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261930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专项施工方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顶管施工专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温州市仙岩.丽岙片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致:温州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温州市仙岩.丽岙片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附件:顶管施工专项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 目 经 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建设单位审查意见: 建设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 期: 本表一式三份,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存一份温州市仙岩.丽岙

2、片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顶管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温州红旭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2017年03月16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工程简介-1-1.2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单位-1-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2.1周边环境条件-1-2.2工程地质状况-1-2.3工程水文条件-3-三、编制依据-3-四、施工部署-4-4.1顶管施工方法及顶管机选型-4-4.1.1施工工艺及技术构成-4-4.1.2泥水平衡顶管工艺基本原理-6-4.1.3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特点-6-4.1.4顶管机的选型-7-4.2施工准备-7-4.2.1施工现场核查-7-4.2.2施工现场围护-8-4.2.3施工用电

3、布置-8-4.2.4人材机组织-8-4.2.5测量准备-8-4.2.6井内布置主要内容-9-4.2.7管内断面布置-11-4.2.8顶管内通讯、通风、电源-12-4.3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13-4.4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14-4.5施工进度计划控制-14-4.6施工用电计算-14-4.7施工现场平面总布置-15-4.8项目管理体系-16-4.9交通组织-19-五、顶管施工技术-19-5.1设备安装技术及措施-195.2顶管顶力计算-24-5.3顶进工序-26-5.4弃土(泥浆)处理-30-5.5检查测量-30-5.6纠偏措施-31-六、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3-6.1管材质量验收要求

4、-336.2顶管轴线控制措施-34-6.3穿墙措施-34-6.4顶管进出洞口保证措施-36-6.5顶管出洞及初始顶进措施-36-6.6初始顶进时防止管道后退措施-36-6.7顶管机正常顶进-37-6.8管节防渗漏措施-37-6.9触变泥浆减阻措施-37-6.10进洞方法及顶管机的分离、吊出措施-39-6.11顶管的收尾工作-41-6.12地表沉降观测和控制措施-41-6.13其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3-七、顶管安全生产措施-48-7.1井内通道供电、通风、通讯及防火措施-487.2顶管施工时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预防-50-7.3地下管线保护-51-7.4吊装安全措施-52-7.5其它安全生产措施-

5、53-八、新老污水管道顺接施工方案548.1新老管对接情况概述548.2、施工准备548.3、施工工艺流程568.4、施工方法的选择57九、应急措施-60-9.1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60-9.2事故应急救援方案-63-9.3应急救援装备-68-附件: 1、特种作业人员名单2、劳动力计划表3、施工进度横道图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工作井内顶管机具安装示意图6、排泥系统示意图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瓯海区丽岙街道姜宅村,本工程主要内容为89米DN1500 F型钢筋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管(III级),每节长度2米,沉井后背的最大承受顶力为230T,管材的允许纵向顶力为450T

6、,施工内容包含泥水平衡顶管及所需的措施项目,工期为100日历天。 1.2、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单位工程名称:温州市仙岩.丽岙片排水总泵站(进水管)工程工程地点:温州市丽岙街道姜宅村建设单位: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温州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浙江中鑫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温州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温州红旭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2.1周边环境条件由于本工程地处郊区,工程的沉井和顶管基本上在农田周围施工,沿线地下无综合管线,地上无建筑物。 2.2工程地质状况 根据勘察结果,地基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0素填土、粘土、1淤泥、1淤泥质粘土、1 粘

7、土、2 粘土。现将0素填土、粘土、1淤泥的性状描述如下:0素填土灰色,松散状,主要由碎石、块石、砂、粘性土组成,以粘性土为主,含量占7080%,成分不均匀。新近人工堆积而成,未经压密处理。仅Z25、Z26、J34、Z33孔有分布,直接出露地表,厚度0.500.90m。粘土(al-l Q43)灰色、灰黄色,可塑软塑状,局部流塑状,中高压缩性,刀切面平整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见氧化物斑点,向下土体渐软,为地表硬壳层。土体不均一,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部分地段顶部3040cm为耕植土。第四系全新统上组,冲湖积成因。除河流中缺失外,全场分布,层顶埋深0.000.90m,层顶高程3.254

8、.18m,厚度1.402.30m。1淤泥(m Q42)青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刀切面平整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含少量粉砂、贝壳碎片及少量腐植质。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海积成因。全场分布,层顶埋深0.002.60m,层顶高程-1.092.12m,厚度11.8023.10m。1淤泥质粘土(mQ41)灰色,软塑流塑状,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含半炭化物碎屑和少量粉砂,细鳞片结构发育。土体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粘土。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海积成因。沿管线沿线不均匀分布,仅J1J7孔有分布,层顶埋深13.3019.00m,层顶高程-12.19-15.39m,控制

9、厚度1.0012.50m。 本工程的顶管标高为-5.267-5.32。位于1层。 2.3工程水文条件场区地下水情况(引用勘察报告中数据)场地地下水上部主要为孔隙水,孔隙潜水赋水介质为素填土、粘土、淤泥、淤泥质粘土等,水量贫乏,土体透水性较差,水迳流条件差,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以向邻区排泄和蒸发为主。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0.301.10m,水位高程2.253.31m.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基本一致。根据区域水文资料及当地经验,地下水长期变幅0.502.0m。地下水位埋较浅,对顶管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应做好相应的排水、隔水措施。水质分析结果,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地层渗透性影响为B类,现状条件地下水及河水样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受地层渗透性影响,按弱透水层中地下水考虑,水样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三、编制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温州市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