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276519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编 制:校 对:审 核:批 准:重庆川东船舶重工质量保证部中间产品成品化检验规程1 推行中间产品成品化的目的不断深化生产设计,大力推进精度造船,有效缩短船台、码头的建造和舾装周期;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数据管理为基础,推行中间产品成品化,实行壳、舾、涂一体化,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大力提高生产效率、造船效益和国际市场的竟争力。2 提高交验的覆盖率和检验的准确率,以数据管理为基础,推行中间产品成品化,若产品未经检验转入下道工序,按公司相关质量管理文件的规定,予以处罚,若转入下道工序产品为不合格,将予以加倍处罚。3 内场下料及检验

2、3.1 钢材在进入生产线前应进行表面质量检查,核对材料的规格、牌号,以及材料入厂检验编号。板、型材在投料前应当进行矫平、矫直,并满足工艺技术文件及相关标准的要求。3.2 对主要的构件应做好其材质、材料入厂检验编号和厚度的记录,并做好相关标识,确保具有可追朔性。3.3 检查划线尺寸(长度、宽度、对角线及曲线外形偏差)、角度偏差,加工符号、代号及工艺符号的标注。3.4 切割(气割、剪切)及加工后,检查/抽查其切割精度和形状尺寸。3.5 切割(气割、剪切)及加工后,主要检验部位及尺寸:3.5.1切割后检验:1)气割表面粗糙度及气割缺陷(缺口);2)气割尺寸偏差:a)板边缘直线度;b)坡口面尺寸偏差;

3、c)构件尺寸偏差。3.5.2剪切后检验:1)构件长度、宽度尺寸偏差;2)面板宽度及肋板高度尺寸偏差;3)边缘直线度及曲线边缘偏差。3.5.3刨铣边后检验:1)边缘直线度偏差;2)坡口面角度偏差。3.5.4折边后检验:1)折边宽度偏差;2)折边腹板高度(主要件/次要件)偏差;3)折边角度偏差;4)折边方向及腹板方向直线度偏差。3.5.5槽形板及波形板加工检验:1)槽形板槽的宽度、高度偏差,以及槽的直线度偏差;2)波形板的波高及波形间距偏差。3.5.6型材、桁材弯曲加工后检验:1)型材局部弯曲偏差;2)型材角度变形偏差;3)桁材弯曲偏差;4)桁材面板倾斜度及面板角变形偏差。3.5.7外板弯曲加工后

4、检验:1)单曲度板:a)曲面与样板空隙;b)三角样板检验线的直线度;2)单曲度板:a)肋位方向与样箱的空隙;b)长度方向与样箱的空隙。3.6 对构件自由边打磨,一般部位倒圆角半径R为1.01.5,特涂部位倒圆角半径R大于2.0。3.7 切割及加工后的精度和形状尺寸偏差,应符合工艺技术文件及CB/T4000-2005标准中标准范围的要求。4 拼板和部件的制造及检验4.1 零(部)件在进入建造施工前,施工(操作)人员应加强上一工序零(部)件的复检(材质、外形尺寸、外观质量等),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如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返修(或修补)或退上一工序返工(或下料)合格后,再进行施工。废/返所产生的

5、工时(费用)按公司相关程序/文件规定执行。4.2 检查零件安装位置划线尺寸(长度、宽度、对角线及肋距偏差及检验线)、角度偏差,以及加工符号、代号及工艺符号的标注。4.3 拼板和部件装配完工,并经自检合格后,按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向专职检验员提交检验,检查装配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坡口、间隙、错边以及外形尺寸等,并注意工艺要求的收缩余量设置),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4.4 拼板和部件焊接完后,经修补、打磨及矫正,自检合格后,按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向专职检验员提交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转入下一工序施工或转移出生产处所。4.5 对构件自由边的打磨,一般部位倒圆角半径为R=1.01.5,特涂部位倒圆

6、角半径为R大于2.0。4.6 拼板和部件装、焊的形状尺寸偏差及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施工工艺文件及CB/T4000-2005标准中标准范围的要求。5 平面(及立体)分段的制造及检验5.1 检查胎架制作强度及精度。5.2 检查部件安装位置线、检验线划线(长度、宽度、对角线及肋距偏差、合拢基准线的准确性)及角度偏差,以及相关标识、代号的标注。5.3 部件在进入分段建造施工前,施工(操作)人员应加强上一工序拼板和部件的复检(材质标识、几何尺寸、变形及外观质量等),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如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返修(或修补)或退回上一工序返工(或下料)合格后,再进行施工。由废/返所产生的工时(费用)按

7、公司相关程序/文件规定执行。5.4 分段装配完工,并经自检合格后,按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向专职检验员提交检验,检查装配的完整性,以及正确性(坡口、间隙、错边以及外形尺寸、分段内结构接头装配精度等),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5.4.1平面与曲面分段测量:分段宽度、分段长度、分段正方度以及分段扭曲度;5.4.2平面与曲面立体分段测量:分段宽度、分段长度、分段正方度、以及分段上下平面中心线差、分段上下平面肋位线差、分段扭曲度(大型刚性立体分段)、同一水平结构的高度、两个水平面结构间的高度;5.4.3含艉柱立体分段测量:分段宽度、分段长度、分段正方度、以及分段上下平面中心线差、分段上下平面肋位线

8、差、分段扭曲度(大型刚性立体分段)、同一水平结构的高度、两个水平面结构间的高度、舵承之间尺寸、轴壳后端与艉尖舱壁距离、舵杆中心线偏差与艉轴中心线偏差;5.4.4含主机座立体分段测量:分段宽度、分段长度、分段正方度、以及分段上下平面中心线差、分段上下平面肋位线差、分段扭曲度(大型刚性立体分段)、同一水平结构的高度、两个水平面结构间的高度、基座面板平面度、基座面板长度及宽度、机座纵桁与分段中心线偏差;5.5 分段焊接完后,焊缝表面质量(焊缝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技术工艺文件和相关船级社规范的要求,并经修补、打磨及矫正,自检合格后,按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向专职检验员提交检验。检查分段建造的完

9、整性,以及正确性,检验合格后方能转序施工或转出生产处所。5.6 分段预舾装完整性及正确性。5.7 装焊后,分段形状、尺寸偏差及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施工工艺文件及CB/T4000-2005标准中标准范围的要求。5.8 装焊后,分段焊缝(对接缝、角焊缝、短焊缝长度)尺寸偏差、焊接接头变形及焊缝咬边,应符合施工工艺文件、CB/T4000-2005标准中标准范围及相关船级社规范的要求。5.9 分段平整度(局部、整体),以及内部构件直线度,应符合施工工艺文件及CB/T4000-2005标准中标准范围的要求。5.10 对构件自由边打磨,一般部位倒圆角半径R为1.01.5,特涂部位倒圆角半径R大于2.0。5.11 分段外观质量应符合工艺技术文件及CB/T4000-2005标准的要求。6 施工(操作)人员应加强自检,检验合格后方能提交专检,并做好相关的检验数据记录。7 专检人员应加强巡检。确保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并做好相关检验数据记录。对检验合格的产品作好合格标识,并应确保具有可追朔性。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