负担。 (2)利润(利息)收入入课税的归宿宿以资本所有者的的利润(利息息)收人为课课税对象的所所得税,其税税负的转嫁与与归宿情形取取决于资本这这一生产要素素的供给弹性性和需求弹性性的力量对比比。如果资本的供给给弹性大于需需求弹性,那那么,资本所所有者处于有有利地位,生生产者处于不不利地位,政政府所征税收收将大部分向向前转嫁,落落在生产者的的身上;如果果资本的供给给弹性小于需需求弹性,那那么,资本所所有者处于不不利地位,生生产者处于较较有利地位,政政府所征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