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253138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 年)(征求意见稿)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一月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 年)(征求意见稿)提交单位:昆明市国土资源局西山分局承担单位:云南省地质调查院项目负责人:李锡康编写人员:李锡康詹冬琴魏福玉赵志芳卢玉喜侯蜀光高宏光审查人:谭筱虹提交时间:2009 年 11 月昆明市西山区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杨相来区政府副区长副组长: 蒋锐清区政府办副主住马 燕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成员:张平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天才区财政局局长保文胜区商务局局长杨茂良区司法局局长戚自良区环保局局长许建明区滇管局局长李玉祥区

2、林业局局长欧秀川区水务局局长贾海虹区旅游局局长方勇华区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杨德勇碧鸡镇代镇长杜建祖海口镇镇长杨正山团结镇镇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方勇华区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成员:吴苏华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赵旭目录一、总则1二、现状与形势2(一)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二)矿业在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5(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12(五)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12(六)存在的主要问题14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16(一)指导思想16(二)基本原则16(三)规划目标17四、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1(一)区域布局21(二)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

3、查22(三) 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22(四)矿产资源勘查23(五)勘查规划区块划分与探矿权设置28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0(一)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30(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30(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结构调整38(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9六、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1(一)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环境影响评价分区41(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任务43(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43(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44(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监测45(六)各类矿山的环境保护要求46七、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8(一)法律保障机制48(二)经

4、济保障机制49(三)行政保障机制50(四)科技和人才保障机制57(五)社会保障机制58附图目录附图 1: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分布图( 1:5 万)附图 2: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1:5 万)附图 3: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规划分区图( 1:5 万)附图 4: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1:5 万)附图 5: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分区图(1:5 万)附图 6: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1:5 万)附图 7:昆明市西山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1:5 万)附表目录附表 1:截至 2007 年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 2:截

5、至 2007 年昆明市西山区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 3:2007 年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 4:2007 年昆明市西山区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 5:截至 2007 年底昆明市西山区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附表 6:截至 2007 年底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采矿权现状表附表 7:昆明市西山区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 8: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 9: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附表 10: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 11:昆明市西山区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 12: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 13:昆明市西山区矿产

6、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 14: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 15:昆明市西山区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 16:昆明市西山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表附表 17:昆明市西山区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专题目录专题 1: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区块与矿业权设置研究专题 2:昆明市西山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西山区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及其配套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

7、办法 、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 2015 年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2008 2015 年昆明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昆明市西山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定,紧密结合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编制2008 2015 年昆明市西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本规划为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其目标与任务纳入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同步实施。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及其矿产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执行本规划。凡在西山区境

8、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单位和企业,应当服从本规划。规划以 2007 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 2008 2015 年,展望到 2020 年。二、现状与形势(一)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昆明市西山区位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昆明市西部、滇池之滨,因境内有著名的风景胜地西山而得名,是昆明主城中心区之一。地理位置为东经 102 2054-102 43 02 ,北纬244319-2512 55,东与五华区和官渡区相连,南与晋宁县毗邻,西与安宁市和禄丰县接壤,北与富民县为邻。全区南北长 55 千米,东西宽 37.5 千米,全区总面积 879.0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42 平方千米。辖马街、金

9、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西苑、碧鸡、海口、团结十个街道办事处,共63 个社区居委会, 35 个村民委员会, 221 个村民小组,是拥有城市主城核心区、城郊区和山区农村的昆明市主城西区。2007 年全区总人口(户籍人口) 46.1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5.7 万人,农村人口 10.42 万人,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哈尼族等27 个民族 ,少数民族占 14.82% 。西山区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 ,水利条件好 ,适宜农作物生长 ,出产水稻、小麦、玉米、蚕豆等,近年粮食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以蔬菜、水果、花卉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西山区是中国现代工业

10、的发源地之一、是云南省著名工业基地和商贸旅游区。主要有磷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光学仪器、农产品加工等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有企业1741 家。区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山川秀美,风景名胜、古寺名园甚多,有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大观楼、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园、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观音山、白鱼口等著名旅游景点。全区有大小公园17 个,农家乐 300 余户。西山区是现代新昆明的“西大门”,是昆明通往滇西方向的重要出口, 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全区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过境公路有高海公路干道、滇缅、昆安高速等省级公路。过境铁路成昆铁路贯穿境内。全区农村行政村全通油路,自然村通车率达 100%

11、 。经过西山区境内的西北绕城高速、安(宁)晋(宁)高速正在规划和修建之中。便捷和发达的交通,使西山区不仅是昆明市的西部交通枢纽,而且是云南省国际通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全区邮政、通讯服务体系完善,固定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区,基本解决了山区农村通信难的问题,宽带网用户正逐年增加,全区正在形成以城区为中心,连接各乡镇、办事处和村寨,沟通国内外的邮电通讯网络。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100% 。西山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007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162.90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14.9%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 2.59 亿元 占总产值的 1.59 ,第二产业产值 5O.04 亿元 ,占总产值的

12、 30.68 ,第三产业产值 11O.46 亿元,占总产值的 67.73 。人均 GDP23701 元。非公经济占 GDP 比重达 54.57 。全区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 352.65 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 1.20亿元,实现税收 469 万元。全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县(市)区先进行列。“十一五”期间,西山区将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环境立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五大战略”,构筑“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社会公共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五大支撑体系”,“培育发展磷化工业、医药产业、机械加工业、房地产业、生态农业、商贸旅游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把西山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现代新昆明中心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