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252182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篇一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医院临床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和 护理服务水平,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广东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 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施“妇产科护理示范工程”为载体,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护士条例 为主线,以强化基础护理为重点,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全面 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改进护理服务,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提高护理 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二、活动目标(一)患者满意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 强化基础护理,使

2、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 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 的护理服务。(二)社会满意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 谐。(三)政府满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惠及广大人民群 众的民生工程,通过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 民、利民的总体目标。三、活动主题夯实护理基础,打造护理品牌,提供细节服务。四、活动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五、重点内容各科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

3、护士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 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 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 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重点做 好以下工作:(一)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1、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2、建立值班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 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3、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 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奖惩、评优相结合。(二

4、)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4、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临床护士必须履行基 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5、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 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 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 机制。6、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 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7、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 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三)深化“以

5、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8、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 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 人性化护理服务。9、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四)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0、医院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 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0%。11、医院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 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

6、,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 的护士人力调配。(五)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12、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 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13、护理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 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 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篇二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 意识,护理部计划

7、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 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 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 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 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

8、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 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2、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 服务礼仪。3、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 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 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 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 术水平。二、

9、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一)、年初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 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 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 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 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10、(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 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 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 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 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 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

11、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 有关责任。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 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 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 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 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 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进措施,同时 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 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 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 操作考试。(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 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