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粗心原因分析及对策[共24页]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5KB
约13页
文档ID:482709333
粗心原因分析及对策[共24页]_第1页
1/13

粗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粗心 ”这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毛病,也是家长朋友们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孩子粗心怎么办?一味地责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事实上孩子粗心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心的毛病一、家长对待孩子粗心问题的误区误区一: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刻苦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孩子出现粗心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并不是他不认真学习,而是他的能力没达到误区二:只关注孩子学习习惯而忽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学习上细心的习惯密不可分 在生活中做事丢三落四, 缺乏条理, 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 l 在学习上也容易粗心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误区三:家长任意地惩罚孩子比较常见的惩罚就是把错误的地方抄写十遍甚至几十遍 过度单调的重复, 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 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结果适得其反二、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1、态度问题有些孩子马虎是态度不认真, 对学习缺乏责任心, 敷衍了事, 因而理解知识时囫囵吞枣, 做作业时敷衍塞责, 马马虎虎凑合着做完得了 这与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是分不开的,例如:过分的照顾、包办代替、没有规矩、缺乏要求、溺爱纵容等等,都会从客观上造成孩子粗心。

1 / 14 2、性格问题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事情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另外,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3、熟练程度上的问题有些孩子马虎是因为所做的功课不熟练, 因而顾此失彼, 研究表明, 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练到不加思索就能写对, 也不马虎, 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 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会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得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4、习惯问题孩子视觉记忆力与辨识能力比较低, 马虎已成习惯, 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 马马虎虎5、考试焦虑问题有些孩子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 过分紧张, 平时做题没有问题, 一考试就错,这就是焦虑造成的针对不同的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态度不认真的孩子, 应主要解决态度问题, 使其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改变不认真的态度;对性格急躁的要训练性格,改变急躁的性格;对那些知识不熟练的孩子,应多加练习, 使其熟练的掌握知识; 对考试焦虑的孩子应减轻其心理负担, 不要让他把分数看得太重, 心理负担轻了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对习惯不好的孩子, 应校正其不良习惯,培养严肃认真的好习惯。

三、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第一、培养孩子的责任心2 / 14 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培养儿童的责任心 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 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 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 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 直至干好为止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 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 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 “粗心 ”所导致的后果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 “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总之,就是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 这样,就能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在遇事时就不会敷衍了事自理能力差,责任心欠缺,导致孩子做事马虎、粗心学习中出现的粗心现象正是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一种表现 建议父母摈弃以往过于保护、 包办等不当的教育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生活的井然有序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孩子多做细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耐心第二、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孩子 “粗心 ”,往往也会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譬如:上学时忘了带做好的作业本,开门进屋后忘了把钥匙拔下来, 自己的东西总是丢三落四, 到用的时候满世界找也找不到等。

所以如果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 就会养成粗心、 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孩子在学习时, 要创建安静的环境, 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 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 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 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 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长久之后, 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3 / 14 心二用的坏习惯 有的儿童放学回家以后, 总是先打开电视, 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儿,一边做习题试想,这样怎么能聚精会神呢?不马虎才怪?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温习等好习惯第三、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低年级孩子, 知识结构尚未形成, 思维定势也不明显, 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

如果家长一再地强调孩子马虎粗心, 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如果家长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细心之处并加以表扬, 孩子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自己很 “细心 ”的心理暗示 同时让孩子看到细心的好处, 从而让其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教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有些家长总怕孩子作业错了, 得不到高分, 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 这样做的结果是养成孩子依赖思想,以为马虎了也没关系,反正有家长还给我检查呢第二天老师发现孩子的题错了,问他: “你怎么这么马虎? ”答曰: “不是我马虎,是我妈马虎,她没给我检查出来! ”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的结果,往往助长了孩子不负责任、马虎的坏习惯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检查,提高自检能力如果家长不放心,也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完后再给他检查, 发现了错题, 不要直接告诉他第几题错了,而要说: “你这作业里有错题,再去检查 ”让他自己去找第几题错4 / 14 了,错在哪里,时间长了,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检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家长不给孩子检查作业,但要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如:(1)正向检查法这种方法是从审题开始, 一步一步地检查, 看原题是否看准了, 又无错误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是否都用上了,运用的概念、公式是否正确;计算是否准确, ,格式是否标准等等。

2)反向检查法这种方法是从参考答案往回,用相反的计算验算如,加法用减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方程用代入法验算等等3)重做法把题迅速重做一遍,看看两次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对比一下,分析错误在哪一步,是什么原因,然后更正过来检查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方法, 孩子经常自我检查, 就会熟练地掌握住检查的方法, 到考试时也能应用自如 如果平时孩子不是自己检查, 到考场上出现了错误也检查不出来, 那时家长还能包办代替吗?教孩子学会自检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所必须的,切不可忽视第五、给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孩子马虎,经常出错,但对错误有不认真分析,很难吸取教训很多孩子改错题时,并不是找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错的,只是把错题从头到尾再做一遍,蒙对了完事, 这样改错题实效不大 为了引起孩子对错题的重视, 我们可以帮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包括语文、数学等学科) ,具体做法如下:(1)把所有的作业、 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原封不动的抄在 《错题集》上,留下 “错5 / 14 误档案 ”2)让孩子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色笔在错误下面画上曲线3)找出错误原因并写下来,写得要具体,是概念不清还是用错公式,是理解错误还是马虎。

马虎错得也不要只写 “马虎 ”两字,要写清怎么马虎的,写得越具体越好4)改正错误,写出正确参考答案5)《错题集》 是把孩子的作题集中起来了, 到一定阶段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个统计,因马虎而错的题占所有错题中的比例是多少, 这时再教育才有利于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错题集》可以使孩子及时改正错题,并找出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错题集》实际上是一个 “错误档案 ”,便于分析孩子的问题,找到漏洞,及时弥补《错题集》实际上还是一本很好的温习资料,平时经常翻翻,提醒孩子不要重犯《错题集》上的错误, 《错题集》是个警钟,到期末要让孩子重点温习错题集上的题, 补上这个薄弱的环节, 使《错题集》成为一本自制的 《参考书》孩子最烦的就是改错,尤其是改错要经过《错题集》上要求的四个步骤,因而宁愿做三道新题,也不愿改一道错题,这很好,我们就要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告诉他们要怕麻烦就要仔细,争取不马虎,不粗心,不错题,一遍就对第六、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孩子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可能是因为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化时为量,即把 “再做 30 分钟 ”,改为 “再做 5 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 “必须忍耐 30 分钟 ”的消极状态,转变为 “快把练习做完 ”的积极状态。

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6 / 14 儿童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同,从5 分钟到 20 分钟不等家长可以适当的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帮助孩子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第七、 利用“目标倾斜 ”,纠正作业粗心问题心理学 “目标倾斜 ”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 “目标倾斜 ”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把孩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 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 这就是 “先苦后乐 ”的“目标倾斜 ”;倒过来,“目标倾斜 ”还可以 “先乐后苦 ”,如孩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 ”的“目标倾斜 ”,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美国新近兴起 “好好玩耍,好好读书 ”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观许多孩子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 后半部分字迹潦草, 错字别字很多, 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 很可能是疲劳所致。

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 “引擎 ”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 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 于是, 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 因此,即便休息 5 分钟,也要离开书桌, 最好忘掉功课7 / 14 这样,心理紧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