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278253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制教育讲话稿范文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正值花季,你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 生活常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理解、 尊重和赞扬,以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 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 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有些现象,以前在我们学校也 曾经发生过,比如:有的同学在我们学校上学的时候,不遵守纪律, 不听老师的教育,爱小偷小摸,小到拿别人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大 到偷钱、截钱、偷自行车等等,还有的同学爱打架,总之在他们小小 的年纪,就已经有了许多劣迹。当他们走出我们的校园,或早或晚, 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

2、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中就有一名学生在 监狱被管制了几年,还有的犯罪情节更加严重被判处了几年徒刑, 有 的现在还在监狱里服刑。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 其实他们就是在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 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全校师生的高度重视。 而法律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说,是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发展、社会发 展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法 制越来越重要的也成为一个人成长所必须掌握的武器,你们今后要立足社会,谋求发展,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的学生,

3、使我们的孩子要变坏真是太容易 了,比如网吧,对你们的成长就极为不利,你们也知道有多少 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犯罪啊,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一起来学习有 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直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一、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 学生守则。它是规范学生们行为,提高学生们素质的最好的教材,如果能 完完全全按照守则和规范来做,就一定是一位好的学生。就 一定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大有用处的栋梁之材。二、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道路安全交通法。我们大家要知道,法律是一把双刃剑,他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 行为,不能跨越法

4、律一步,不能违法。同时也是我们保护伞,法律也 是武器,它可以保护我们,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所以我们 认真学习法律,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三、各班要召开一次讨论会。会后,各班要以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为契机, 就在这次报告会 中受到的启迪、教育、以及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展开一次讨论会。认 真落实报告的精神,并结合有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展开讨论, 从而不 断懂得少年儿童应从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 力,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纠正,要不断增强道德法制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四、通过这次法制报告会以及各班的法制讨论会, 或自己搜集 到的材料,每位学生至

5、少写一篇有关法律知识的文章,或体会文章。以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提高, 并且借助写、说来提高 对法律知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然后,挑选写得好的文章办一期法 制手抄报或“法制园地”专栏,也可以办“法制之窗”来广泛宣传法 律知识,使之深入人心。五、各班举办一次以“法律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唤起每位同学的法律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法 律无处不在、法律无时不在,遵法、守法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生活中的我们无论校内、校外都应遵法、守法,既避免 伤害别人,又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六、各班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通过法律知识竞赛,了解法律的神圣和威严,增强做一个“守 法小公民”的意识,用法律之剑去和不良现象作斗争,使学法、守法、 用法成为学生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总之,作为学生,学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1、学法、懂法、守法、不违法、不犯法。2、知法、用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学生 一同举起生命的盾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 的小公民,依靠法律这把双刃剑,平安、健康、茁壮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