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255729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从军行导学设计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从军行一、诗人名片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一事连坐,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其诗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宇轩昂,风格豪放。杨炯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二、诗词故事初唐四杰的排序“初唐四杰”排成“王

2、、杨、卢、骆”的顺序,据说富有品第文章的意义,这是我们熟知的事实。如按年龄顺序,则应为卢、骆、王、杨,其间卢、骆要比王、杨平均大了十岁的光景。杨炯对此说自己“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因为杨炯年纪小得多,名字反在卢前,有愧不敢当之感,故说“愧在卢前”;反之,他与王勃是同年(同榜考中),名字在王后,说“耻居王后”,是不甘心的意思。三、文题背景从军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平调曲”,汉魏诗人常用这个乐府题写军旅生活,但到了唐代,汉魏乐曲大多已经亡佚,诗人只是用这个乐府题来写诗,无法配合乐曲演唱了,所以这首诗本来应当属于“乐府诗”。但是对于诗歌句式、音律、结构的审美习惯却使六朝以来的诗人把这种“乐府

3、诗”也逐渐写成了五言八句、平仄相间的格式,便使得后人一概把它们称为“五言律诗”,其实,在初唐诗人心目当中未必有现在那么明确的格律概念,也未必是有意要写出一种与乐府、格式都不同的“律诗”,只是一种审美习惯使他们写诗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注意了句式、平仄与结构而已。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烽火/照/西,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提示该诗有两个特点:一是风雄骨健,表达了作者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雄壮情怀,尤其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掷地有声;二是采用跳跃性

4、结构,节奏明快。朗读该诗,既要慷慨激昂,深沉有力,又要节奏明快,气势雄壮。二、悟读,诗情画境边关告急,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奉命出征,将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沙场大雪弥漫,遮天蔽日,暗淡了军旗上的彩画,呼啸的狂风中交织着进军的震天鼓声,仿佛吹奏着胜利的号角三、品读,鉴赏评析1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其中“照”字用得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心中自不平”中的“不平”具体指什么?答案“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用夸张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机,生动传神地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仿佛真的看到战火已在眼前一样。紧张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

5、。“不平”指面对敌人入侵,义愤填膺。2展开想像,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的画面,并加以赏析。答案大雪弥漫,漫天飞舞,天色昏暗,战旗上的彩画已凋落斑驳;狂风呼啸,战况激烈,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和呐喊声。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出心裁,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诗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张情绪和肃杀气氛,以自然环境中的风、雪的冰冷与无情代替了对血腥战场的直接描绘,手法极高。3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和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和武人得到重用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忠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送赵纵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照前川。(1)一、二两句一语双关,请分析其含意。答案“连城璧”即和氏璧,为赵王所得,“赵氏”双关赵王和赵纵,借喻赵纵才能如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人们久已闻名。(2)“明月照前川”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象征(或融情于景地表达)诗人的友情如明月一般长时间伴随赵纵踏上归途,渲染了送别氛围。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