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263148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DOC51页)24149(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大连倚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目录第一章综述51.1建设背景51.2建设目的71.3建设内容71.4建设原则8第二章电子政务系统理论分析92.1政府资源规划模型92.2电子政务发展演化模型102.3组织人事管理模型102.4业务流程模型112.5信息资源模型122.6大技术融合模型13第三章顶层设计与整体架构143.1MART模型143.2平台开发模式15第四章统一组织授权与管理平台174.1基于组织的授权访问控制(OB4LAC)184.2分级分布式动态柔性组织人事管理184.3CA中间件19第五章统一信息资源管理平台195.1大数据平台建设205.2信息资

2、源元数据管理215.3综合资源主题数据库215.4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225.5安全性建设225.5.1数据完整性235.5.2数据保密性235.5.3备份和恢复23第六章统一应用开发平台246.1协同办公业务系统246.1.1收文管理246.1.2发文管理256.1.3数字签名256.1.4电子印章266.2安全电子邮件系统276.3领导辅助决策系统296.4内网网站群服务系统306.5跨部门协作专项应用316.6安全性建设326.6.1身份鉴别326.6.2安全标记336.6.3访问控制336.6.4可信路径336.6.5安全审计336.6.6剩余信息保护346.6.7通信完整性346.6

3、.8通信保密性346.6.9抗抵赖346.6.10软件容错346.6.11资源控制35第七章基础设施技术融合357.1基础设施层367.1.1政务信息网网络结构377.1.2 CA认证377.1.3数据共享377.1.4网络信任域377.2网络层387.2.1域名建设397.2.2 IPv6建设397.2.3安全性建设407.3主机层417.3.1服务器427.3.2数据库427.3.3存储管理427.3.4安全性建设437.4国产软硬件应用467.4.1国产操作系统产品467.4.2国产中间件产品477.4.3国产数据库产品477.4.4国产服务器产品48第八章组织保障48第九章信息安全保障

4、49第十章应用部署49第十一章运行保障50第十二章服务实施51第一章 综述1.1 建设背景党的十八大政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们已经身处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网络作为新时期行政权利运行管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关键作用。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发挥行政权利运行管理的重要作用,促使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推进电子政务内网的建设工作尤为迫切。电子政务内

5、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应用,有利于转变党政机关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环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有利于各级党政机关之间的信息沟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科学发展观。随着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推进,对网络硬件和应用平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在不断提高。有效整合网络与信息资源、提高网络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网络安全水平、降低网络建设与管理成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6、现状与应用发展需求,拟建设的电子政务内网统一平台建设项目,其目的是实现电子政务内网的统一规划与建设。全面构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网络体系,实现各级党政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络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全面推进网络化应用建设;整合网络与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完善、方便实用的网络化共享应用平台,实现机关内部、系统内部以及跨机关跨系统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关于网络安全方面,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电子政务内网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为各级党政机关间的信息交换、工作协调、辅助决策等提供方便快捷、安

7、全保密、规范有序的内部网络办公业务环境。1.2 建设目的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统筹协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合政府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完善重点业务系统,稳步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务系统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改善办公方式,加快智慧型政府建设。1.3 建设内容加快建设国家级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规范国务院、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及省政府、自治区政府、直辖市政府,省级下属各委办厅局所使用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网络连接,整合网络资

8、源,确保安全接入。重点建设中央级平台,尽快实现顶层互联互通。按照业务系统部署和安全管理要求,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建设一个中心,即统一资源大数据中心;三个基础,包括网络规划与建设、数据中心云化建设和信息安全设施建设;五个平台,包括综合服务门户管理平台、统一应用开发平台、移动应用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和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平台;六个骨干系统,包括协同办公系统、安全电子邮件系统、领导辅助决策系统、网站群管理系统、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各部委之间需要协同办公所使用的专项应用系统。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应用,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共用。建设基于传统IT技术与云技术相结合的安全的供国务院至省级政府使

