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贮运保鲜技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27304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枝贮运保鲜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荔枝贮运保鲜技术 荔枝是原产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名果,由于其独特的色香味而深受人们的宠爱,素有中华之珍果的美称,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水果之一。但由于它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加上其结构特别,代谢旺盛,采后易腐烂变质,果皮易褐变,因而给贮运保鲜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一)贮藏特性 荔枝是非呼吸高峰型果实,采收当天呼吸强度较高,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但仍旧比苹果、梨、柑桔、香蕉等高出23倍。当果实变褐腐烂时,呼吸强度又趋上升,没有明显的呼吸高峰。荔枝的乙烯释放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也没有明显的乙烯高峰,在荔枝的成熟年轻过程中,乙烯的作用不明显。因此,要搞好

2、荔枝的贮藏保鲜肯定要实行一切可行的方法降低荔枝果实的呼吸强度。如荔枝采收后尽快预冷,贮藏在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是降低荔枝呼吸强度、延长贮藏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荔枝果实结构特别,外果皮角质层很薄,龟裂片上有很多小裂口,中间是疏松的海绵组织,因而水分简单散失;另外,果皮与果肉在结构上完全分别,无输导组织相连,当果皮失水时,尽管果肉水分充分,也难于供应果皮,因此果皮快速失水褐变。所以平常看到的现象是,果皮干枯而变黑,而果肉仍保持着相当饱满的水分。在室温无包装条件下,放置3天的荔枝全部变褐,果皮失重率可高达50。可见,越是在干热的状况下,荔权保湿就显得越是重要,可以这样说,保湿就是保鲜。 荔枝褐变速度

3、之快,在其他水果中是很罕见的,通常,荔枝在采后24小时内就会发生褐变,常温上23天即失去迷人的鲜红色而褐变,大大降低了荔枝的商品价值。引起荔枝果皮褐变的因素,除果皮失水外,还有病原菌的侵染、侵害、热损伤以及果实本身的年轻。褐变的内因则是酶促褐变,荔枝果皮内存在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果皮还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包 括荔枝果皮的红色色素),在有氧的条件下,这些酶就起到一种生物催化剂的作用,使酚类物质氧化变成了黑褐色的物质。*近的讨论表明,果皮褐变还与它的红色色素即花青素的褪色或变色有关,花青素的颜色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较低时,呈现红色,随着PH值的渐渐提高,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进而变为紫色,紫黑

4、色,如用碱性溶洲处理新奇荔枝,荔枝马上变为黑色,如有溶液处理,又可恢复红色。荔枝果皮的快速失水,导致果皮PH值的提高。因而加速了褐变的发生。 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掌握荔枝褐变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采纳适当的保湿包装,削减果皮失水。 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果实年轻,如预冷、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等。 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如气调贮藏、应用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如二氧化硫等。 降低果实的pH值,如浸酸处理。 (二)贮藏病害 1.荔枝霜疫霉病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果实上*严峻的病害。不仅在果实贮运期间造成严峻损失,并且在田间挂果期,遇到阴雨连绵天气时,造成大量落果、烂果,严峻时损失可达3080。有的年份,采前天气晴朗

5、多云,果实外观完好,却在采后运输中暴发此病,使销售部门蒙受重大损失。 症状荔枝幼果、成熟果、果柄、结果枝均可发病,但危害严峻、造成大量损失的主要是接近成熟的果实和贮运期间的果实。成果受害时,多自果蒂处消失褐色的、不规章的、无明显边缘的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极为快速,常至全果变褐,果肉腐烂,有酸腐味并流出褐色汁液。症状与酸腐病较难区分。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病叶和病果上越冬,翌年春末夏初,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贮运期间的病害主要来自田间的外观完好、但已被病菌侵入的健果,相宜条件下,连续接触传病。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湿度凹凸关系*亲密。病原菌在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都要求高湿度,否则不能危害

6、。在高湿的条件下,病原菌在1130均可入侵果实,侵入果实后,*相宜的的扩展温度为25。所以,在田间挂果期,如遇上45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该病便严峻发生。在贮运期间,保湿包装有利于防止果皮褐变,但高湿环境又简单诱发严峻的霜疫霉病。 防治方法掌握荔枝贮运期间的霜疫霉病烂果,单靠采收后浸药防腐和低温贮运很难凑效,重点应放在果园。 (1)搞好果园卫生,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果、烂果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削减病源。 (2)开花前1周起,定期喷爱护杀菌剂,共34次,每次间隔23周。如25瑞毒霉5006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或80乙磷铝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

