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理论构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266310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理论构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文阅读理论构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文阅读理论构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理论构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理论构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文阅读”理论构架一 提出(一)概念源流1.日本 群书阅读2.港台 多文本阅读3.江浙 群文阅读(二)背景1. 当前和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阅读力水平)2. 基础教育改革趋势(语文学科 课标)3. 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问题、要求)(三)政策导向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3.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四)“群文阅读”进入语文课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 理论研究 (前沿 不是填补空白,是搭建了理论架构,充实了内容)2. 与课内结合、课外延伸的实践价值二 理念1. 无限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释放学生阅读学习潜能。2.

2、阅读量不等同于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是关键。三 “群文阅读”概念(一)广义:阅读形态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建构。(二)狭义:教学方式我们所认为的“群文阅读”,在儿童阅读推广事业中是一种阅读理念,她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在课堂上表

3、现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外表现为“群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群文阅读”。她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某个议题选择一组若干篇符合教学需要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的体验、思考、讨论来建构意义,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四 理论依据(一)阅读的建构统整模式(二)读者回应理论和阅读交易理论(三)文本互织理论另,我们认为: 儿童语言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信息的摄入; 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来自阅读的体验感悟; 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阅读学习的关键能力;儿童需要认识一个完整的世界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五 “群文阅读”场景(

4、一)学校 “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二)家庭 亲子活动中的“群文阅读”(三)社区 社会生活中的“群文阅读”六 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一)基本形式1. 课堂上: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语文课2. 课堂外:综合实践活动,如读刊教育、班级读书会等(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群文阅读”1.基本课型:基础知识课(识字写字)、交际表达课(说写)、群文阅读课(读)、综合实践课(实践)2.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阅读力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教学内容:以课本为基础的多元阅读资源4.教学过程:四种课型的课时安排

5、、每种课型的操作程序5.教学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七 “群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主要来源为推荐的优秀期刊和书目,组织方式有这样三种:(一)教材中课文的整组1.单元整体 2.跨年级、跨单元整组(二)课文与课外文本资料的整组1.以一篇或若干篇课文为中心,补充课外文章2.以一单元主题为中心,补充课外文章3.以课文或单元为中心,补充整本书阅读(三)课外文本资料的整组1.按议题组织一群文2.按议题组织相关文章与整本的书3.按议题组织群书的阅读八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一般流程a 由文本带出议题(质疑)b 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信息摄入前的讨论)c 对一组文章的阅读(速读、略读,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d 文学圈式的小组讨论(信息摄入后的讨论)e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讨论(调动与生活实际的连结)f 建构该议题的意义(引发思考,提供论据)g 学习课外自主学习(对课堂上的某篇精读,或阅读推荐书目、篇章)九 “群文阅读”的其他形式1.告知议题的“群文阅读” 2.寻找议题的“群文阅读”3.问题指向的“群文阅读” 4.非连续文本的“群文阅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