9、用的满足日常公文传输、电子邮件需求的,涉密的,跨部门的,共享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整体框架。1.4 建设原则1.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统一领导,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沟通协调,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协同运作,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应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2.深化应用,务求实效。结合党政机关各部门的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应用需求分析,切实推进共性化、专项化和协同化办公业务应用,全面提高网络化办公应用水平。3.整合资源,满足共享。在统一建设电子政务内网过程中,充分考虑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等资源的有机整合,加大统一规划和建设力度,在确保安全和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提供资源共享,切实发挥资源的最

10、大效益,同时提高对资源的可管理和可维护水平。4.科学发展,保障安全。按照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要满足应用、保障安全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构建网络安全体系,优先采用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系统可控,确保安全可靠。第二章 电子政务系统理论分析2.1 政府资源规划模型政府资源规划(GRP)是指建立在现在通信技术之上,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优化决定于政务流程的优化程度,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源于政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政务资源的整合程度。GRP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为政务流程管理和信息集成。政务流程管理不但需要涵盖政府机构内部的政务工作流程,还需要

11、包括本单位的上下级管理机构的相关流程。信息集成包括了应用集成、数据共享、资源整合。首先,GRP需要集成政府部门已经存在的应用系统,消除应用碎片和信息孤岛;其次,GRP也要求在整个政务流程中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政务工作复杂度,同时也能够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和信息增值;最后,资源整合是指要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强化政府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使政府资源真正服务于社会,创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2 电子政务发展演化模型政府资源规划(GRP)是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应用、组织与管理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完成了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动态模式,其中应用与组织管理控制是政府

12、资源规划关键考虑因子。电子政务建设无论强调信息技术或其它单个方面都是不合理的,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2.3 组织人事管理模型实际的政务系统是千变万化的。按照一般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应在对实际政务系统进行详细系统分析基础上,再进行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但由于政务系统应用的复杂性和个性化要求,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对信息技术认同与掌握的差异,使得几乎不可能在系统建设之前拿出一个非常完善和持久可用的设计方案。因此,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政务是主导,是应用的关键,而电子只是技术支撑,电子政务建设和相应的软件开发必须从管理科学出发,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对政务系统

13、进行科学分析和抽象,建立相应的系统模型来完成。也就是说,要做活这些模型的生成与管理,建立灵活方便的应用开发平台,以不变的组织理论机理和相对稳定的平台技术支撑环境来适应政务应用万变的需求。这就是本工程方案所遵循的总体思路,也是真正的解决方案。任何一个政务系统,都是一个特定的组织系统,其内部人员组成都可以抽象成一个层次化组织结构。构建电子政务组织人事管理体系必须从国情出发,综合考虑行政体制现状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律,着重解决电子政务的决策、规划、资金管理、基础项目建设、跨部门协调等核心问题,在管理职能、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将电子政务纳入规范化管理之中,保障电子

14、政务内网建设的健康发展。2.4 业务流程模型业务流程模型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理解进行建模,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改进业务流程。借助于科学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可以获得定义和建模能力从而方便的建立业务流程模型,然后使用统计模块化去分析在现实世界中的流程行为。业务流程模型中的每一项业务都是由一系列步骤(事务流节点)相互连接完成的,可以通过事务流节点的描述来完成业务流程的整体描述。业务流程模型的基本要素是包含于流程中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活动、活动之间的连接方式、活动的承担者、完成活动的方式构成了业务流程模型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活动是构成业务流程模型的最基本要素。根据活动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可以

15、将业务流程模型分为串行业务流程模型、并行业务流程模型和反馈业务流程模型。串行业务流程模型:前一个活动的输出作为活一个活动的输入,最后一个活动则为流程的输出。并行业务流程模型:两个活动同时进行、彼此独立,活动之间不构成输入或输出的关系,它们的共同输出才是流程的结果。反馈业务流程模型:前一个活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活动的输入,而一个活动的输出又作为前一个活动的输入,两个活动的结果相互控制再产生一定的结果,是一种相互控制的关系。业务流程模型不仅仅是流程的图形化。流程图形化只是一个静态,二维的流程表现。而业务流程模型中还可以展现随着数据流增加的数据本体并提供分析数据的能力。业务流程模型通常是梳理业务流程,理清业务关系的优先选择。建立业务流程模型还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