7、。 (3)采果后,供贮藏的果实可在产地马上用瑞毒霉或乙磷铝1 特克多(或施保功)1药液浸泡片刻,若用冰水溶解杀菌剂浸果(510药液中浸泡510分钟),使预冷和防腐处理同时进行,效果更好,果实晾干后运回冷库连续预冷,果温降低于78,再在冷库内选果包装。 2.荔枝酸腐病 酸腐病是荔枝果实的一种常见病害,多发生于虫伤果和成熟果,是贮运期间威逼较大的病害,发病率有时达10以上。 症状主要危害成熟果或虫害果,一般自果实蒂部开头发病,病斑呈褐色不规章小斑,以后渐渐扩大至全果变褐腐烂,果肉腐败酸臭,果皮硬化,转为暗褐色,流出酸水,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菌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内,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8、,在果实贮运和销售期间,靠病、健果相互接触传染,或由伤口侵入。被荔枝蝽象、爻纹细蛾和荔枝蒂蛀虫危害的果实,或者采果时受机械损伤的果实易发病,但是采收时往往不简单被发觉。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准时防治荔枝虫害。 (2)采收装运,尽量避开损伤果实与果蒂,特殊不宜用尖头剪刀采苏。果穗的果柄剪平,以避开刺伤健果。 (3)选果后马上用药液浸果。荔枝采后防腐常用的乙磷铝、瑞毒霉、特克多、多菌灵等药剂不能掌握酸腐病,故加入抑霉唑1或双胍盐1兼防酸腐病。 (4)采果后用热药液处理,可以早期发觉并去除虫害果。 3.荔枝炭疽病 炭疽病是荔枝叶片上的常见病害,目前造成的损失较少,是一个正在扩展、值得留意的

9、病害。幼果感病,造成早期落果,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实发病较多。常发生于果端部,病斑圆形,褐色,边缘棕褐色,有时病斑中央产生橙红色的粘质小粒,内部果肉变味腐败。防治上,主要是在结合防治霜疫霉病时混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一起进行防腐处理。 (三)贮藏工艺 1.采收 用于贮藏的荔枝,采收成熟度以八成熟为宜,此时荔枝果皮基本转红,龟裂纹带嫩绿色或黄绿色,内果皮仍为白色,但淮枝品种可在近蒂处的内果皮有转红迹象时采收。荔枝八成熟时,果实内含物已基本接近*值,糖酸比为70:1左右。成熟度过高,不耐贮藏,果皮颜色转暗就是过熟的迹象,只宜鲜食,切不行久藏。 以在晴天早晨或阴天采收为宜,雨天、雨后和烈日当午均不宜采收。

10、采摘时要轻折轻拿轻放,装果容器应挂在树上,不能把果穗丢在地面,尽量避开机械损伤,保证质量。提倡短枝采果,也就是采摘时不要折到果穗以下的枝叶,保留果穗基部下方23个芽。 2.防腐处理 在采收当天即用杀菌剂处理,一般用乙磷铝(1)特克多(1)浸泡片刻,晾干后选果包装。也有报道在52用浓度为510的苯来特深液浸泡2分钟,或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20秒,另外,国外也把米鲜安、抑霉唑、仲丁胺等用作荔枝防腐药物,效果良好。 3.选果 剔除裂开、机械损伤和病虫果,选取成熟度全都的果实,以保证质量。可保留果枝,但要除去叶子,以免由于呼吸量过大而增加包装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影响荔枝果实的寿命。选果应在阴凉处或低温

