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272097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度鄂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姓名: 卷面满分:150分 成绩: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45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分) A、你们在“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中感觉到zhx(),不正是说明你们的理想起了作用吗? B、我想那piomio()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吹跑了呢。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下列出现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分) 唯利事图须无缥缈海市蜃楼呱呱坠地 叹为观址 新成代谢 错别字 正确字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三个火枪手,真是妙手偶得。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下列有关作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寻找理想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寒夜)、随笔集随想录等。 B、背影出自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之手,作品主要记叙了父亲车站送别儿子的事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大文豪苏东

3、坡,他名轼,字子瞻,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D都德是德国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B、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的“及时雨”、“黑旋风”分别是指_、_。(2分) 7、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3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

4、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行;下联为: _ 、通过学习“语言的魅力”单元,相信你已经对我们祖国的文字有了不错的理解,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三题(6分) 对联中有一种叫数学对,也就是对联当中暗含了一个数学题,通过计算就能知晓其中的得数。相传清乾隆皇帝曾搞了个“千叟宴”,乾隆就以年龄最大的岁数为题出了一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要求对下联,才子纪晓岚对“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请问这位老寿星高寿是_岁。(分) “藏头诗”就是将诗的真意暗藏于诗句之首,再把每字连在起就明白其意。水浒传中在“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由吴用口述,卢俊义在墙上写下这首“藏头

5、诗”:“芦花滩上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请写出这首诗暗含了的意思。 答:_。(分) 写出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_、_(分) 、根据你对“微笑”理解,仿画线句写两句,要求句式相近,语意连贯。(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_,_,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10、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况及要求,写一段转述他人的话。(分) 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照相,丙长得很漂亮,就是脖子稍短些。一次甲给丙照相时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 “她脖子短,俯拍就显得缩脖子,不如平拍好。”丙听到乙在嘀咕什么,很敏感,找机会悄悄问甲: “她刚才说我什么?

6、”如果你是甲,如何转述乙的话? 要求:既要符合乙的意思,又不挫伤丙的自尊心,不超过20字。 答:_ 11、由重庆晨报、新华社重庆分计、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联合举办的“一语评重庆直辖十年,我的重庆印象”短信大赛活动进行一周以来,逾千市民发短信一语评重庆,昨日,组委会公布了上周得票数最高的十条短信,以及由评委选出的“十佳”短信。请从下列获奖的短信中选出你最喜爱的一条短信,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分) 重庆,一座每天都在变化的城市;一座流淌着感动的城市;一座大气包容的城市;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 一座城市,二条大江,三个经济圈,四通八达的交通,五湖四海的宾客,六六顺的商业景象,七十二变的美女,八小时重庆的便捷

7、,九七年三月生,十周岁快乐。 我和君之薇乘着骑龙,牵着魔王跨过桥头,穿过德庄,来到陶然居,里面坐着巴将军、王胖子、秦妈、苏大姐,我们啃小天鹅,饮陈川粤庆祝重庆直辖十年! 千里山川披盛装巨变十年发展为重!广大民众尽欢颜展望未来致富以庆! 我选第_条,我喜欢的理由是:_ 12、诗词积累(10分)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隐喻了诗人想做官而又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成语“柳暗花明”是由陆游的游山西村诗中哪两句变化而来? 是:_,_。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大漠壮丽景象的诗句是_, _。马上相逢无纸笔

8、,_,。(岑参逢入京使)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表达因友人的离去的而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的诗句是_,_。 羌管悠悠霜满地,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天净沙秋思表现游子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句子是_,_。为屿,为嵁,为岩。_,_,_。(小石潭记) 二、古文阅读(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9、,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词语解释(分) 良多趣味良: 沿溯阻绝沿: 14、翻译下文(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选出下列不是写“水清”一项是()(分)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6、对文章赏析有误有一项是()(分) A、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B、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C、文

10、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17、原文填空题(分,每空1分) (1)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2)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写了“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傅雷家书(20分)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年纪是一切向前看

11、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里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了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泪也不是可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