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252621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基础知识民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本局部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以下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B.甲与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C.甲借给乙1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D.甲在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乙将西服卖掉2.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的自由,自主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这表达了()。A.老实信用原那么B.民事活动自愿原那么C.民事活动公平原那么D.主体地位平等原那么3.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有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

2、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根本原那么而言,甲方违反了()。A.自愿原那么B.老实信用原那么C.禁止权利滥用原那么D.公序良俗原那么4.甲、乙、丙、丁分别购置了某住宅楼(共四层)的一至四层住宅,并各自办理了房产证。以下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甲、乙、丙、丁有权分享该住宅楼的外墙广告收入B.一层住户甲对三、四层间楼板不享有民事权利C.假设甲出卖其住宅,乙、丙、丁享有优先购置权D.如四层住户丁欲在楼顶建一花圃,须得到甲、乙、丙同意5.甲、乙、丙依次比邻而居。甲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建材,乙不允。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丙要求甲付

3、费200元,并提出不得超过20天,甲同意。修房过程中,甲搬运建材须从乙家门前经过,乙予以阻拦。对此,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乙无权拒绝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B.乙无权阻拦甲经其门前搬运建材C.甲应依约定向丙支付占地费D.假设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丙有权要求甲清理现场6.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A.犯罪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C.有效民事行为D.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7.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其应有局部各为1/3。为提高房屋的价值,甲主张将此房的地面铺上木地板。乙表示赞同,但丙反对。以下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因没有经过全体共有人的同意,甲乙不得铺木地板B.

4、因甲乙的应有局部合计已过半数,故甲乙可以铺木地板C.甲乙只能在自己的应有局部上铺木地板D.假设甲乙坚持铺木地板,那么需先分割共有房屋8.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无效的合同()A.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B.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况下,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行为能力范围的民事行为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D.无权处分行为,指没有处分权而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9.甲、乙各以20%与80%的份额共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丙。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请问以下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乙有优先购置权,丙没有优先购置权B.丙有优先购置权,乙没有优先购置权C

5、.乙、丙都有优先购置权,两人处于平等地位D.乙、丙都有优先购置权,乙的优先购置权优先于丙的优先购置权10.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家10岁的女儿刘某呼叫邻居救火,并取自家衣物参与扑火。在救火过程中,刘某手部烧伤,花去医疗费200元,衣物损失100元。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陈某应偿付刘某100元B.陈某应偿付刘某200元C.陈某应偿付刘某300元D.陈某无须补偿刘某11.在以下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A.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归还B.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C.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D.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12.甲的

6、一头牛走失,乙牵回关入自家牛棚,准备次日寻找失主。当晚牛棚被台风刮倒,将牛压死。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各得款500元和100元。请人屠宰及销售,支出100元。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一头同样的牛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C.甲有权要求乙返还600元D.甲有权要求乙按该牛的市价赔偿1000元13.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千元,其中2千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本钱。一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以下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甲无需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B.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C.甲应

7、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D.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14.甲乙各牵一头牛于一桥头相遇。甲见状即对乙叫道:让我先过,我的牛性子暴,牵你的牛躲一躲。乙说不怕,继续牵牛过桥,甲也牵牛上桥。结果二牛在桥上打架,乙的牛跌入桥下摔死。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A.甲应负全部赔偿责任B.应由乙自负责任C.双方按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责任D.双方均无过错,按公平责任处理15.某天深夜,骑车人甲不慎掉入修路挖的坑里,造成车坏人伤,此坑周围无栅栏围住也未安置红灯。后来查明,该坑是某修路队雇用的王某所挖。甲的损失()。A.应由某修路队承担B.应由王某承担C.应

8、由某修路队与王某承担连带责任D.应由某修路队与王某分担16.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致使甲倍受同学的嘲讽与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按照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该报社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B.侵害了甲的名誉权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D.侵害了甲的身体权17.张大来的原户籍所在地在杨村,1994年张大来从杨村开出迁住证,迁往李村。但在李村登记前,张大来得病,在县城医院住院一年零三个月。病愈后张大来前往北京市打工,并在某区办理了暂住证,居住期限为6个月,现住在某区某街道某号。现问,张的住所应确定为何处()A.杨村B.李村C.县城医院D.北京某区某街道某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