11、包装库进行。 4.包装 包装前再次剔除机械伤和病虫害果。荔枝果实呼吸旺盛,呼吸热大,并且果皮极易失水褐 ,因此宜选用既能保湿又有利于散热降温的小包装或通气的中型包装。内包装可采纳0.020.04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量不宜过多,以0.51.0千克为宜,聚乙烯袋既可保湿又具有自发气调的作用。外包装可采纳打孔的纸箱、木箱或竹箩,装载量以1020千克即可,以利于通风散热。 短期常温运销的包装,可采纳塑料筐、木箱、竹箩等,上下衬垫草、树叶等,四周初聚乙烯薄膜,既能保湿又有利于通风散热。装载量不行过大,以免包装中心部位温度太度而引起腐烂和褐变。 5.预冷 预冷是延长荔枝贮茂寿命的关键措施之一。荔枝采

12、收于高温季节,果实本身温度就高,而荔枝的呼吸作用又特殊旺盛,呼吸热很大,即使在温度较低的冷库中果温也不简单降下来,因此,应快速预冷,尽快使果温降到贮藏适温。预冷方法可多样化,利用浸药时以冰水配药,集防腐与预冷于一体,既快速又省力。也可在防腐处理后进入预冷间进行选果和包装,充分利用工作时间进行预冷。*简洁的方法是,包装后快速入库,先分开放置以散热降温,到接近贮温时才堆码。经预冷的荔枝果实,果温在24小时内即可降到贮温,而未预冷的果实需要5060小时才能降到贮温,如表10所示。从采收、包装到入库的时间越短,贮藏效果就越好。 预冷处理对荔枝入库入降温的影响库温为35(表10) 6.贮运 (1)常温贮

13、运:常温贮运主要是靠防腐剂的防腐作用达到保鲜目的,也有用防腐剂加上热处理来防腐,防腐后的荔枝用塑料薄膜包装保湿以防止褐变和腐烂。如华机农学院(1984)应用1的苯来特1的乙磷铝浸果,以0.015毫米厚的的聚醋酸乙烯薄膜(EVA)包装,在3035的室温下可贮藏79天,好果率在90以上。有人试用加冰降温的方法进行常温贮运,取得较好效果,做法是:荔枝先进行防腐预冷,晾干后用聚乙烯袋包装,放入泡沫塑料箱内,内加冰块降温,果冰比为2:1,然后快速运往销地,经35天,荔枝尚新奇如初,缺点是包装内易积聚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导致荔枝变味。常温贮运的保鲜时间可达510天,而未经保鲜处理的荔枝在采后23天即褐变腐烂

14、。但是,常温贮运稍有不慎,即造成巨大损失,迄今为止,尚未能提出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性的常温贮运技术。 (2)低温贮运:荔枝的低温贮运是掌握果皮褐变,削减病理腐烂和保持果实品质的基础。荔枝的贮运适温为35,温度太低会患病冷害,如荔枝在1下3035天即开头冷害,果皮褐变且变味。荔枝在贮运过程中切忌变温。低温结合气调,贮藏效果更佳,不同的荔枝品种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要求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以35为宜,氧气浓度5为宜,但是气调贮藏设备要求高,目前生产上还难以推广。目前多采纳低温自发贮藏的方法,即采纳合适厚度的聚乙烯薄膜小袋包装。低温自发气调可使荔枝的贮运期达3040天。 (3)熏硫浸酸处理:二氯化硫是食

15、品加工上使用*广泛的防腐剂,可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也是一种有效的漂白剂,因而用来防止荔枝果皮的酶促褐变和防腐。处理方法是,每立方米燃烧100克90的硫磺粉,熏蒸荔枝1530分钟到果皮红色褪去,变为亮黄色。也可直接从高压钢瓶中释放二氧化硫气体(浓度为1)熏蒸。熏硫处理的荔枝应置于12的低温中贮藏,可贮藏12个月。否则,简单长霉腐烂。熏硫处理后,果实红色只能部分地恢复。 众所周知,对龙眼挂果过多树进行人工果能减轻树体负荷,削减养分消耗,集中养分、促进幼果发育、壮果保果,是确何龙眼产量,增大龙眼果实,提高品质,夺取龙眼丰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如可进地合理果,我办与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广西 高校卢美英教授共同讨论探讨,总结出一套简洁易行,操作性强的疏果方法,称之为见四疏一、短截,挖心加扫地。这个疏果简易方法在平南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很好,很受果农欢迎。现介绍如下,与大家共享。 见四疏一即是以全株结果的龙眼树疏25支的果穗。疏果穗时,生四穗剪去穗,并把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