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27643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2年9月3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B)。 A.理性美学 B.德国古典美学 C.科学美学 D.生命美学 2.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A)。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达在(A

2、)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根底是(D)。 A.镜头 B.画面 C.演员 D.蒙太奇 5.民间文化的根本审美特征是(D)。 A.通俗易情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白娱自乐 6.提山“本来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7.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具有表现性的符号系统,与观众没有直接的关系。 答:错。艺术的五个要素是作品、观众、创造、艺术家和文化语境,其中观众是艺术作品生命的完成者和延续者,艺术的价值只

3、有通过观众才能得以实现。艺术与观众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关系。 8.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 答:对。因为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材料和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同时,它是人类长期的符号理论中从各个详细美的形式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由美。所以形式美有着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 三、简答题 9.简述艺术“化丑为美”的根本途径。 答:艺术“化丑为美”的根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艺术家运用符号进展艺术创作,必须表达对丑的否认性评价;必须遵循辨证的原那么,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创作中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将丑转化为美。 10.如何理解美育的详细特征? 答:美育的详细

4、特征是兴趣性、感染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独特形态。美育的兴趣性,是指美育的施行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兴趣的激发和满足。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美育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美育在时空上灵敏自由,在个体针对性上显现差异的特性。 11.简答艺术理论对于进步老师审美修养的意义。 答:投入艺术理论可以使老师获得一定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才能,保障详细的美育活动的施行。艺术理论可以使美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投入艺术理论也使老师通过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强烈地体验生活和认识生活,进而增强审美底蕴,进步审美修养。 四、综合

5、阐述题 12.艺术符号有哪些特性?请举例进展详细阐述。 答: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详细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拟,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例如徐悲鸿画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兴旺的激情。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好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

6、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展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久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承受。 13.联络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原那么的理解。 答:青少年美育的原那么有四条:以活动为中心,激发

7、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那么,注重交流的原那么。以活动为中心是一个根本原那么,这是因为它不仅符合青少年活力丰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美育的根底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理论活动中,青少年才能积累审美经历,开展审美才能,丰富审美兴趣,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才能的个体。而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违犯美学和美育根本的感性特征的。激发与传授相结合的原那么,是基于美育是一种教育方式,它必定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动机和审美表现热情,同时通过传授一定的技巧、手段、知识,使学生的审美才能得到实际条件的支撑。个性化的原那么符合青少年审美的差异性特征,同时审美本身是创作性的、富于个性色彩的活动,美育的效果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体承受才能获得,所以美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美育过程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根底的释放、表现、交流、沟通、吸纳过程,交流表达了美育过程的本质。师生之间、群体伙伴之间、欣赏者与审美对象之间、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创造者之间的交流是美育活动成功的保障。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