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25944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电站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前言42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72.1 气象及水文72.2 地形地貌72.3 地层岩性82.4 地质构造及地震92.5 岩溶及水文地质特征112.6 岩土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132.7 工程建设活动的影响14 小结14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43.1 水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43.2 坝址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5小结16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74.1 水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74.2 坝址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9小结20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215.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215.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215.3 防治措施 21小结2

2、21 前 言1.1 任务由来1.2 拟建工程概况双河口水电站是蒙江干流规划开发的第五级水电站,位于罗甸县边阳镇交砚乡,地处蒙江干流河段上格凸河与涟江汇口下游4km处,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030,北纬253315,行政区划属罗甸县边阳镇。电站交通条件相对较好,有边阳至交砚的区乡级公路通至距坝址区约2km的地方,距边阳镇27km,距罗甸县城68km,距贵阳市145km。(工程地理位置图见图1) 双河口电站为坝后式电站,坝段河床高程495-497m,拟建水库雍水高83-85m,正常高水位580m,最大坝高90.5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770km2,总库容1.670亿m3,装机容量120MW,本

3、工程是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力发电工程(详见表1)。双河口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1.3 征地地点及评估范围双河口水电站大坝枢纽位于罗甸县边阳镇交砚乡小寨村以西约一公里处,其水库从这里沿蒙江向北延伸至双河口后分别沿涟江和格凸河延伸至上尖坡和灰洞。双河口水电站枢纽工程特性一览表 表1序号及名称单位数 量备 注一、水库正常蓄水位m580死水位m555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km24.8回水长度km15.2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万m316700二、工程效益指标全梯级联合运行装机容量万kW12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亿kWh4.43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1、淹没耕地亩8802、工程永久占地亩140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

4、挡水建筑物型式砼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m582.5最大坝高m90.5坝顶长度m318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形式设闸式堰顶高程m567.5消能方式挑流消能泄洪洞形式有压圆形隧洞进口底板高程m505消能方式挑流消能闸门形式、尺寸及数量m661弧形闸门3、引水隧洞进水口型式塔式进口底板高程m535.2闸门形式、尺寸及数量m482平面闸门引水道型式有压圆形隧洞3、引水隧洞长度m305断面尺寸mD=7压力管道形式压力钢管条数34、厂房形式地面式主厂房尺寸(长宽高)m671737水轮机安装高程m4985、开关站形式地面式面积(长宽)/层数m6050 /26、主要机电设备水轮机台数台3发电机台数台3单机容量万kW

5、4主变压器台数台17、输电电压kV220/110五、施工1、施工导流形式断流围堰、导流隧洞2、施工占地亩120六、投资1、总投资万元81156双河口水电站建成后,其水库正常高水位580m高程以下的所有土、林地都将被淹没;水电站枢纽布置需要永久性占用库首河流两岸土地和坡地;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大坝下游左岸的河边寨一带拟作为施工临时用地,因此,需永久征用库区880亩淹没耕地和库首140亩枢纽工程用地以及临时征用约120亩的施工用地。评估范围:水库区:双河口电站上游有涟江支流的上尖坡电站和格凸河支流的灰洞电站,水库回水到这两个电站厂房下游附近,回水线至尖坡电站总长15.9km,至灰洞电站总长11.5k

6、m。评估范围向上游延伸至回水线末端,向库岸外延至一级分水岭地带,对部分深切冲沟向上游适当延伸,其总面积约60km2,水库正常蓄水位(580.0m)以下库岸为本次评估重点范围。坝址区:上游1.0km、下游2.0km,宽2.02.5km,总面积约6km2。1.4 项目类型及平面布置双河口电站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90.5m,水库总库容16700万m3,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为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较重要的建设项目。根据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报告和建筑物布置,其挡水建筑物为一90.5m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和泄洪洞以及施工导流洞布置在右岸,发电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升压站布置在左岸(详

7、见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图)。1.5 评估目的、任务和依据 通过对水库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工程建设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其工作任务: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成因、发育特征、危害程度、危害范围及对拟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现状评估; 对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在现状、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评估工作依据: 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9.3.2);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1

8、999392号文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及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1)35号;(4)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发200162号)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5)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6)双河口电站工程总平面布置图。1.6 评估工作情况承接委托后,评估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同时充分利用前期地质勘察资料,综合分析整理完成该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实物工作量见表2。提交如下成果资料:1/5万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工程环境地质图;

9、1/1万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1/2000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图;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地质灾害评估剖面图;(5)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7 评估工作级别的确定双河口电站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90.5m,水库总库容16700万m3,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为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首部枢纽工程级别均为等。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中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标准的规定,本工程属较重要的建设项目;就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而言,其地形较为复杂,地貌类型较多,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因此地质环境

10、条件属复杂类型,由此确定该工程评估等级为一级。评价实物工作量表 表2工作项目工作量工作内容实物工作量收集资料收集区域地质、水文气象资料和地方县志,前期勘察、设计资料等野外调查92工日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测绘、地质填图1/50000区域地质校核600 km21/10000地质测绘约90 km21/2000地质测绘约1.3km2 2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2.1 气象及水文蒙江流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热,雨量丰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238.9mm,降水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总量的80%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日照时数1474.9h,全年无霜期34

11、6天,最大积雪深度1cm。年平均风速0.8m/s,最大风速17.0m/s,以E风为主,全年静风频率64%。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51.2mm。蒙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红水河干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长顺县马路乡,向东南流经紫云县、罗甸县,分别于双河口、八茂接纳左岸一级支流涟江、坝王河后,于贵州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双江口处汇入红水河。蒙江干流总长253km,总流域面积8650km2。流域上游一带,地势相对平坦,属浅丘地貌,海拔高程一般在1100m左右。中游以格凸河紫云县城附近及涟江惠水县城以下起至双河口附近,河流逐渐深切,特别是接近双河口的地段,深切程度更大。该河段的河道天然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

12、开发较为有利。蒙江流域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流域岩溶发育,较多的洼地、溶洞、地下伏流等分布于上、下游各河段上。流域植被一般,森林覆盖率在8.014.5%之间。双河口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4770km2,主河道河长146km,坡降5.81,本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较大的工矿业极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除上游兴建有一些中小型灌溉水库外,并无较大的可影响河川径流情势的工程。2.2 地形地貌测区属侵蚀剥蚀及溶蚀的中山地貌区。地势北高(北面最高山头1182 m),南低(南西最低蒙江河面400m)。河流由北向南,平均比降4.6,在双河口处汇入由北西向南东的一大支流格凸河。区内两岸高山耸立,相对高差一般300500 m,地形坡度2050。 砂、泥岩分布区为构造侵蚀地形,地表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沟谷,纵横交错,山高谷深,切割强烈。山脉多呈条形状,走向南北,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山顶呈浑圆形。河谷多呈不对称的“V”形谷,谷底宽60-100 m,为库盆主要地貌。 库尾停楷至里拉唐一线北西及坝下游冗翁以南为灰岩出露区,岩溶发育,呈峰丛洼地及垄脊槽谷地貌,溶蚀锥峰起伏,峰脚高低不一,相互连接成峰丛。峰丛间为溶蚀洼地或漏斗分布,面密度3-5个/km2,其底面常能见到落水洞或竖井,且有少量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洼地、漏斗一般顺地层走向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