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27675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音--2015年-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摇篮曲第一学时教学内容:1、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2、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教学目的: 1、领略摇篮曲意境、体验深深母爱、父爱,懂得感恩。感悟艺术真谛。 、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她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体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教学重难点: 1、体验摇篮曲体现的内容与情感。 、声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摇篮曲。 、摇篮曲情绪和风格的把握。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1、导入新课:简介舒伯特的家乡导言:同窗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种美丽的音乐都市去看一看,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理解

2、维也纳及金色大厅。二、自主学习,保持爱好 1、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师:在维出纳,诞生了诸多出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理解其中一位出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读一读,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究竟。三、学习歌曲,感受体验: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她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

3、头昏脑,但她身无分文。她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她到处张望,但愿能看见一种朋友,她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她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她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后来,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来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

4、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师小结: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妈妈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氛围。曲调安静、徐缓、优美,布满妈妈对孩子将来的热诚的祝愿。 、学生再次聆听,跟琴用“恩”轻唱歌谱。 5、听唱法学唱歌曲 、整体随琴听唱 师: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当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呢?演唱时妈妈的心情如何? b、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 对比演唱带附点和不带附点的不同,感受摇篮“摇荡的的感觉”,引导唱好附点节奏。学生可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

5、觉。 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体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祥。 c、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摇篮曲,感受躺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妈妈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妈妈,感受、体会一下,用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演唱这首摇篮曲。学生表演:学生上台表演,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四、品味亲情,回报感恩 师:听了同窗们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付出了许多。妈妈的恩情象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我们要感谢

6、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如何体现对妈妈感谢的?学生用简短的话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五、课堂小结,回味母爱师小结:在妈妈的庇护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妈妈,回报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唱着音乐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吧!教学反思:第二学时教学内容: 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摇篮曲的音乐特性。 、结识摇篮曲,在对它的倾听中培养学生热爱妈妈、热爱生活情感。 教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倾听,理解摇篮曲的特性。 教学难点: 学生对摇篮曲的结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爱好及发明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钢琴、音像设备、歌词(学生人

7、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基本训练 2、学生演唱快乐的梦 二、 导入 我们学了这首歌曲,同窗们唱了后来让教师很满意(已有感受),教师在教过这首歌曲后,感觉同窗们唱得特别象一种音乐体裁,为了让同窗们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请同窗们听勃拉姆斯摇篮曲 三、新授 1、多首摇篮曲器乐作品让学生倾听,感受它的美。 爱尔兰摇篮曲 摇篮曲(福瑞) 摇篮曲1 T LULLAB 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这些作品的体现手段。 2、不同的声乐作品摇篮曲的欣赏。 约瑟兰摇篮曲法国 戈达德 日本摇篮曲 广岛 东北民歌摇篮曲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作品形式的多样性。 3、学生根据听赏,刊登自己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个人印

8、象。 4、小结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体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乐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 四、让学生在爱好中,带着对摇篮曲新的感受有感情的演唱勃拉姆斯摇篮曲。五、作业 1、运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方式收集摇篮曲作品,在后来的课堂中呈现。2、学生创作自己的摇篮曲,给教师哼唱,教师乐意帮学生记歌谱让学生收藏,让她们享有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第三学时教学内容: 教学汪玲、杨存德所作歌曲摇篮曲教学目的: 、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摇篮曲。 、通过学唱摇篮曲,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感悟到妈妈对孩子诚挚的

9、爱,真正理解“爱”的意义。 3、通过学习,协助学生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教学重点: 1、学会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2、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爱的传递、对音乐美的感悟。教学难点: 、歌曲摇篮曲中附点音符的唱法及结束句的唱法。 2、理解“大爱”的意义,学会爱惜、感恩、更富爱心。 3 感受86拍子的节奏动感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摇篮摇,美美入课堂: 1、学生在摇篮曲的伴奏音乐中走进教室。 2、师摇起摇篮,唱起摇啊摇,让生安静,引入游戏。 3、游戏一:我做动作你来猜!三个动作:风儿吹、微微笑、哄宝宝。 、游戏二:人们一起来模仿!在摇篮曲伴奏音乐中,配上动作简朴律动。二

10、、摇篮摇,妈妈微微笑: 、过渡语:孩子们,摇篮虽小,但它承载着妈妈多少的盼望啊?抽生简介摇篮。 、抽生摇摇篮,师及时评价。 3、节奏练习,附点节奏指引。 摇 啊 摇 啊 |摇啊 摇.| X X X X | X X .|。 4、跟琴分乐句,用“u”模唱摇篮曲。三、摇篮摇,宝贝唱歌谣:1、过渡语:孩子们,摇着摇着,一首首恬静的摇篮曲诞生了。今天,我们来感受同样很美的一首歌,歌名就叫?(出示课题)生齐读:摇篮曲。它由张友珊作词,汪玲、杨存德共同作曲。它是诸多摇篮曲中的一小点,就像一扇音乐小窗,就像音乐大世界中一只小小的摇篮。(课件出示摇篮曲歌谱) 、教师范唱,学生安静聆听。听后说说感受。(亲切、温柔

11、、恬静) 3、学生自学有节奏地读歌词,并分组读一读。 、学唱歌词: 学唱第一段歌词: 听唱法,分乐句跟“师”学唱,再完整学唱。 学唱第二段歌词: 听唱法,分乐句跟“琴”学唱,再完整学唱。 学唱结束句: 先学曲谱,再唱歌词,注意渐慢、渐弱的解决。 完整跟琴唱歌词,男女生分段唱。困难句请小教师协助解决。 5、歌曲解决: 再次安静听范唱,讨论怎么样唱更美。 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抽生交流) 带着甜美的微笑,带着对妈妈的感恩,集体深情演唱歌曲,自然加入动作。四、拓展 1、交流并感受祖国妈妈这只大摇篮的“大爱无疆”。 、再次唱起摇篮曲,传递爱。3、学生在摇篮曲伴奏音乐中走出教室。五、课堂小结同窗们,愿你们学会爱惜,学会感恩,把爱心传到我们歌声飘过的每一种地方,祝你们在祖国妈妈的摇篮里幸福成长!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